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

时间:2022-10-10 08:31:57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

摘 要: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改革,中小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中,“减负增效”这个词渐渐的被人提出,所谓减负增效指的是减少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有着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对初中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减负增效;教学质量;兴趣

初中语文的学习阶段是个承接阶段,它既有着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又为高中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能提高学习效率应当作为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下面我就要具体谈谈那些初中语文课堂上实现“减负增效”的具体措施。

一、更新观念,改变思想

如果说语文学习的效果是一颗大树的枝和叶的话,那么语文学习的理念就是大树的根,根茁壮健康才能保证枝叶的茂盛。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在思想观念上就发生了改变,这是在本质上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课堂上就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模式,并且过于看中成绩,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主要指标,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以及创造力的开发。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老师应当把学生的这种腐朽的思想扼杀在摇篮里,给学生灌输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兴趣的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释放学生对学习的激情,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轻负担,高质量”是教学中最关注的话题,要想学生再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还能提高学习质量,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是一门非常灵活学科,所以在课堂要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从很多方面考虑。首先,老师可以进行课堂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状态学习。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古诗文、文言文等枯燥的文字通过PPT和flas的形式变得形象生动,加深学生的记忆。最后,可以适当的举办一些写作、朗读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门灵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转换的思维,但是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竟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新的想法的灌输,学生的学习水平难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探讨,在培养学生团结写作的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从而勾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原来学习语文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枯燥无味,反而可以十分有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问题的欲望。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力求创新形教学方式

老师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引导者,对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作为老师应当注重对自身素养的提高,要特别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教师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教师才会用真实情感去感化学生,从而实现师生情感共鸣,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语言组织、反思、表达、交流等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教师还应对教学保持一定的创新性思维。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语言的教学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语言与思维创新是不可分割的,它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工具,老师应当把这个作为切入点,适应时代的变化,培养先进思想,将其运用在学生课堂教学上。语文是思维的产物,但是思维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工具,创造性思维能够推动语文教学的脚步,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毕竟语文教学与思维创新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课前导入,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

课前导入是高效的展开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入课堂学习前让学生保持一个高涨,活跃,愉快的情绪能为下面学习的进行起到一个很大的帮助。课前导入还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有必要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出下面所要学的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说在学白的《行路难》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歌《闻王昌林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诗歌风格的异同作为切入点,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比如说李白的豪迈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平白清新,以及范仲淹的悲壮苍凉。

六、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进行学习

“亲其身,信其道”是句至理名言,学生在信赖和爱戴老师的前提下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初中的学生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各种情绪都被放大了。当学生自尊心受损时,会非常的厌恶老师,当然就会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不予理睬。所以老师应当小心的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能使学生在心灵上减轻学习的负担,同时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得到高质量的学习。

七、结语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开拓性的思维方式,在这门特殊又重要的学科中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小姬,《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小学教学参考,2012年33期.

[2]邹静,《新课程下如何让语文“有质有量”》,试题与研究,2014年13期.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高效阅读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