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文化内涵及其建设的策略

时间:2022-10-10 08:09:06

浅析学校文化内涵及其建设的策略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概念有上百种之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对学校文化及其内涵加以辨析,保持清醒的认识,形成立足本校实际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路。

关于学校文化的概念,笔者比较认同顾明远教授的观点,即: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同样包含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如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管理者对学校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把握。目前,对学校文化内涵构成的划分也是众说纷纭。从结构上看,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从主体上看,包括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职员文化;从显现形式上看,包括外显文化、内隐文化;从性质上看,包括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等等。如何抓好学校文化建设,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这需要我们立足校情,面向未来,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来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

笔者认为,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效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充分说明了校长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长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文化视野、文化判断力、选择力,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的走向,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因此,校长要树立清晰、正确的学校文化建设观。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营造富有丰厚底蕴、人文内涵、现代气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和发展的沃土。自觉担负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做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塑造者和推进者。

二要明确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否,一所学校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学校是否拥有深厚而积极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文化,对现状进行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科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选好突破口,确立符合校情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特色。

三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精心培育,长期积累,不断发展。学校文化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为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既要全面推进,也要突出重点,还要建设特色。要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建设、日常管理、制度变革、课程改革、队伍建设等工作整体考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四要培育学校的核心价值。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决定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的取向和性质。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学校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学校精神文化一旦铸就,便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为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学校精神以及发展愿景,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精神文化,培育学校核心价值观,促进师生的发展与成长。

五要实现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育人,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凸显学校文化建设的人本思想。无论是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都要充分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信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热情,挖掘人的潜力,引导师生共同设计、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学校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优秀的学校文化已成为一股强大凝聚力,对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越来越成为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但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应。如重物化、轻人化;重变化、轻进化;重硬化、轻柔化;重强化、轻感化;重外化、轻内化等倾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的表面化、形式化,如有些学校高楼大厦,设备先进,现代化气息浓郁,但缺少文化内涵、人文气息,这样的文化不是真正的学校文化。真正的学校文化应远离作秀,追求纯朴;远离浮躁,追求沉静;远离功利,追求本真。在文化的润泽下,让学校更加朝气,让校园更加和谐,让师生更加奋发。在这里让师生感受到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心灵交融所带来的快乐;在这里体验学习与工作的幸福;在这里分享阳光与鲜花,在这里释放生命的异彩、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一篇:论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下一篇:产业高度化视角下综合商社功能体系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