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10 08:05:55

黔东南州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州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提高我州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可疑阳性儿召回率。方法 统计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州各级助产机构递送至省新筛中心进行检测的样本检测情况。结果 2008年6月――2012年12月我州活产数241510人,新生儿疾病筛查人数93927人,平均活产筛查率38.89%,筛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335人,召回复查230人,召回率68.66%,确诊CH41例,CH平均发病率4.37/万;筛出苯丙酮尿症(PKU)76人,召回复查60人,召回率78.94%,确诊PKU2例,PKU平均发病率0.21/万。结论 我州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可疑阳性儿召回率偏低,我州为CH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干预,以减少新生儿智能和体格发育损害,保障儿童健康。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分析;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5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74-0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早期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和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对检出患儿进行早期诊治,从而避免智力低下和体格发育不可逆性的损害,可有效预防患儿残疾的发生。自2008年6月开始,我州开展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筛查工作,现将我州5年来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州16县(市)妇幼保健机构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统计上报资料。

2 结 果

3 讨 论

3.1 现状 5年来,我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非常重视,把筛查工作纳入妇幼卫生工作年终考核,筛查率从2008年的16.09%上升至2012年的55.11%,呈逐年上升。但我州筛查工作仍进展缓慢,筛查率和可疑阳性儿召回率仍偏低,达不到群体筛查的要求和目的。主要原因:

我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以苗、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1.6%,大多聚居于贫困山区,山高路徒,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医疗条件差。由于人们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优生优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健知识匮乏,认为生老病死是命中注定,不可违抗,给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带来阻力[2]。一定数量的产妇自然分娩后,住院不到72h便要求出院,因路途遥远不方便,出院后不能按时回到分娩单位采血,同时与民间坐月子期间小孩不能出门的民间习俗有关,造成筛查率和筛出阳性召回率低。

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不重视,法律意识淡薄,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认识不足,部分采血人员技术不规范,血片质量不符合要求,影响筛查结果,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给召回复采复查增加难度。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私营医院未开展这项工作,使这部分新生儿丧失了筛查的机会。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广大群众接受健康教育较少,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好处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和家属中没有这些病,孩子很健康,也不会患有这些病,不需要做筛查,以致于拒采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于有的家长收到筛查中心可疑阳性召回复采复查通知后,也不愿带小孩来复采复查,认为小孩现在没病不必检查。另外,部分计划外妊娠的孕妇为躲避计划生育,不敢到正规医院住院分娩,只有到私人诊所或在家中分娩,没能参加筛查。

政府部门支持力度不够,没能给每一个新生儿疾病筛查予以免费。只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且属计划内妊娠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才能享受免费筛查,使得外出务工没加入农合或计划外且经济困难的群众无力支付筛查费用,影响到筛查意愿的实现。

3.2 对策 为提高我州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率和召回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常规,制定具体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使筛查工作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依法管理。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要加强《母婴保健法》《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等学习,提高他们对遗传病、代谢病危害性的认识,自觉遵守新生儿筛查工作规范操作,增强依法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保证采血卡片的质量,以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健康发展。

加强基层卫生院的建设力度,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投入,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增加必要的设备。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使孕产妇能够就近分娩,既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避免设备、人才的闲置,减轻基层群众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妇幼保健的管理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家住农村交通不便,已提前出院或是可疑阳性儿需回分娩单位采血的,可以通过协调到就近的乡镇卫生院进行采血或通知其所在乡镇医生到其家中采血,这样就能方便经济困难群众,从而提高了筛查率和可疑阳性儿的召回率,减少了漏筛漏诊。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广大群众认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理解和支持。对来医院检查分娩的孕产妇,通过发放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知识资料和健康手册,举办专题讲座,使她们认识到参与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每个婴儿应享有的权利[3]。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于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北京、上海等地要求新生儿都做疾病筛查,费用由政府“买单”[4],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州的所有新生儿都能享受此项免费服务。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均会导致延误诊治和产生法律纠纷。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监管力度,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作为采血单位,要提高和保证采血卡片的质量,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筛查率和筛出阳性召回率,最终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力诺.江西省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酮尿症筛查与治疗[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12):111-112.

[2] 邓建平.百色市新生儿疾病现状与干预措施[J].广西医学,2011,33(10):1366-1368.

[3] 赵艳.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与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65-3066.

[4] 陈贞霞.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不依从原因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8(16):62-64.

上一篇:天地壹号的定位问题研究 下一篇: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综合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