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分层视角下的男女平等态度探究

时间:2022-06-26 07:31:31

【摘 要】文章以CGSS 2O10性别平等态度板块为依据,在性别分层视角指导下,从男女两性及女性内部探究了其对男女平等的态度倾向。通过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性别平等意识,社会阶层越高的女性越具有较高的性别平等意识,同时传统的性别分工仍对性别平等观念起着制约作用,而制度化的男女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

【关键词】性别分层;男女平等;实证研究

一、性别分层视角的重要性

作为从属于社会分层的性别分层,其含义则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指以性别视角研究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旨在揭示社会分层结构、特别是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分层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两性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现象,以及将女性群体边缘化、弱势化的地位排斥现象;二是以社会分化为视角, 研究女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问题。

在本土化研究中,对于男女不平等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关于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化研究却少之又少。这种研究倾向有其根源,是女性主义者担心过多地谈论女性内部的差异与不平等就会模糊了男女之间的差异与不平等,从而分解了女性作为整体的力量,降低了女性研究的价值。因而在研究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突出女性与男性间的差异,淡化或忽视女性内部的差异。

然而忽视女性内部的差异与分化,不仅不利于女性群体的团结,还可能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女性研究的支持。所以对于女性群体内部分化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上的重要性,在帮助不同女性群体提升地位方面,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文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综合调查(CGSS 2010)研究数据,以陆学艺的十大阶层五大等级分类框架为样本社会经济地位分层标准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并对缺失数据采取了通栏删除的方法进行了处理。最终得到符合条件的有效样本共7572个,其中包括男性样本3938个,女性样本3634个。

在性别平等态度这一量表中,本文根据CGSS 2010中已有的问题版块进行了转化与整理,得到样本对于性别平等态度的得分。经过整理(各问题计算得分前已通过卡方检验,各指标在总体样本与女性群体样本中各组别间均呈现显著,即p≤0.001),该表中各指标得分在1至5之间,总分在5至25之间,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态度越倾向男女平等,得分越低表示个体的态度越倾向于性别不平等。

三、性别分层下的男女平等态度

总的来说,女性群体的性别平等意识在总体上高于男性群体,而在各阶层女性群体中,处在较高阶层的女性群体也拥有着较高的性别平等意识。

具体来说,男女两性群体内部对于各领域的性别平等意识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男性以事业为重,女性以家庭为重”是传统文化中的男女社会分工,根据该指标的得分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于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还是持认同倾向的。但在女性群体分层样本中,可以看出社会中上层与社会上层的女性对于该观点更倾向于持否定态度,而社会中下层及社会底层的女性则更愿意同意该观点。不难想象,处在社会较高阶层的女性更多地进入了以工作为核心的社会公领域,从而拥有较高的自我认同;而处在社会较低阶层的女性,在工作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可能无法与同阶层的男性相比,因此更乐于给出相反的答案。

得分紧随其次的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指标,这一观点隐含了女性群体,比起通过工作,以婚姻为手段更能取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并改善生活境遇。在这一指标上,可以看到虽然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都给出了倾向于认同的态度,但相比其男性,女性反而更认同此观点。这一方面说明,现实生活中女性可能更多地关注到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女性群体或期待或承认“通过婚姻更能改变自身境遇”这一观点,女性群体的行为也可能被这种期待或承认,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

在“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这一指标中,总体样本给出了居中的态度倾向,这说明在先天能力上,总体样本并不认为男女两性存在先赋性的差别。但可以看出女性得分略低于男性,这说明女性在社会活动中没有能体会到足够的效能感,反而更多地体会到了男性在社会资源的取得与体力上的优势,从而对自身做出了消极判断。对于处在社会优势地位的男性群体,对这一指标的感知可能更多地来自社会制度层面与范畴化认知,而女性对于这一指标的感受则会更多地联想到切身感受与具体境况。

在“夫妻应该均等分摊家务”与“在经济不景气是应该先解雇女员工”这两个指标上,男性样本与女性样本都给出了较高评分。这说明抛开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不谈,在家庭私领域内大多数人都具备了性别平等的意识,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工作公领域内,两性平等的法治观念也得到了较好的普及,这都是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的积极表现。

总体说来,通过对性别平等意识的考察,可以看出两性对于社会性别分工仍持有较传统的观点,同时比起工作,婚姻对于女性的影响更重这一观点也仍然深入人心。

四、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相较男性,女性拥有更高的性别平等意识。第二,两性对于社会性别分工仍然抱有“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观念。第三,婚姻对于女性的影响大于工作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并且在女性群体中尤为被认可。第四,女性群体内部,处在越高社会阶层的女性越倾向认同男女平等。最后,在制度化层面,两性以及女性各阶层都对男女平等有较高程度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J].浙江学刊, 2004(6).

[2] 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序言.

[3] 王小波.试析中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J].妇女研究论丛,2005(5).

[4]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

上一篇:国家大剧院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天地壹号的定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