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烧伤休克期的护理

时间:2022-10-10 06:13:25

严重烧伤休克期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39-02

烧伤后迅速发生的反应为体液渗出和各类炎性介质的释放。烧伤面积大而深者,由于体液的涌出量大,机体不足以代偿而迅速发生的体液缺失时,致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可发生休克。烧伤后的体液渗出可自伤后数分钟开始,2~3小时最快,8小时达高峰,12~36小时减缓,48小时后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吸收。因此,烧伤后48小时内,最大的危险是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故又称此期为休克期。[1]严重(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救治的第一个难点是急性体液渗出期的液体复苏治疗,病人能否平稳渡过休克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如何让病人顺利地渡过休克期也是烧伤护理的重点,其中液体疗法又是重中之重。

1 液体疗法护理

迅速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道,根据医嘱正确补液。浅静脉输液有困难可采取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补液。保证液体输入顺利,尽早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

补液原则::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原则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速度。

估算补液总量:根据烧伤早期体液渗出的规律估计补液总量,国内通常按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补液量和补液方案。

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度和Ⅲ度)每公斤体重应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共1.5ml(小儿为2.0ml),另加每日生理需要量2000ml(小儿按年龄和体重计算)。

伤后第二个24小时:胶体液和电解质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再加2000ml。

伤后第三个24小时:视病情变化而定。在抢救过程中一时不能获得血浆时,可用低分子量的血浆代用品,以助扩张血管和利尿,总量不超过1000ml.

补液类:胶:电=0.5:1;重度可改为0.75:0.75。电解质溶液应首选平平衡盐液、林格液等,并适当补充碳酸氢钠溶液;胶体首先同型血浆,也可给全血和血浆代用品,用量应少于1000ml,Ⅲ度应输全血;生理需要量多用5%——10%葡萄糖液。

补液速度:先快后慢。补液总量的一半应在伤后8小时内完成,另一半于以后16小时完成。[2]

2 留置尿管。观察小便量、颜色、性状。尿量常常用来作为判断休克的重要指标。严重烧伤观察每小时尿量,并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

3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重度烧伤病人24小时专人护理。根据医嘱采集血、尿标本,掌握病情动态变化。书写护理记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休克判定标准

1)成人尿量小于20ml/h,小儿尿量小于1ml/kg/h;2)明显口渴;3)烦燥不安;4)脉搏细速,心率增快,大于120次/分;5)收缩压小于11.97KP,脉压差小于2.66KP;6)皮肤发白,肢体发凉。对以上标准应综合判定,其中尿量为主要诊断依据。[3]

4 创面护理 病人创面接触的物品必须经灭菌处理。我院使用烧伤专用棉垫,渗液浸湿立即更换。创面清创后涂湿润烧伤膏,厚1mm,每4小时1次。每次涂药前将原药液用无菌棉签轻轻擦干净。

5 基础护理 为病人做好“三短”、 “六洁”。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留置尿管护理2次,防止口腔及泌尿系统感染。每1-2小时翻身1次,防止压疮。大面积烧伤者使用翻身床。

上一篇:预见性护理在31例肝性脑病分期中的应用 下一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