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孩子不会用给爹娘洗脚的方式感恩

时间:2022-10-10 06:01:27

挪威孩子不会用给爹娘洗脚的方式感恩

幼儿园的小白板上通知,周五要举办“妈妈咖啡”。我以为是组织妈妈们互相认识,加强交往,就像前不久搞的“爸爸咖啡”和“祖父母咖啡”一样。那天因为树苗生病,没有去幼儿园,我就自己去了,反正是妈妈们聊天嘛。

平时孩子们吃饭的小桌子摆成一条长台,妈妈们坐在小椅子上,孩子们腻在自己妈妈身边。我去得晚,大家已经吃了披萨小点心,喝着果汁,正聊着呢。我坐下后,老师让孩子们退下,指示妈妈们闭上眼睛,说孩子们给妈妈们准备了惊喜哦!再睁开的时候,孩子们都捧着自己做的手工:木棒粘的花圃和报纸糊的彩碗给妈妈献礼――我才意识到,明天是母亲节!

挪威的母亲节比英国的、美国的都要早一个多月。老师过来特别安慰我:树苗也做了,不过我想他愿意亲手给你,你就等下周一吧。

回家给生病的树苗展示照片,树苗看见照片上的热闹场面可受刺激了,不断唠叨:我还要“妈妈咖啡”!我说:“你是想亲手把礼物给妈妈对吗?” 树苗诧异地看我一眼:“我要吃那些东西!”

下个周一,树苗恢复健康,去上学了。他做的手工已经放在他的储物格子里。虽然这和“亲手给我”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也不计较了,把那个花圃和碗大力夸奖了一下,然后准备放进塑料袋里拎到办公室。大概是之前没有做好铺垫,树苗惊讶了,说:“这是我的!你为什么要拿走?”很费了一番唇舌,才顺利拿到办公室,碗用来放钥匙杂物,花放在书架上作点缀。

孩子手工来装饰办公室、在挪威同事间似乎是很流行的:不少人门上贴着五颜六色蜡笔写就然后剪出来的 “铭牌”,无疑是“公子”或者“公主”的手笔 。或者是几张不知所云的画,这显然是孩子还不会写字的。我以前的解读是,为人父母是挪威人个体身份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则有新的感受:这些贴在办公室门上的“作品”洋溢着孩子对父母的爱,以及父母由衷的自豪。

挪威幼儿园把“搞艺术”作为打发时间的重要手段。平时各种涂涂抹抹,到了节假日,还有各种主题创作。复活节做小鸡,圣诞节用牛皮纸作姜饼人屋子、用泡沫塑料盘子做的雪人……这些都是给“家里”的装饰。树苗以前上的幼儿园,还会精心准备给爸妈的圣诞礼物,比如自己画的杯子、涂抹的画布,在火柴盒上粘通心粉然后涂金粉,用礼物纸包好,扎上缎带,写着“树苗给妈妈”,“树苗给爸爸”。当时树苗就是两三岁,虽然明知一切都是老师代劳,爹妈还是“跟真的一样”无比受用。稍微大一点,树苗也习惯了经常给爸妈送礼。

“我有一个礼物给你!” 通常是无缘无故地宣告。我要惊讶地:“真哒,太好了!是什么呢?”

一团东西递过来: 通常是一张皱巴巴的废纸包着的一个球啊,一个积木,或者只是一团废纸。

我还得由衷感谢:“真有意思!谢谢!”

春天来了,路边盛开了第一批野花:马蹄花。一种类似蒲公英的黄花,花茎比较短。树苗回家路上就有事干了,摘一把花,献给家里的那位,边摘还边说:“妈妈(或爸爸)一定很高兴 。”从春天到夏天,我们会依次把马蹄花、蒲公英、雪绒花、黄油花和雏菊都收一遍,到了秋天,会收到松果、橡实和苹果――都是地上捡来的。

小孩做这些事情,都出于是天然的一片善意。就好像他们看到马和羊,就自然想到要拔些草来喂它们,吃面包看见小鸟,就自然掰些面包分给它们,单纯地想要对方好,让对方高兴。他们给爸爸妈妈礼物的时候,其实和喂马、羊、小鸟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样就足够好了,很不必有意识去引导他们感恩尽孝。对于家庭伦理,我的看法和老子是一样的――“六亲不和,有孝慈”。在都是陶陶然一片真心美意的情况下,哪里需要提倡感恩和慈爱呢?

虽然不需要上升到报恩的层面,但是具体事情上还是要知道如何表示谢意。每饭毕,要对提供饭食的人说“takk for maten”,直译过来就是“谢谢这顿饭”。谁做的饭或谁请的客,就对谁说,大人小孩都是如此。第二件要感谢的,就是收礼的人要给送礼物的人一个大大的拥抱,用肢体语言表示喜悦和谢意。

父母和孩子之间,爱这件事,更是经常挂在嘴边,洋溢在体内。早上起床要抱一个,送到幼儿园分手时候要抱一个,高兴了抱一个,难过了也抱一个,晚上睡觉前要说一堆“爱”,再抱一个才告别。我们的家庭如此,挪威人的家庭只会比我们更浓情蜜意。

家庭里浓情蜜意很重要的一点,是父亲对家庭上的付出和母亲基本一样。前一阵有个女歌手的言论引起了妈妈们的愤怒 。她说她孩子的爸爸只要提供好的经济条件就够了,完全不需要当“奶爸”。她的商人老公也很配合地说:完全没打算推婴儿车、换尿布。这事引起的争议完全显示出挪威社会绝大多数人认为“男女在育儿上应该追求分工平等”,而这一对夫妻的态度完全是异端邪说了。大多数挪威家庭里父亲至少要分担带孩子的一半责任。即使是小孩子多、妈妈全职在家的情况,周末和假期,爸爸都得多干家务,多带孩子。这对孩子对爱的感受是大有好处的:一来,家庭里在性别角色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也就是小孩子能观察到的平等。二来,孩子能同时感受到来自母亲和父亲的爱,不会明显觉得谁在家里是缺席的。

和树苗道晚安时,我会亲树苗一下,搂着他说:“妈妈爱树苗。”树苗就会演绎出:“爸爸爱树苗,爸爸爱妈妈,树苗爱妈妈,树苗爱爸爸,妈妈爱爸爸……”各种排列组合,直到每个人都“爱” 和“被爱” 了,才肯松手真正道晚安。可见,被爱和要爱回去的感觉完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我希望它永远是充盈在孩子心里最本能和强烈的感受,而不是我打一盆水让她给我洗脚,让孩子洗脚的行为已经是反复思考和咀嚼的道德律令了。

“感恩”在我的理解里是和孩子的感受相异己的“陌生的道理”。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世界,当然有责任爱他们,照顾他们到成年。这道义上的责任当然是单方面的,完全无恩可言,为什么要孩子们感谢? 这太不讲道理了。在感情上,孩子们有权利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判断,来决定对爸爸妈妈好或者不好,任何对他们的感情所提出的要求,如果超过了这个他们自己能掌控的依据,我觉得都是不道德的。

上一篇:别把孩子交给ipad 下一篇:流淌在丹青里的“橄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