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探究

时间:2022-10-10 04:50:30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探究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形势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留足空间和时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能够有效的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重新梳理,能吃透教材,能建设性的利用好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以便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改的理念是实现人本化的教育,一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落脚点和归宿。为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思想的转变。对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头等大事,必须下大力气去认真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努力探索,并理论指导实践,要多关注学生的“学”。由于教育制度和教学现实状况的限制,以往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至于教授的内容、方法、形式都是有教师直接决定的,学生只能是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步伐,在教学的活动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和聆听,几乎没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发表意见或建议的机会,在此环境下,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扼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始探究如何最大化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理念中,有效的教学评价已经不在是分数,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小学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主动的受教,让学生敢于尝试,亲自动手,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带领学生主动探寻知识

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留出学生使学生去动手做、动脑思考,而教师只要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指导就可以是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原因。

三、增强学生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数学,离不开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使每一位学生能够灵活掌握数学的学习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关于数学的综合实践运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这样既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又能够打开学生的视觉窗口,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以及对于实际运用的创新,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举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口、手、脑三方面的能力,既达到了深化教学的目的,又达到了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

四、鼓励动手实践,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基本能力、原有知识出发,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状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完成教学,让学生自主测量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从中发现两种测量结果:一种是用整数可以表示的数量;一种是测量有剩余,无法用整数来表示的数量。此时,“小数”这一概念就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而出现,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应用。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重教学手段的优化。鉴于多媒体技术的形象性、具体性以及图文并茂等多种优势,恰好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达到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既是学习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几何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果引入多媒体形象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就能轻松、简单的解决这一问题。

六、学会尊重学生,恰当评价学生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褒奖,他们十分看重老师对自己的看法,为此,巧用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在纠正的同时要拥有宽阔的胸怀,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恰当的评价学生。在具体的评价中,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个性差异,要照顾到所有的同学,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精神上鼓励学生学习,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掌握好互动评价、总结性评价等方法外,还应该注重进行个体差异评价,这要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付友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究[J].教学交流,2013(10)

[2] 白开荣.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青海教育,2014(Z2)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浅析 下一篇: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