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传统耕作制度实施保护性耕作

时间:2022-10-10 04:16:30

变革传统耕作制度实施保护性耕作

[摘要]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具有防止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作用。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变革。

[关键词]耕作制度变革保护性耕作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机部门组织专家、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探索适合各地种植制度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农机具研究开发、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了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发展。

1 宣传培训与机具演示相结合

搞好宣传培训和现场演示是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途径。今后一个时期内,宣传培训主要以乡村干部、农业大户和农机大户为对象,着力向基层延伸,通过层层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科技下乡和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进村、入户,让农民了解技术原理,掌握技术要领,学会机具操作,看到增收事实,全面提高农户的认知度和接受能力。同时抓住秋季作业的有利时机,召开现场会,广泛开展机具演示活动。使机具演示重心由宣传领导向宣传群众转变,由省市为主向基层为主转变,由单一的农机部门组织向农业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多形式举办转变,组织农民就近参观,让农机大户和实施机收保护耕作的农户现身说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购机与用机的积极性。

2 典型引路

推广一项农机新技术,要做到在不同区域内选择不同的生产、技术及经济条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进行多点试验,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着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基层农机推广部门要抽调技术人员建好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通过逐年滚动办示范点,用事实引导农民,让农民看见实实在在的效益,使机收保护性耕作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同时要建设农机化示范区,把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主要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办出特色。

3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机收保护陛耕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机、栽培、土肥和植保等多个领域,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是采取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式。虽然农机技术和农业技术各自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农机技术是实现农艺技术的工具,只有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取得最佳效果。要积极推行“一增两收”,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套种为直播,改人工播种为机械作业,提倡免耕直播和机械灭茬精播,推进标准化种植,为实施机收创造条件。保护性耕作对农艺方面的要求很严格,各地都围绕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深松和病虫草害4项核心技术,确定了主推技术和主推机型,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更符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得到农民的认可和社会认同。同时邀请土地、种子、植保等农艺方面的专家参与保护性耕作推广实施的全过程,在良种筛选、测土配方、肥水管理、病害测报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使工程技术与农艺措施协调配套,融为一体,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4 筹措资金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中,各项农机综合技术的投入需要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因此,在加强技术投入的同时,要从多方面开辟资金渠道,不断增加农机具的保有量,保证推广面积扩大。以国家对项目的投资作导向,吸引农民自筹资金;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要调动村、社集体投资的积极性;通过示范点的带动作用,让农民见到实效,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对资金的管理要公平、透明,要做到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应选择有积极性的、条件相对成熟的县作为示范县,按部、省推广部门的要求,客观、真实地实施项目,以点带面,真正给农民带来效益。

上一篇:发挥引嫩入白工程灌溉作用推动吉林西部农业发... 下一篇:完善农机推广体系增加推广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