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家庭稳健理财应从基金定投入手

时间:2022-10-10 03:56:11

成长型家庭稳健理财应从基金定投入手

建议成长型家庭选择基金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即每月投资固定的额度,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有效抵御通胀。

理财案例

张先生,37岁,某企业副总。张太太,36岁,某公司经理。夫妇二人有一个小孩,即将读初中。有活期存款20万元,定期存款50万元,银行短期理财产品20万元,股票和基金20万元,房子市值130万元,贷款已经还清,无其他负债。张先生月收入1万元,年终奖5万元。张太太月收入5000元,年终奖2万元。家庭月开支在8000元左右。两人均有社保,无商业保险。

资产分析

1、资产负债情况

张先生目前家庭财务状况比较健康。张先生家庭储蓄和理财产品占比37%,稳健投资,收益较低;股票基金占比8%,风险收益率较高。张先生夫妻二人均较年轻,风险承受能力强,可适当向高风险投资倾斜。整体组合收益率有待提升。

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大部分的资产平均收益偏低,主要资产集中在低收益的存款和银行短期理财上,而潜在收益比较高的股票基金类20万元也仅占总资产的8%。

2、收支情况

该家庭的年收入达25万元,年支出9.6万元,收支比率约为38%,收支状况比较良好。储蓄比率为0.62,意味着每年可用于财富积累的资金为15.4万元,占收入的62%,财富积累效应比较明显。

3、保障情况

目前除了社保外,无其他商业保险,小孩年幼,还需要提供一个完善的保障计划。目前夫妇二人均比较年轻,正处于人生财富积累阶段,建议考虑期缴型重大疾病险、意外险及寿险。

4、其它情况

从家庭生命周期来看,张先生家庭处在家庭成长期。主要特点是高收入、高支出、教育养老负担重,需精心策划。从张先生的家庭情况来看,小孩还在读小学,今后的学费开支会越来越大。张先生和张太太还需要进行养老金的积累。两个事情高度重合,更需合理安排家庭现金流,来完成养老和教育的目标。

理财目标

1、考虑是否买套房子投资或其他投资建议。

2、希望能为自己和太太的养老做些准备。

3、想让小孩未来可以有资金去读好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

理财建议

1、建立家庭应急存款准备金

按照6个月配置标准,准备5万元资金。可以考虑把目前的5万元活期存款转为货币基金。

2、选择性地投资有价值房产

从张先生目前持有大量的定存可以发现,他投资经验不足,属于稳健型投资者。考虑到他的实际财务情况,有110万元左右的投资资金和15万元左右的年储蓄,还可以再买一套房。

张先生可选择市区内房源,学区房或附近写字楼等比较多的房子,作为出租之用。以二手房为主,买来就直接可以使用,无须等待。比如学区房,平时出租,如果需要则可以变现。以单价2万元、面积50平方米为例,首付4成,利率下浮25%,20年商业贷款,月供仅为3877元,首付40万元,仅动用月储蓄的1/2和可用投资资产的1/3。以每月3000元出租收入计算,实际月负担可以降低77%,为每月877元。

至于其他资金,可通过组合配置来提高收益率。如用货币基金来取代活期存款,将短期银行理财,投资在债券或者其他固定收益产品里。

3、定投基金加年金产品,满足养老需求

目前张先生37岁,张太太36岁,预计两人均还有20年左右退休。实际社保替代率只有40%左右,两人收入将在退休之后大大降低。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早日做养老金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到两人财务情况,建议可以采取年金类产品+基金定投,共同来准备。建立一份基金定投,定投指数型基金。可以考虑沪深300指数类基金,每月投2000元,作为养老金准备。投资期为20年,预计年收益率7%,20年后约有120万元资金。

年金保险一般采取的是平时缴费,如60岁开始每月领取的方式,领取20年,每月领1000元基本年金,再加上分红等,一般能保持大致年3%左右的收益,虽然收益不高,但非常稳健。缺点是保费比较高昂,按照张先生的年龄,一般基本年金每月在1000元,保费接近1万元/年,20年缴。

4、教育储备

张先生小孩目前还在读小学,今年10岁,预计9年后读大学,13年后读研究生,可准备教育金的时间还比较长。一旦开始上大学,学费会迅速增加,重点为大学开始的高等教育准备资金。建议将该部分资金专款专投,例如10万元投资平衡型基金,目标收益每年8%,到读大学时,约有20万元资金,足以支付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学费。如需出国留学,则至少要初始投资约30万元,这样到时可以有60万元资金。

5、购买商业保险,提高家庭保障水平

可采取万能险附加重大疾病险的方式,保额在25万元左右。同时夫妻二人各买一份30万元左右的意外伤害保险,预计两人每年总费用在9500元左右。

6、补充建议

扣除以上配置,剩余新增储蓄可用于改善生活。剩余投资资产,可搭配固定收益型产品,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等,也可购买部分黄金作为储备。中低风险和高风险产品按照6:4比例配置即可。也可每年拿出部分资金归还房贷,7年左右就可以提前还清。

*作者系中信银行理财规划师。责编电邮:caimi@vip.省略

上一篇:美元就是一张纸 下一篇:宏观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