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六七八

时间:2022-10-10 03:36:30

用一句话描述接下来出场的这款车,可概括为:它产自一汽-大众奥迪,是第七代A6的加长型,移植了许多A8的技术和装备

从1988年一汽-大众投产C3奥迪100开始,这个系列车型便成为了国内行政级轿车市场上当之无愧的“执政官”。之所以地位稳固,除了“先入为主”外,还离不开他们能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摸得清清楚楚。比如1999年推出C5 A6加长版的时候,一下子就让对手们只能站在山脚下仰视它。当然,现在这一招已不新鲜,同行们一样能将加长玩到炉火纯青。于是,在第七代A6国产之时,除了一如既往的长轴距,怎样才能更符合“中国国情”便成了他们考虑的重中之重。

“我们为中国用户单独开发了10余项后座装备”,技术说明会上奥迪方面这样介绍着。话虽如此,但我们很清楚其中绝大部分来自A8(详见文中文)。当你坐上右后座时心理上会因这些装备带来的尊崇感而极大的满足:你是这部车的主人,可以指挥调度一切。对于那些内心低调,或者外表必须低调的人来说,“外简内奢”的新A6L正是他们需要的。

我在后座上享受了大约200公里的旅程,不得不说放松、舒适和美妙极了。并且,周围的环境特别地道。新的环抱式仪表台增强了尊崇感,上面的各种功能又是科技味道十足。手指摸过的地方、碰触到的按键,都传来了上佳的质感。就算叫不出那些皮子、金属和木材的名字,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无不在向我表达着奥迪品牌对雅致的理解。新款A6L无疑将工艺质量的标杆又一次提升了高度,同时,它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举个各位看不到的例子:在后排手枕中有气压和液压两根杆,乘客只需给手枕很小的启动力,它便基本上能做到自动开合到位。

向A8看齐的自然少不了车内空间,新A6L的腿部富裕程度完全超越了标准轴距的A8和老A6L。然而,这并非是靠让车变得更大做到的,相反,新A6L的车身长度比老款还缩短了20毫米。前桥前移技术是关键,数值为82毫米,加上字母L代表的100毫米,新A6L轴距达到3012毫米。高和宽在向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变化:高度降低30毫米,宽度增加19毫米。因此,新A6L看上去更像“爬行动物”了。配上鹰眼式大灯和标志性大嘴,英气十足,攻击力十足。

新的造型还带来了低至0.26的风阻系数,明显的好处有两个。首先是阻力小油耗低,全系搭配自动启-停和钢铝复合(目前国产A6L主要是四个车门、前后防撞梁使用了铝合金,今后可能会扩展到前后舱盖等部位)轻质车身技术的新A6L综合油耗在百公里6.8升至9.2升之间,比老款节省约15%。其次是风噪小了,加之整车的几十项隔音降噪措施,有如金钟罩一般将乘客与外界隔绝开。以至于有时候我甚至希望环境声能多一些,不要这么不真实。

最大的幻象来自对速度失去了判断力。在车速达到每小时180公里的时候,听觉、视觉和其他体感传递来不过100公里出头的信息,就好像这便是再正常不过的巡航速度。搭载3.0升机械增压发动机的50 TFSI在我们谈笑风生间就达到了这个车速,显得特别轻松,再往上亦表示毫无压力。在这么高的速度下这款顶级A6L:一不惧怕弯道。前五连杆后梯形连杆悬挂给车轮提供了精确定位,四驱系统和电子限滑差速功能又提高了转弯时的稳定性,控车的信心不会与在直路上有多大的区别;二不惧怕地面的波动。由铝合金打造的悬挂减小了非簧载质量,反应速度快,与空气悬挂的组合使起伏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车身的平稳感奇高。不过悬挂也有软肋――处理密集颠簸的功力还欠火候,传到身上的震动过于细碎和浑浊。

其实开50 TFSI的时候我总会产生这款车功率和技术过剩的念头。在日常驾驶中极少有油门全开的时候,同时将动力、底盘、主动转向等一系列可调的设置进行不同组合后,真正能令我用惯的只有一种(动力、悬挂运动,转向舒适)。倒是30 FSI让我觉得更平衡些,它至少具备前者90%的主要优点,而且消除了动感的排气声后,与新A6L的优雅气质更加匹配。

30 FSI的2.5升发动机是经由35 FSI的2.8升发动机缩缸而来,之所以这样配置缘于上代A6L 2.4升型号卖得太好,到了新一代同样需要一款能承担销售重任的V6车型。在新A6L车系中,它的动力指标是最弱的一款,但应付起城市或者高速的种种路况来,也都显得游刃有余。同时,自吸机运转的平顺和输出的线性感又是带有增压器的机型无法比拟的。

入门型的新A6L会搭配6挡手动变速箱,顶级的quattra型号使用7挡双离合器,中间部分则由multitronic无级变速箱负责传递动力。无级变速箱工作细腻,如丝般顺滑的输出让我觉得它是最能衬托新A6L质感和气质的款型,不过我也觉得它欠了些高效率,在激烈驾驶时不够带劲。另外,可能是试装车的缘故,双离合器变速箱还有些让人捉摸不透,有时换挡很快,有时却把间隔拖得很长。相信在正式上市前,工程师还有优化控制程序的时间。

毫无疑问,新款A6L将再次赢得各类媒体的叫好声,因为它所带给我们的印象,完全与我们对行政级轿车用户的需求印象相吻合。至于定价,不出预料的话应该与老A6L重叠,我相信奥迪不会给那些雄心勃勃的追赶者以任何喘息的机会。要是还对性能有疑问,敬请关注下月刊,我们会通过一篇全系测试文章找答案。

上一篇:战略转移 第4期 下一篇:我是激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