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夜晚

时间:2022-10-10 03:01:51

古时候的夜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次去罗浮山玩,在半山上的酒店里过了两夜。天黑以后出门去看山,黑极了,阴森极了,诡秘极了,想想在电被发明前的千千万万年,人该是多么小心胆怯地度过每一个晚上。比如曾经在罗浮山上炼丹的葛洪,他是怎么样度过晚上的?

其实,古时候的人习惯黑暗了,不像现代人对明亮有那么大的渴望苛求。

有记载说,古人不喜欢夜里用火烛。首先易燃,不安全;第二费用太高;第三夏夜本来闷热,围一团火使温度升高;第四要专有一个人持烛;第五是满地灰烬要费事清扫。有了这么多的理由,古时候即使富贵人家宴请宾客,也要先摸黑,等待客人全到齐了,入了席,才隆重地掌火烛。而这种场合的专职执烛人是“不让,不辞,不歌”的,木头人一样端立,怕一不小心,引发火灾。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建筑能保存到今天的仍非常少,它的选材是全木质,一炬焦土的惨剧实在多。

全无现代污染的古天空是真正的皓月当空,银河赫赫朗朗横亘在夜里的天上。我在70年代插队农村的时候,还见过那种银河,感觉它就压在头顶上,照得夜间的乡村道路如白昼。看到那样的夜空,才理解各种星象学说的产生。

战国时候,已经有了油灯,在《楚辞》上有记录。早期的油灯燃烧的是动物膏脂,富贵人家甚至要在膏油里添放一些香料,随着光亮还带来香气四溢,可见小资情调不只是现在的“城市白领”才津津乐道。直到晋,到六朝,古人能够分解蜂蜜中的蜡质,叫蜜蜡。后来,有土著人在云南种出了蜡树。这种靠树叶被虫食后吐出来的汁液制作蜡烛的树,当时被人称为“仙人烛木似梧桐,以为烛,可延数刻”。李时珍也说到蜡树虫“食汁吐涎,剥取其渣,炼化成蜡”。

中国北方在三十年前的乡间还有人把灯叫“取灯”,听说南方叫“发烛”,发烛的另一个名称又叫“引光奴”。取灯和引光奴,多好的名字,前一个充满动感,后一个完全的拟人化,可见人还是依恋着光明的。人影绰绰灯影绰绰,人类在漫漫长夜里引灯照明的历史缓慢极了艰难极了。

在《古诗十九首》里有“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乐府・董逃行》里有“昔为少年无忧,常秉烛夜游”,还有大名鼎鼎的李白、曹丕等等,都在他们的诗里写到秉烛夜游。黑咕隆咚中的文人墨客怎么过那种年代的夜生活,恐怕总不能常去夜游,诗里面有点儿“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总有很多时候,光是绝对少不了的。有人感叹说,古时候的大人物为政作战,真正绝密的决定,多数都避不过在侧伺候的举烛人。也有为取得功名,彻夜读书的,一手持烛,另一只手提着笔,还要研墨,手忙脚乱,烧掉不少胡须。没了胡须美髯的苦读人模样可笑,但是,真正的愁苦,是这种人即使写了他的窘境也难以流传后世,因为牟取功名并不容易。

选自《今晚报》

上一篇:基于熵权与模糊物元模型的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下一篇:细节酿成的大错:欧战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