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钢琴必修课的教学

时间:2022-10-10 02:59:47

论高师钢琴必修课的教学

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念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具体的课堂音乐教学上,采取何种形式、何种方法才更有利于提高创新教学的效率,是我们苦苦思索和探求的问题。下文就高师钢琴必修课课堂教学谈谈自己若干年来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 关于高师钢琴必修课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1、如何对待钢琴必修课时间短、学生水平浅的问题

高师钢琴必修课一般只开设两个学年,而教学对象却大多钢琴基础较浅,有的甚至在入学之前还学了不少的“毛病”。在这短短的两年中,应如何对学生实施最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出良好的基本技能?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既要避免片面求多、求快而忽略基本技术规格的倾向,同时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按部就班”地训练基本功、基本技术而使学琴的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广度受到影响。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鱼”。学生具有了自学能力,将来根据需要再去浏览大量的钢琴作品也不迟。同时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钢琴教学法的知识,最终做到“三会”,即:学会、会学、会教。

2、钢琴必修课教学应采取何种授课形式、主要安排哪些内容

近年来有关钢琴集体课教学,包括使用电子钢琴教室的讨论颇为热烈,不少教学单位与教师对此也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虽然集体课教学有诸如节省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等好处,但我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准确细致的钢琴演奏技术、原理的传授必须以个别课为主,可适当穿插集体课。集体课更适合传授共性的,如乐理、作品分析、演奏技术的动作要领、即兴伴奏等知识。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集体课,传授共性知识;个别辅导,解决技术细节。只有把集体课、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步提高之目的。

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脱离钢琴学科规律的要求。钢琴教学内容的各个分支,如基本功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外各类中小型乐曲等,都应让学生有所涉猎并掌握。其区别应在于适当取舍与调整补充。笔者在高师钢琴必修课课程内容安排上,提如下几条建议:

(1)、钢琴基本技术中的断奏(入门)、连奏、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踏板等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准确掌握的,应系统合理地予以安排,成为贯穿于学习钢琴全过程的主线。

(2)、传统的钢琴练习曲(以车尔尼等为代表)大多以主调音乐的方式写成,与日后学生要学的即兴伴奏的织体最为接近。应作为钢琴必修课的主要内容。

(3)、复调作品是钢琴学科的重要内容,但对非主修钢琴的学生来讲,难度显得过大,耗时太多,可适当涉及,不做为主要内容去要求。

(4)、大型乐曲(包括小奏鸣曲)的弹奏既是对钢琴基本技术的有效运用,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结构感”,有助于培养学生把握音乐整体结构的能力。而且其难度一般低于复调曲,可听性较强,应适当加强此方面的内容。

(5)、通过弹奏各类中小型乐曲,可以使学生感受、体会、把握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曲家各样的音乐创作手法与风格,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根据学生的技术程度、喜好程度机动安排。

(6)、高师学生在掌握上述钢琴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除了应开设专门的伴奏课程以外,应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通过每首钢琴曲的学习,引导他们去分析各种伴奏类型与手法,积累大量有用的伴奏音型,为日后的即兴伴奏储备大量的感性知识,并做好充分而有益的准备。

二、关于高师钢琴必修课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总体上说,学钢琴起步越早越好。但对于多数师范生来讲,他们入学时已进入成年期,错过了早期开发的时机,只能发挥成年人的优势,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下面谈谈指导学生科学练琴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1、 强调学生分手练习

钢琴的弹奏是由双手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的。但是,钢琴演奏是以单手的良好弹奏为基础的,如果单手都过不了关,双手弹奏一定不会好。因此,分手练习就成为一种很重要的练习方法,为的就是可以减轻大脑的一部分负担,使人的精力更为集中,便于对每一只手的弹奏进行细心地检查,以保证练琴的质量。练习时,可以先进行分手练习,再进入两只手的合练。

2、 强调学生分声部练习

许多钢琴作品往往不只是一只手弹一个声部,而有可能是一只手弹两个或更多的声部。对这类声部较多的作品,特别是复调作品,必须分声部练习。即按照乐曲的不同声部划分出不同的旋律线条并逐一地练习。乐曲中有时一个声部或线条并不在一只手上,也有可能一只手要演奏几个不同的声部或线条,还有可能声部出现相互交叉,或不同的声部需要不同的音色来演奏。对于这种情况,必须将各声部、线条、音色区分开来,进行左右手交替中乐句连贯与划分的练习。在一部分主调作品之中,有可能在一个声部或线条中包含着几个不同的层次,也需要进行分声部练习,使每个隐伏的层次各自完美地连接起来。

3、 强调学生分乐句练习

分乐句练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地提高演奏水平。在分乐句练习时,为了能更加细微地观察弹奏时的每个细节,包括音符与拍子的准确性、表情的出现和力度、手指的触键与动作的协调性等等要放慢速度练。慢练中,应注意:a、分句,音乐与语言一样,是有语调和呼吸的,分句是为了准确把握音乐中的语言、语调和呼吸。b、确定动作走向。加强全身动作的协调配合,使音乐气息变得更为宽广。

4、 指导学生分难点练习

把难点作为一个练习部分对其进行反复练习,对顺利完成乐曲的演奏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的时候切忌进行从头到尾反复弹奏,遇到不顺畅的地方时,又从头再来。实际上这不是在练琴,而是在“溜琴”。我们主张,不论难点多少,要一步一步地将这些难点各个击破,切实地通过练习来解决问题。对难点部分还应该以它作为中心,前后扩大几个小节,在这个范围里再重点反复练习。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好办法。

5、 技术是手段,表现是目的

在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时,尤其要强调学生把握钢琴乐曲的表现力。如果弹琴没有音乐,你的技术再好,也不过是“匠气十足”,只能弹出机械呆板的声音,而缺少动人的情感,根本谈不上艺术创造与表现。因此,从学琴之初,哪怕是很简单的作品,我们也应该要求学生先理解音乐,然后再去表现音乐。根据要求,弹出强弱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或连或断、非连非断的音乐,举手之间都要合乎音乐表现的逻辑规律。如此,我们才能自如地驾着技术之船,驰向美好音乐的彼岸。

综上所述,对高师钢琴必修课教学的研究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师所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对培养我国的钢琴教学师资队伍,开展高水平的钢琴必修课教学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西兰卡普中的巫文化美学内涵 下一篇:浅谈戏曲演唱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