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补完计划:如何让巨型机甲看上去更合理

时间:2022-10-10 02:58:06

《环太平洋》补完计划:如何让巨型机甲看上去更合理

众所周知,人形机甲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武器,但是科学的武器打起来又不好看,这构成了当代机甲片的基本矛盾――才怪,只要打得爽就好,除了死宅之外谁会在乎它不科学啊。

但是死理性派们在乎。我们不如换个思路:在原电影和背景漫画的基础上,不许更改原有资料,额外增加怎样的设定,就能让原本不靠谱的部分变得(相对而言)靠谱呢?

拳头:比不过铁球

在电影的设定中,怪兽的血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要尽可能使用拳击的办法造成内伤,而避免使用爆炸物和锐器(虽然电影后半部分,主角机甲还是拿剑砍得不亦乐乎)。

其实电影中火箭助推拳的威力相当不错。

要计算一拳的动能,先得估计质量。一般人的一只胳膊重量约占体重的6%,不过机甲比拳头要硬,就略微上调到10%好了――于是因为危险流浪者号全重设定为1 980吨,胳膊重就是大约200吨。

然后是速度。人类出拳速度并不快,就算是拳击手,也只有时速40千米左右,而机甲又是靠体感动作来操控的……在电影画面中,机甲的出拳动作“看起来”和人类相当,这意味着它身体任何地方的线速度是成比例放大的;而它的高度是79米(人类身高45倍左右),所以拳击速度也就是大约时速1 800千米。

由此计算得到,一拳挥出去释放出4×1010焦耳的能量。这是10吨TNT当量,或者两架巡航的波音747撞你一脸所释放出的能量。其杀伤力比任何现有常规武器都大,事实上已经到了核武器威力的下限。

但是既然要求钝击,为何不使用动能武器发射大铁球呢?现有的坦克炮能以4倍于机甲拳头的速度把穿甲弹打到几千米之外的地方,那么只需要一个12.5吨的钝头炮弹就能达到和铁拳一样的效果了。二战时德国人的古斯塔夫巨炮就能以两倍拳头的速度打出重7吨的炮弹了,近百年后的铸炮技术总不至于原地踏步吧。

如果这些列车炮符合高铁需求,能以时速400千米的速度机动,比直升机更快,和机甲慢跑的速度相当,就算应付机动的怪兽应该也是足够的。

补完计划:电影中没有对怪兽的攻击方式进行完整描写。巨型铁路炮进行岸防还勉强可以,但怪兽如果足够聪明,很容易想到破解办法――比如,从海上往陆地扔船,很可能就超过了岸防炮的有效射程。在这样的场景下,恐怕就只能派出机甲在浅海决斗了。

材质:空壳一个

原本几大主要机甲重量都设定在7 000到8 000吨左右,后来官方全部改成了2 000吨上下。但是考虑到机甲的个头,总觉得修正过的重量偏低了。

机甲是人形,所以可以用人类体形作类比。如果是一个人长度放大到原来的45倍,那么体重会增加到453倍。所以身高79米的巨人体重应该为5 500吨左右。咦?血肉之躯的人类都比机甲重?

反过来推的话,机甲猎人的平均密度只有360千克/立方米。这未免太轻了吧?也就是竹子的密度级别啊!

这么轻的话,最首要的问题是:要怎么在水中作战?机甲最多只能有三分之一的体积没入水中,再深就要浮起来了。这在阿拉斯加作战都不够用,更别说深入太平洋海底了。

当然我们可以让机甲体内有大量的空腔,随时灌水进去。不过机甲外形上看不出来注水口。而且这样必然会大大加重脚部负担。想象你入水瞬间,脚上就得挂几十千克的水泥的感觉。

另外一个问题是外壳厚度。电影中提到,危险流浪者的外壳是“纯铁,没有合金”(我们就不吐槽纯铁是一种多么弱的材料了)。普通人皮肤表面积约为2平方米左右,体长放大45倍就是4 000平方米。而纯铁的密度是7 900千克/立方米。如果这两千吨全是铁壳、且铁是均匀分布在表面的话,那么铁壳的厚度为――60毫米。

这个厚度还不如虎式坦克的前装甲吧!根本就是个脆皮又没馅的大饺子好不好!

不过幸运的是,怪兽这边也不怎么样。香港一战里出场的四级怪兽“革背”Leatherback,设定为高81米、重2 900吨,体型类似大猩猩。一只真的大猩猩高1.8米,重180千克,等比放大的话应该重160 000吨。反过来说,就是怪兽革背的密度不足180千克/立方米,还不到机甲的一半,相当于软木塞的密度而已。

补完计划:轻量级机甲其实有一个关键优点――不会陷到地里。一个人步行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00千帕,假如等比例放大到45倍,压强就变成了4 500千帕――这就基本上超越了所有路面的承受能力了。相比之下,M1艾布拉姆斯坦克对地面压强也只有103千帕,可见坦克还是一种很靠谱的设计思路的。

驾驶员:防护无效

看到平均60毫米的装甲已经开始为驾驶员担心了?还没完呢。

电影中机甲以薄薄的铁皮承受了各种非人的虐待――好吧,我们姑且认定铁皮是技术员开玩笑的,机甲实际上使用了某种超轻超硬合金(但是有这么好的材料为啥不用来造坦克啊)。不过里面的驾驶员可都是血肉之躯,他们被这么敲来打去的真的没问题吗?

是有缓冲材料,但缓冲材料有物理极限,无论有怎样的防护,最后还是要在指定的距离内从指定的速度降低到0的。唯一的区别是,完美的防护能让你全程匀减速,任何时候都没有太大的加速度;而糟糕的防护会让你大部分时间速度不变,最后一瞬间,砰。

片中最揪心的一幕是机甲从高空抛掷落地的场景。普通人类落地的终末速度大约在200千米/小时左右,45倍的人形机甲终末速度会按二分之一次方放大到1 300千米每小时。机甲在那次高空落地之前开启了反推火箭,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公平起见我们还是按照速度折半来算,那么落地速度约为650千米/小时,或180米/秒。

虽然遭受了冲击,但地面毫无凹陷的痕迹,当然这不科学。不过也许是凹陷太小、和机甲相比看不出来?那就令地面产生了2米深的大坑吧。

照此计算,机甲本体受到的平均加速度是810g。天啊。

不过驾驶员没那么惨,机甲可以用改变身体姿势的办法拉长减速距离从而降低加速度,正如人高空坠地瞬间打个滚可以减少伤害一样。驾驶舱位于机甲顶端,移动距离大概为半个机甲身长,如果全程匀速、舱内缓冲又完美,那么总减速距离可以达到40米。即使是这样,他们至少也要全程接受40g的加速度。

与之类似的是格斗中的撞击。假设机甲慢跑起来积蓄动量,再一拳砸到怪兽身上。人类慢跑速度约10千米每小时,机甲放大45倍后得450千米/小时。驾驶舱按人头比例放大的话前后长约10米,驾驶员位居正中有5米的缓冲距离,如果只靠这点距离,那加速度将高达150g。果然还是纯步行进入战场要靠谱一些。

补完计划:其实,存在一套机动,可能让驾驶员安然无恙。这套机动的关键是,人在不同方向上对于加速度的忍耐力是不同的。

加速度对人最大的威胁是头部血液。固体部分都有一定的抗压力,但血液是流体,这会大大增加血管和周围组织的负担。如果一个人以直立姿态向上加速,血液会积聚在脚边,普通人到了5g都会缺血失去意识;飞行员经过训练和特殊抗压服可以到9g。反过来,如果向下加速、血液进入大脑,2~3g就足以让人崩溃,眼睛和脑血管很容易破裂,可能有永久性伤害。

不过别的方向就好得多。向前加速(俗称“眼珠子进”)和向后加速(“眼珠子出”)的情况下,一般人可以20g下坚持不到10秒,10g下坚持1分钟,6g下坚持10分钟。1954年,一位火箭雪橇驾驶员在眼珠子出的情况下承受了25g以上的加速度长达1.1秒,其中峰值瞬间是46.2g。他活下来了,除了视力终生受损之外没有别的永久伤害。

所以基本思路是:机甲要预判可能的冲击方向,保证驾驶员在冲击到来时正好面向或者背对冲击方向。当面临高空落地的场景时,以直立姿态脚先着陆,然后驾驶舱匀减速下降直到最后贴地。这样能使驾驶员在20g左右的加速度下度过1秒,只要姿势正确,舱内缓冲合理,活下来没有问题。

上一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班集体 下一篇:在专业技能抽查新环境下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