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最牛校长”的遗训

时间:2022-10-10 02:57:47

四川绵阳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突因脑溢血辞世,引发哀思如潮。这样一个偏远乡镇的中学校长,本来默默无闻,却因3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在他的羽翼下,在他锲而不舍的校舍加固以及安全警示教育和演练之后,2200多名学生无一伤亡,获得“史上最牛校长”的美誉。他的远行,让人们惊恸。

叶校长曾自述:我的职责就是教好学生,保证学生的安全。熟悉他的人说,对校园安全他极为固执――“学生的安全”,是他拼尽短暂的50多年生命,向着中国喊出的最沉重、最响亮、最珍贵的一句话。

在中国,他也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灾难之前,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固校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防灾、逃生演习,最终让师生在灾难中以1分36秒奇迹般悉数逃生;震后,备受关注的桑枣中学重建资金颇为宽裕,但他三次否定“豪华校舍”,而改用更安全、更朴素的方案……

这一切,即使不做,也没人会责怪。只要他保住“升学率全县第一”的业绩,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备受尊敬。叶校长的可贵,恰在此凸显。没有人硬性要求,他却坚持自我要求,自觉地把2200多个11到15岁孩子鲜活的生命、把这份重于泰山的责任,扛在自己的肩头。于是,在一片地动山摇的悲痛之中,他赢得了局部的完胜。

我宁愿不把叶校长的“完胜”看成难以做到的“奇迹”。事实上,这正如叶校长自评一生所用的“认真负责”四字般朴实无华。他防患未然的所作所为,未必需要更大投入。如果有更严密的安全保障制度、更严苛的校舍建设安全标准、更严厉的校园安全事故追惩机制,叶校长所做到的,也许任何学校都可以做到。

可惜的是,校园安全往往是喊得响、做得少的软肋。当然,在校园安全尚未在制度上得到保障的时候,将板子打到校长身上,的确也有不公。

因此,叶校长此生的最大意义,不仅仅在于黄金般的“1分36秒”,更在于他用这“1分36秒”昭告中国:只要“认真负责”,灾难面前,校园安全也可以固若金汤;只要“认真负责”,学校可以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只要“认真负责”,局部也有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所幸,大地震之后的3年,灾区重建学校的抗震标准都大幅提升,校舍建设所用钢筋,密得连蝴蝶也飞不过去。但其他地区的校园,是否也都成为最安全的地方了呢?请所有的地方官员、所有的中小学校长,都用叶志平校长“认真负责”的目光审视一遍,可好?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6月29日,有删改)

解读方向

1.人生可贵唯自觉。很多时间,很多地方,很多事情,你都可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可以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敷衍了事。这样做,并不一定有谁责罚你。但是,你也可以换一种人生态度,把一些在旁人看来并不需要大动干戈的事情,自觉地甚至是固执地做好做实做到位。这样的自觉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成就你的辉煌。

2.少一点儿花架子,多一点儿真功夫。没有比安全更重要的事情,但是在灾难未来之前,总是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不以为意,往往是给人看的花架子多,真正有用的真功夫少。灾难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这必将让一些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上善若水,真水无香。叶校长对学生的大爱,质朴无华,源自灵魂、人格和生命,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或故作姿态,如汩汩的清泉,散发着纯真的芬芳,滋养着每一位学生。虽然他走得匆匆,没有留下遗言,但是他用“1分36秒”和2200多名学生完整的生命在神州大地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余水金/供稿】

上一篇:冷眼看荆轲 下一篇:人物语言描写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