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则痛

时间:2022-10-10 02:47:00

从1954年川藏公路通车到上世纪90年代末,通讯难一直是让川藏线各汽车部队指挥机关感到头痛的问题,部队一旦被“撒”了出去,他们的具置只能依靠推算时间来判断,车队如果遇上什么大事,指挥机关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川藏公路建成后,军队曾花费巨资修建了一条由成都通往拉萨的国防通讯线路,这条线路是条架空明线,线杆全为木质,分别由3个机务营进行维护,各机务营在任务区内,每隔10公里布设一个维护哨所,24小时不间断地对线路进行维护。那时候的通讯技术极为落后,为尽量减少信号衰减,沿线重要团以上单位才有落地点,各兵站要想有点“话语权”,那只能是奢望了。由于川藏沿线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加之人为盗割严重,这条国防通讯线路经常处于瘫痪状态,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条线路走上了“寿终正寝”之路。

为解决沿线通讯问题,兵站部可谓伤透了脑筋。1992年初,孙参谋长带着我们科的几个人和处长亲赴北京,喝了一肚子酒换来了300多万元的通讯经费,我们用这笔钱购置了当时在国内最为先进的单边带电台,没想到这些电台“水土不服”,在太阳黑子和地形的干扰下,原本在内地2000里的通话距离,到了高原全成了“聋子”。

没有了通讯作保障,车队在出发前必须提前派出报饭车,先于车队抵达下一个兵站安排食宿、加油问题,报饭车驾驶员由技术过硬的士兵担任,为了赶时间,报饭车的车速比车队快许多,因此,发生事故的机率也很大。信息不畅还给兵站和车队的食宿问题带来麻烦,车队一旦扎堆到达,累的就是兵站的兵,饿的可就是咱汽车兵了。

通讯不畅还阻碍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给汽车部队完成任务带来诸多不便。汽车部队行驶在路上,上级的指示和部队发生的问题,只能通过设在大站的军用大功率电台进行传递,过了大站这个传递点,上下级之间要想互通信息,就只能依靠“包打听”和捎口信了。有一年,嘎玛沟公路遭到水毁,我带车队在邦达傻等了半个月也不见上级指示,最后还是一台地方邮车带来了口信,我才带领车队回撤。

2000年以后,随着国力的强大,川藏线的通讯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用通讯网络几乎覆盖了整条公路,国防通讯光缆将每座军营串联了起来。报饭车成了历史,兵站不再打拥堂,北斗系统将各车队的运行情况实时传送到作战室的大屏幕上,电视电话会议减少了高原军人的舟车劳顿,视频监控让指挥员对自己的排兵布阵时时心中有数。信息时代的川藏线摆脱了孤独,融入到与时代共同前行的洪流中,遥远的川藏线似乎就在我的家门口,我能闻到它的气息,能握住它的手,触及它的脉搏。

愿川藏线的明天更好!

上一篇:文言文翻译“神器”价值几何 下一篇:古稀之年始露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