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8 07:22:32

通讯实习计划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1篇

我系以“厚基础、精专业”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1.1通信必修课程模块

主要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形成能力:以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为核心,加强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强化数字信号处理能力的培养;以通信信号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训练为中心,掌握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技能。

1.2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主要课程:EDA原理及应用、数值计算与MATLAB、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现代电信交换、微波与天线、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制图与CAD等。形成能力: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为重点,通过一批反映通信技术发展前沿的课程,使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模块化的建设强化了课程之间的理论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根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实验教学的主导思想定位在注重基础、加强应用、追踪前沿、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上。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适量开设综合性、设计实验,在教学计划中构建完整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实验教学与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加强课程综合实验或设计、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管理和实施。通信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专业实验体系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型实验到开放性实验,由单一的实验内容到综合实验的基本思想。实践教学(除毕业设计外)可分为5个层次: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程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课外学生科技创新。

(1)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采取教师指定实验内容,在课内学时固定时间分组完成的教学形式。

(2)课程综合实验综合性实验项目主要是针对通信专业课程中的某个功能模块进行,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单元电路、模仿设计功能模块的能力,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验证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要测量实验数据,观测波形,同时要求分析电路组成、功能,画出原理图,分析掌握实验用通信集成电路的使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课程中的《时分复用实验(TDM)》,要求学生了解时分复用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复用与解复用的原理框图;掌握时分复用信号的组帧和拆帧的过程。

②实现单元电路功能实验。目前我校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实验室采用SICElab-G2200和EELiod270作为实验硬件平台,要求学生用Keil软件开发ARM程序来实现实验箱某特定的功能,这样将嵌入式技术和通信原理相结合,锻炼学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例如《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实践》课程中《串口通讯实验》,实验箱中该实验要求学生了解LPC系列处理器UART的功能原理;在Keil中设计ARM程序,实现串口通讯;使用UART0实现查询接收并发送。

③模拟仿真实验。目前通信类仿真工具软件较多,掌握和运用这些工具软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非常必要,因此,专业实验教学内容除传统的硬件实验外,还应引入仿真类软件实验。我校已建立网络设计与管理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8套锐捷和思科的交换机和路由器、40台计算机,可以进行网络仿真实验及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实验。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ARM体系;嵌入式方向;实践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21-02

引言: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嵌入式方向相关课程,然而同嵌入式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产业需求相比,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嵌入式方向实践课程设置存在实验内容陈旧、缺乏实践锻炼、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实际问题。在对北京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兄弟院校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就目前嵌入式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借鉴其他农业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农业院校都市应用型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实践教学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嵌入式方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实验教学设置情况

1.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我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整体目标是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在智慧农业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能力,因此,相关课程的实验课程教学尤为重要。

2.嵌入式方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情况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嵌入式课程是实操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在嵌入式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理论讲解的验证与升华,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嵌入式实验室选用UP-Magic2410/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该平台是一套满足现代教学软硬件资源开发、编写灵活、启发创新需要的嵌入式学习平台。该平台具有组合和扩展性强的特点,能满足嵌入式基本教学、课程设计、创新实训的要求。

我校的嵌入式方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时间和学时大致如下表1所示。

二、嵌入式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开设的嵌入式系统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分三层次,如图1所示。

1.基础层。包括嵌入式导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程序设计三门实验。嵌入式软件导论实验开出了认识实验平台、了解嵌入式硬件的使用方法、安装嵌入式Linux开发及操作系统软件、Makefile文件练习、配置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软件调试练习、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驱动移植实验、嵌入式模块实验、Android环境安装、配置、应用等实验项目。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验开出Linux常用命令文本编辑器的使用、编译与调试、U-Boot的移植、Linux内核移植与编译、Linux根文件系统移植、Android内核移植等实验项目。嵌入式程序设计实验开出了嵌入式Linux程序设计基础、多线程应用程序设计、串行端口程序设计、简单的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嵌入式数据库应用实验、USB摄像头视频采集实验、安装与建立QT桌面运行环境、Linux内核移植与编译实验、LED驱动及控制实验、GPS通讯实验、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实验、综合实验等实验项目。

2.综合层。包括JAVA高级程序设计、嵌入式接口技术、嵌入式高级编程三门实验。JAVA高级程序设计实验开出了安装、熟悉编程环境和开发环境、三种流程控制实现、简单数据类型应用类和对象的设计和使用方法、面向对象的核心特性、接口、内部类和包、设计图形用户界面、Applet与绘图的简单操作等实验项目。嵌入式接口技术实验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试验、输入输出实验、中断系统实验、并联接口实验、从A/D转换或D/A转换、时钟显示实验及串行通讯实验,微机接口技术综合应用等实验项目。嵌入式高级编程实验开出了Android的开发环境的搭建、创建一个Android项目、独立完成常见控件的添加和属性设置、独立完成小游戏的开发以及开发文档的构建使用、Box2D物理引擎进行游戏开发以及加速、综合开发等实验项目。

3.应用型实践层。主要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践的教学形式。我院学生在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期间,结合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企业中去,在“用中学”。在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中,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企业实习中尽量选择软硬件平台设计、程序的设计开发等相关嵌入式方向的项目,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既能为企业选拔出所需的优秀人才,更能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应市场需求的嵌入式研发平台,进而使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得到大幅的提高,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与一些科研院所合作,比如东软、农科院信息所、大学科技园区等企业合作,直接把学生派到企业进行16周的专业实习和12周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尽快熟悉就业环境,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

三、实践教学探索的体会

1.发挥我校办学特色,体现农业现代化实践教学,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随着我院物联网温室大棚的投入和使用,我们让学生参与以嵌入式为核心的物联网温室大棚的控制全过程,在基于嵌入式的物联网温室大棚控制智能系统中,指导学生主要研究功能架构及软、硬件系统设计,测试整体系统的性能。重点讲解物联网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设计主要有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数据处理采集系统的设计、ZigBee无线组网的设计等等;软件系统设计主要有软件功能的总体设计思想以及软件功能模块的流程图。这种带学生在物联网温室大棚实地参观讲解控制过程和在上位机上用程序实现的“项目”的教学方法使嵌入式课程的开发与实现过程更加直观和可控。

2.实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嵌入式实践教学是一门软硬兼施的课程,既有软件的设计开发又有硬件底层设计的实现,难度较大,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从嵌入式课程需要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出发,选择适合的实验平台和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及能力也随之提高,更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2013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至100%。

3.重视与嵌入式实验教学平台研发企业的合作,获得最直接的技术支持。我院嵌入式实验室使用的是由博创公司开发的嵌入式实验系统平台UP-Magic2410/6410,该平台能开出嵌入式课程的绝大部分硬件、软件实验以及综合设计类实验,涉及面非常广,不易于教师对实验的选取和把握。厂商根据自己的研发理念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不但有利于厂商及时获得客户使用信息改进相关产品,更能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有效地培养师资队伍。

4.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参加部级与北京市的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学生们在科技竞赛中得到了极大的锤炼,这些经验和积累也充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多次获得北京市及国家的各种竞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通过参与到各大赛事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快速成长,指导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会积累丰富的大赛经验和技术成果。

5.存在的不足。由于UP-Magic2410/6410能完成软、硬件的实验,尤其是软件实验调试时间长,如果是针对问题的创新实验则耗时会更长。目前许多学校嵌入式实验学时设置严重不足,建议实验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学时。

四、结语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方向课程实践教学地位日趋重要。笔者结合长期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中采取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但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的教学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聂晓文,肖,陆庆.嵌入式课程实验体系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4):78-80.

[2]吴磊.嵌入式教学与实验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03-104,167.

[3]陈佳闻嵌入式实验教学系统开发与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3):448450.

[4]文全刚,陈守孔.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7,(9):25-27,37.

[5]俞建新.略论嵌入式系统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741-745,757.

[6]牛小玲.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6,(4):20-21.

作者简介:徐淑艳(1971-),女,黑龙江省鹤岗市人,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嵌入式实验室建设;唐剑(1966-),男,北京市人,高级实验师,学士,研究方向:嵌入式实验室管理与建设。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3篇

升格高职 步入正轨

2004年2月26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学院成立后,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紧紧围绕“从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从小规模办学向大规模办学、从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向打破学科界限的职业技术教育”这三个转变开展工作。

经过不懈探索和实践,学院基本实现“三个转变”,取得了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基本成果:基本树立起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初步建立起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客观要求的“院系两级管理、以系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与办学效益相关联的财务预算和核算的运行机制。

这三个成果的取得标志着该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几个根本性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也标志着学院脱离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名副其实地步入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轨道。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创立以来,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创特色民办高校,打造高职教育品牌,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福建,依托行业,服务于福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成为一所以外语经贸为特色,涵盖外语、经管、商贸、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等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砥砺出“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不断推动学院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凭借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春风,学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在校区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办学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学院现占地面积28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15余万平方米。拥有行政图书大楼、教学大楼、实验室大楼及崭新的学生和教师生活公寓。

学院实验、实训设备先进,设施配套齐全,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通讯实验室、商务实验室、财会电算化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学院馆藏书刊丰富,馆存图书达30多万册,设有外文阅览室、视听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超星”数字电子图书馆分馆。

专业建设不断加强

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实施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职干部培训、中外合作办学等,主要培养当前中国加入WTO后急需的外语、经济、贸易、管理、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实施外语和经贸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外语系、经贸系、计算机信息系,开设有应用英语、应用日语、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物流方向)、国际商务、电子商务、金融保险、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物流管理、通讯呼叫与客户管理等专业,五年制大专还开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旅游管理、电子信息技术等4个专业,初步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高职专业体系。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学院一是建立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督导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管理责任,严格要求教师必须要“课程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案”三项材料齐全才能上讲台,确保教学质量。二是全面推广阶段式考试的教学模式,阶段式考试课程比例达到70%以上,考试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是实施并不断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坚持每学期举办学生评教师活动,对上榜教师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四是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开展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更加贴近。五是大力开展院级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创建工作,从师资、教材、教学、实验实训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学院各专业和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炼就核心竞争力

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学院以贴近市场、面向地方、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把文凭变成水平,炼就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学生的实训及实习机会,使实训、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获取学历的同时能获得多项技能证书。

学院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用人协议,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搭建了良好前景的就业平台。学院与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亿力电力网络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合作基地并接受就业指导,学院负责推荐工作,同时该院与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福建八闽通信人才服务中心等单位实行人才定单培养计划,孕育面向经贸企事业、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翻译、信息服务及各类物流企业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还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目前已与美国宾州圭内斯大学(GMC)、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等外国高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国外继续深造,完成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把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

人才培养结出累累硕果

学院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曾先后荣获“平安校园”、“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福建省赛区“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优胜奖;第十一届“21世纪――澳门之星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南部地区总决赛二等奖;“200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国家和省级一、二、三等奖;2007年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福建赛区复赛省级二、三等奖。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4篇

1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项目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中心理念,通过对实践性课程进行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培训—项目研究和实践—学科竞赛锻炼—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阶段,促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活动。美国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多元性和广泛的开放性,其教学计划中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42%-46%,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亮点,称为“多元开放型”教学模式;英国电子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国家电子技能职业资格来推动的,形成以电子技能实践、培训和考证为特色的“资格推动型”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加拿大电子类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则把对学生自我实践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与专项电子技能作为确定实践教学模块或单元的依据,称为“能力基础型”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在国内,电子类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有这些形式,“211”教学模式:前2年主要是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到第三学年开始,由专业指导教师对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项电子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学年主要是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做毕业设计等。“3+1”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有3年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的实践训练,然后通过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基本上都是按照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实践性课程设置体系及管理模式来进行的。因此,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现行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生源上一般都是三本,其理论研究能力和自觉学习能力与母体高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何况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规格与母体高校是有区别的,所以照搬母体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有必要探寻适合独立学院自身办学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

2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电子类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所培养学生的就业目标即为电子类产品的研发、技术支持、销售等与电子技术密不可分的领域,随着高校的规模化扩招及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类专业更是首当其冲。电子类专业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有很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各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因此,实验教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使学生在形式活泼、趣味性强、有意义、有成就感的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中掌握并运用原来感觉枯燥的理论和实验,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项目实践、项目开发、项目研究的能力。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并总结适合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3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可将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即实验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3.1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电子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柱子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等课程的实验。在实验中,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基本的实验方法,实验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验课程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构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合理的实验体系,除了压缩淘汰陈旧的实验内容外,还要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提高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3.2课程教学实习

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实习包括焊接技能训练、万用表的装配与使用、计算机安装和维修、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彩色电视机电路调测和维修、印刷电路板设计等项目。这一环节一般采用集中学习的形式,在相应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间或结束后进行,是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切实推进实践教学实习课程改革,通过基础技能的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所必需的焊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技能。另外,还要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应用软件,并以此为工具,为专业服务,如用计算机分析实验数据,编写一些实用程序等。

3.3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是综合专业技能训练阶段,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完成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高级阶段,也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中最重要的阶段。学院要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职责和能力的原则来确定该学生的实习计划,教师应对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课题方向、难度和工作量做出评估,主动协调学生与企业的关系,促进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鼓励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指导老师,自行制订方案和挑选合作者,包括有关业务联系、业务洽谈、设备选购、人力组织等,使学生具有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处理好方方面面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4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4.1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独立学院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践教学人才。实践教学不能停留在对理论课程重点、难点知识的验证上,而是要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独立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大工夫。特别是像电子专业这类纯工科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其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而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无论是独立学院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都要树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要的理念,都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4.2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平台。独立学院要整合有效资源,建好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通讯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通过合理选择仪器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开出实用的实验项目,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选择专业对口、有一定规模、迫切需要电子专业技术人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电子设计公共技术平台,借助政府的资金和技术,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

4.3加强学生素质拓展教育

学院加大力度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院级科技竞赛活动,选拔和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和部级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和数模竞赛等科技竞赛,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考取从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5结语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虚拟实习 钢铁生产 工科学生 钢铁企业

一、钢铁制造行业实习的现状与困境

实习是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该教学环节,了解实际的生产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对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生产组织及其管理等的认识,从而达到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的目的[1]。如此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现实中普遍遭遇到的困难是,全国钢铁行业高校数千工科学生暑假期间集中去钢企实习,企业作为以生产为主要职责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指导实习的人员,同时出于经济和安全的考虑,只能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很短时间的实习,而且多以参观为主。例如采矿工程专业、冶金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二及大三年级小学期需要分别开展为期三周和五周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而实际在企业现场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导致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需要了解的工序和技术做深入的学习和动手实践。

还需要考虑的是,由于学校很多实习指导教师本身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不熟悉,而拥有企业科研合作经历和现场经验的教师工作都忙于科研无法带实习,导致在大批学生集中去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在现场展开指导,错过在现场教育学生进行对照学习提高的机会。而在校内集中开展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校内目前的教学实践基地都落后于生产实际,且难以进行提高和改善。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铁企业的生产已经不再是以人工现场操作为主,而转变为趋于自动化、连续化和集成化,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可通过电子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行及生产。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可能有机会直接操作,只能在一旁看和听,其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实习效果就较差。所以,有必要探索新的实习教学途径,而虚拟实习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2]。

二、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实习的设想

所谓虚拟实习,就是应用仿真技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模拟实习。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模拟仿真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过程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是一门基于过程控制系统动态控制模拟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仿真器上进行试验、操纵、训练或研究的综合性高新技术[3-4]。要实现钢铁生产流程的虚拟实习,首先要考虑的是相关专业的实践特点,并通过虚拟实习平台的建设满足实践要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1.钢铁生产各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

采矿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尽管已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但是依然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首先是矿井认识实习,近年来,由于煤矿安全形势严峻,实习安排困难,很多矿区不愿意接收实习。况且,井下实习仅能看到局部情况,学生下井后也往往由于新奇或者恐惧,只顾低头朝前走,一次井下实习不可能完全符合课程实习的要求[5]。

冶金工程专业及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但限于各个高等工科院校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尤其是实习教学。专业课程中的实验环节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极好手段和平台,但由于实验设备数量和实验场地等方面的不足,学生只能以观摩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大削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的培养[6]。现在很多工科高校都在探索在校内的教学环节中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竞赛和设计环节,例如北京科技大学已经开展了每年一度的模拟炼钢大赛及材料成型车间设计课程等传统优势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很好地加强了教学实践。

2.钢铁生产全流程的特点

钢铁生产是一个大流程,包含采矿、炼铁、炼钢、冷轧、热轧等生产工序。学生拥有并提高钢铁生产全流程的概念对于其在毕业后真正进行生产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普通的实习只能使学生局限在一个厂或工序上,很难有全局的概念。同时,钢铁生产的安全性和规模性,使学生较少有机会全盘了解从铁矿石开采到零部件制造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采矿、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同时在一个实验平台上互相合作开展钢铁生产活动,在虚拟的生产过程中了解生产流程上游专业和下游专业的相关知识,是普通实习所无法想象的。因此,将虚拟仿真的技术应用于钢铁生产全流程的实践教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

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践基地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模式,目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有类似的实践课程,但是仅限于某个生产环节如高炉、LF精炼等的实操训练,没有全流程的综合实训系统。另外,这些院校的实验设备只用于对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没有开发设计和研究的平台。在大学中建设钢铁生产流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实践、生产实训、设计仿真为一体的一套教学系统,是北京科技大学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的一次创新。

北京科技大学为了实现在校工科学生的虚拟实习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从2013年底开始建设一个现代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系统平台,以整个钢铁生产过程为仿真对象,依据生产过程内在的规律,改进的热力、动力学模型、工艺模型及经验模型等,建立钢铁生产流程的软件虚拟系统和硬件操控系统,全方位地展示整个生产场景与生产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生产过程的虚拟现实仿真实训系统。

每个生产流程由虚拟界面、监控界面和操作终端组成,采用3D动画技术制作工艺流程设备和场景的虚拟界面,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二级监控界面,操作终端仿真生产现场的操作台按照1:1的比例如实设计,通过网络通讯实现虚拟场景、监控界面和设备的互动。

硬件架构设计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集成环境,由若干台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分别模拟各个生产流程环节,每个生产流程都由虚拟被控场景、仿真监控界面和真实操控系统组成,通过Ethernet局域网络进行信息交换整体协调,共同模拟整个钢铁生产过程。

系统开发采用模块化,功能改变只需替换模块化软件即可完成,新工艺、新设备实训环境更新只需通过更新软件即可完成。在过程仿真中,按照生产流程分为八个模块,每个模块用来模拟一个独立的生产工序,如炼钢、连铸等。过程仿真的各模块大多具有相似的软件结构,能够实现基础生产过程的仿真。

四、结语

虚拟技术的应用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地解决当前课堂和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5]。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平台在建成后拥有较强的研究性教学的训练功能,可对生产过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计划生产的极限,研究调度算法;可验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时间平衡,可预测产能情况,可用于配合实现流程工业演练和预测;可支持相关信息系统的调试;可安全、经济地对现实钢铁厂进行设计、分析、考察,如验证工艺方案合理性、验证设备负荷能力和设计的生产能力、新钢种的工艺参数设定等,增强冶金行业的制造执行能力。在对在校工科大学生开展教学实践工作的同时,还适合于钢铁冶炼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可使员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适应真实的现场岗位操作,缩短企业的员工培训周期,极大地节约培训投入资金。当然,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费用的投入在千万以上,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对工科大学来讲,作为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平台建设,需要针对自己优势专业的实践需求,充分考虑虚拟实习能给学校人才培养带来的强大支持和动力,谨慎思考,果断投入。

参考文献:

[1]林养素主编.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梁基照,何慧.工科大学生多模式实习方略初探.广州化工,2007,35卷(6):61.

[3]廖良美,李燕,刘应元,等.模拟实习: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83-84.

[4]孙克辉,李长庚,盛利元,等.专业性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87-88.

[5]熊祖强,丁明,赵辉.采矿工程专业虚拟实习及教学技术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第10卷(3):544-547.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网络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

1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可以预计在不久在将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普及。随着这些应用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网络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网络设备配置、网页制作、服务器配置、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网络系统管理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培养综合素质高、技术实力强的应用型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已成为信息社会的迫切需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培养市场需要的网络系统管理人才,是高职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进行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据初步统计,一方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发展需求比较大,对网络系统管理人才要求比较多、要求比较迫切,而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高专的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高等教育理念往往多强调培养学生,少强调培养的学生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导下,网络系统管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达不到企业对他的需求标准,也就是说,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2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认真进行专业调研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一步。首先,从一些比较大的人才网站如51job、南通人才网等相关招聘网站上搜集了大量的招聘信息,分析出企业对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能力。然后制作调查问卷,从近3年从学院毕业学生处获取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反馈信息。再次,通过联系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相关企业的老总和技术负责人,通过他们了解网络系统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教学经验,明确了企业对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从而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根据调查的结果,得出本专业面向通讯和网络信息系统产品应用、销售与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政府和一般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管理基本知识,掌握通讯和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安全方案制定及实施、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以及产品销售等技能,在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从事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信息系统工程师及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方面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同时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面向通讯和网络信息系统产品应用、销售与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政府和一般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在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通讯与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安全方案制定及实施、技术维护服务等岗位,从事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信息系统工程师及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方面工作。

3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学习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兄弟院校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根据笔者所在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培养形式,形成了一套具有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特征的网络系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3.1课程体系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往往以学科为单元进行教学,学科之间联系不是非常紧密,知识点比较涣散。而在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把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整个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职业素质课、职业技术课和职业拓展课。其中职业素质课包含基本素质课和专业基础素质课。

基本素质课包含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专业基础素质课C语言程序设计、关系数据库等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职业技术课包含TCP/IP基础、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Windows server 2003等相关的课程。职业拓展课包含图像处理、工程制图与CAD等相关课程。

3.2校企合作办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往往跟企业有所脱节,学生反映学习到的知识到企业里没有用处。所以在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加强和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发挥企业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包括有很多来自于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更新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型网络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与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把企业一些技术切入到培养方案中去,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设置能真正为企业所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通过与国内著名的通信企业中兴通讯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引进中兴通讯先进的教学资源,将国内领先的IT技术资源整合为权威、实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积极引进中兴通讯的专业课程和实训,和中兴通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课程教材的开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院校里积累实际工作的经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学院以创建省级示范院校为契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良好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

为此,学院在校内建立了锐捷网络综合实训室、网络系统管理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同时在校外建立了中兴通讯实训基地、锐捷网络大学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吸收,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熟悉所在的岗位,尽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

3.4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的老师绝大多数从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绝大多数老师没有企业经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为了更好地培养网络系统管理人才、更好地发展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了达到整个目标,学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1)通过校企合作分批分次选派优秀的老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实践活动,通过一年的锻炼,使得老师成为真正意义的工程师。通过锻炼,教师既可以巩固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操作技能书评,而且能真正了解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发挥青蓝工程的作用。教师之间也存在理论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织带领青年教师一起上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践证明青蓝工程在提高年轻教师水平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聘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学校既聘请这些人员来给教师进行先进专业知识的培训又可以把企业中一些实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先进的技术。

第四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培训组织的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培训,既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又可以学习在企业先进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和兄弟院校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进步。

4结语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7篇

本文通过对目前单片机实训室的现状描述,提出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总结了建设高职单片机实训室的特色要求。

【关键词】

单片机;实训室;可行性;必要性;特色

1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背景、功能

电子信息学院单片机实训室自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学期均承担各类单片机课程上机实验300课时以上,并为课程设计、课程实训、毕业设计等提供了实践条件。该实验室为电子信息学院所属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并且提供学生登陆互联网服务。可通过实验室上机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从实践角度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属课程理论知识,初步锻炼实际操作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水平。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电话、Caller ID、LCD、电子玩具等都用单片机来实现。在技术推广方面,目前仅在国内已有上万个介绍单片机技术的网站,相关的专业杂志应有尽有,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单片机术应用培训班。据全国各大城市历次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表明,单片机开发、应用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一直供不应求。因此,培养单片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由于单片机实训室自建成以来,一直在使用一批购置于2005年的实验仪,从2008年开始,由于设备老化而导致的计算机损坏日益增多,维修已无法继续维持单片机实训室的正常运转。另外随着KEIL、PROTEUS、伟福6000等软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单片机实验室现有的计算机性能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还有原有试验箱损坏也很严重。因此整体建设单片机实训室是目前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性问题。

2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2.1 单片机技术发展现状决定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有电子器件的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子产品中都含有单片机。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片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片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机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2.2 单片机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电话、Caller ID、LCD、电子玩具等都用单片机来实现。在技术推广方面,目前仅在国内已有上万个介绍单片机技术的网站,相关的专业杂志应有尽有,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单片机术应用培训班。据全国各大城市历次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表明,单片机开发、应用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一直供不应求。因此,培养单片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3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可行性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家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等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机电、电子、化工、能源、建筑、计算机信息、经贸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全国数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院校等,从本学院发展角度为单片机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社会可行性。

目前,陕西国防学院已在国家示范建设中投资20万扩建单片机实训室,从经济上也保证了嵌入式系统实训室建设的可行性。

另外,从企业资源方面,有单片机实训操作提供商上海上溢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湖北众友有限公司和周立功公司西安办事处等提供的大量技术支持,为单片机实训室建设保障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3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特色

3.1 开发系统的优势

陕西国防学院单片机实训室主要采用SYJDP-01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精心设计。平台采用ATEML89C51芯片,包括软件项目(存储器块清零、二进制BCD码转换、二进制ASCII码转换、程序跳转表、内存移动块、数据排序)、硬件基础项目(PWM转换电压实验、8253定时器实验、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DAC0832数模转换,EEPROM外部程序存储器实验、IC卡读写实验、USB接口通讯实验等五十个项目)。

SYJDP-01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实验系统包含了多个单片机软件项目和软件硬件结合项目与教学、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的功能模块,非常有利于各相关专业教学中的教学课程实践,并起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点带面”,多领域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提高。该单片机教学实训系统特色如下:

(1)电源输入:工作电压220V± 5%(50Hz),输入时指示灯亮。

(2)电源输出:有保险丝和漏电保护开关二级保护功能。输出单相交流220V工作 电压有高精度电压表电流表指示。

(3)功率输出函数发生器。

(4)高精度外测电压表一只,量程直流100V。

3.2 一体化教学的场所

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将以往单片机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改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完全将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放置于实验室中,教师边讲,学生边练,实习“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具体的单片机系统实物开发与制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联系。

3.3 科研的实践平台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TAFE

作者简介:万力维(1967-),女,湖南沅陵人,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副校长、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校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93-04

随海南省赴澳大利亚教育考察团,笔者于2010年12月3日―12月22日对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简称NSW)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简称TAFE学院)的西南悉尼学院进行了为期19天的考察调研。新南威尔士州聚集了全澳约1/3的人口,共有10所TAFE学院,135个校区,雇佣教职员工4万多人,在籍注册学生65万人。其中,西南悉尼学院是全澳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大的TAFE学院,提供悉尼市区西南地域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属下设有10个校区、1个国际学院,135个专业领域,4000多名教师,年度注册学生75000名,其中外国留学生3650名,国际交流生1100名。通过现场考察该学院的班克斯顿(bankstown)、格兰维尼(Granville)等7个校区的实训室,参观夏之屋餐馆(Summer House Restaurant)、悉尼特富俱乐部(Sydney Turf Club)等3个行业合作伙伴,听取能力为本位培训(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简称CBT)、澳大利亚资格培训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Training Framework,简称AQTF)、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简称TP)等16场讲座,与西南悉尼学院领导层和航空与物流、社区健康与服务、旅游管理等院系举行10次座谈交流会,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VET)的特点获得了一些管窥之见。

一、质量管理体系具有标准化、阶梯化的特点

TAFE学院十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近年来澳大利亚教育工作者引以为豪的教育成果之一。

(一)标准化的质量管理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核心成果就是开发出了150多个专业领域的、体现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新理念的培训包。培训包以其准确的岗位能力标准描述透明的考核评估方式广为称道。培训包的开发工作由澳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任务并配套经费,由相应领域内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行家、专家学者,主要是由行业培训顾问委员会(ITAB)进行系统性开发,再由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每个专业领域的培训包主要包括能力类别和技能标准、资格获取指南和考核评估方式、课程教学建议及学习方法指导等[1]。

培训包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件,既是培训标准,也是岗位操作规范,为TAFE学院各个课程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国家标准,成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指导手册、教师备课的指南和学生求学的向导。TAFE学院依据培训包提供的各种规范实施培训,可避免因不同的理解而发生偏差,保证培训达到质量标准。有了培训包,教师无须再去根据自己的认识考虑教什么,他们只需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基础和特点,思考如何有效地因材施教,达到质量要求。培训包将培训的所有要求和可能性都公告给了社会和学生,学生在信息明确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时机、路径,成就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说,标准化的培训包,奠定了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提高了它的质量标准,并获得了国际声誉。

(二)阶梯化的质量管理

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资格证书体系一般分为一级到四级,外加文凭和高级文凭共6个级别,学习阶梯划分十分清晰[2]。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需要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识、技能、态度,从事不同等级类型的工作,承担不同的责任。如通讯领域培训包的客户服务类部分包括从二级、三级、四级证书到服务主任文凭、服务管理高级文凭5个职业资格证书,涉及52个能力标准单元;通讯技术类部分包括13个职业资格证书,下含146个能力标准单元。学生可以根据整个通讯领域多岗位、多层次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根据转岗和晋升的需要终身学习提高。获得高级文凭的学生可以入合作的大学修读本科,免修1―2年的课程。如西南悉尼学院与卧龙岗大学(Wollongang University)合作,很多课程可以与该大学学位课程实现学分减免和课程衔接。通过逐级递升、学分转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历提升、学分积累以及在某专业领域持续提升技能水平的立交桥式的教育和培训平台,贯通终身学习渠道。

之所以建立标准化和阶梯化的培训质量体系,是因为:一是员工流动性强,需要不断培训新员工,使他们达到共同的服务质量标准,让顾客体验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二是产业变化快,需要持续发展员工技能,不断改善生产和服务能力,不断共享新的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工作水准。正是得力于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TAFE学院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达到的“两个规范”作用:一个是对受教育者行为的规范,即受教育者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规范;另一个是对产品质量的规范,以掌握操作规程的员工保证产品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二、办学机制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

为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满足雇主与产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TAFE学院的办学机制十分灵活。

(一)办学定位灵活多样

为服务当地产业需求,不同的TAFE学院办学重点各异,同一学院的不同校区办学各有特色。如悉尼西南TAFE学院属下10个校区的管理模式都不一样,135个专业领域在各个校区由于所在社区产业重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布局。每个校区都根据本区域的社会需求选择不同的重点专业领域。如班克斯顿校区侧重经济管理、社区健康与服务、旅游管理,格兰维尼校区侧重工程制造与环境,威泽瑞・帕克校区(Wetherill Park)侧重自动化、航空、运输、物流、重型机械,尼德康泊校区(Lidcombe)侧重通讯技术和艺术设计,切姆派顿校区(Champelltown)侧重酒店与餐饮管理等。尽管采矿和农业是澳大利亚的重点产业,但班克斯顿校区因所在社区无相关产业,所以并不开设采矿和农产类课程。

(二)招生灵活多样

TAFE学院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着力提高从业人员胜任岗位的技能,有效帮助劳动者就业转岗。基于此,TAFE“有教无类”面向全民开放,招生时没有年龄、学历、工种等门槛限制,既招收受完10年或12年教育的学生,又招收在职从业人员,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既可来TAFE学院进行严格的学历教育,又可作为转岗培训的熔炉,或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场所。不少学生既把TAFE学院作为技能训练的渠道,又作为进入大学的阶梯。TAFE学院在校生中,全日制学生占30%左右,非全日制学生占70%左右。学员年龄分布在14-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其中22岁以下占26%,50岁以上占10%,最大年龄85岁。

(三)学制灵活多样

TAFE学院课程以1-2年的证书和文凭课程为主,从一级证书、二级证书、三级证书、四级证书到文凭、高级文凭等至少有6种学制,也有几周、几个月到半年不等的短期培训课程计划。西南悉尼学院全日制设置有730多门课程计划,还有部分时间制课程计划。TAFE学院下联中学的职教课程,为中学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开展一、二级职业教育证书认证。一般学生学习3-40周职业教育课程可以获一级或二级证书;通过20-40周学习,获三级或四级证书;通过1-2年学习获得文凭(diploma),2-3年学习获高级文凭(Advanced diploma)。10年级学生,如不想读11、12年级,也可进入TAFE学院,经过相应时间学习,获得文凭。学生获得文凭后,能再转学到大学继续相关专业的学习,高级文凭证书可以免修约1/3的课程学分,一般在此基础上再学1―2年,可获得学士学位。通过“下联上挂”和多种学制,TAFE学院建立起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立交桥,为每个社会成员构建起终身教育进阶体系,便于社会成员实施“持续进修发展计划”[3]。

(四)学习过程灵活多样

在TAFE学院,学生来源复杂,基础各异,需求不同,学习过程可以因人而宜。如TAFE学院的“新学徒制”由雇主招聘,学徒、学院、雇主签署三方协议,学徒前三年每周工作4天,学习1天,其中第一年学习基本技能,领最低级别的学徒工资;第二年学习深一点的知识技能,工资级别增加;第三年学习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第四年,每周工作5天,由雇主考评,通过则按照程序颁发学历证书。

重型机械课程计划的学徒第一年采用每五周安排一周在TAFE学院学习,工作现场与学校交替。也有学生每周工作35―40小时,周三晚上到TAFE学院学习工程课程。第二年在TAFE集中学习2周拆装卡车引擎,直到装回后能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毛病算通过。第三年到TAFE学院训练更高级的操作,包括空调引擎等。卡车维修专业的学员,部件的维修考50分算通过,但刹车系统的维修作为最重要的学习领域,必须达到70分才算及格。当然,在学徒制外也提供12个月全日制的集中培训课程。

学员如果有相关的教育经历或已经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申请参加技能鉴定、能力展示、考核评估,通过后则可以免修相应证书中部分课程。有的也可以通过交一份简历、工作证明,做过什么工作的详细描述,学校采取直接与间接确认相结合,与学生面谈了解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能力。如果面谈测试确认学生已经具备相应能力,则可以直接通过该项能力测试,颁发相应等级证书。

(五)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TAFE学院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社会群体,提供社会变革和职业转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培训包虽然规定了能力及标准、获得的成果形式和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建议,但对培训包的应用、培训课程的开发,则比较灵活,每个学院对培训包建议的教学材料会灵活增减,为客户设计、开发、量身打造课程,如学生短缺技能鉴定与培训、在岗培训、本校培训、学习方法培训、中长短期培训、行业更新换代分析培训等[4]。

(六)教学方式与时空灵活多样

TAFE学院打造了一系列以技术和继续教育为特征、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课堂学习、现场学习、不同时间学习(选择白天或晚上到校学习)、利用CDROM等媒体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协议学习(学生与教师商量,哪些内容自修,哪些内容需要教师辅导,共同做出学习安排,残疾人甚至可以要求教师到家中辅导)等,对全日制、夜校制学生评估标准也不一样,基本上做到了从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设计教学模式的转变。

同一门课程,在不同校区轮番开设,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如儿童保护培训的幼儿伤害危险状况的鉴别和应对课程(2天)、案例管理导论(2天),从2011年的2月―6月,在悉尼市区、新州北部、新州东部、新州南部、猎人谷与中央海岸地区轮番开设,同一门课程在某一个区域一学期开设1―3次。学生可以就近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修读时间[5]。

(七)社会服务灵活多样

TAFE学院既承担政府部门拨款资助的培训任务,也面向社会开展各种培训与技术服务。如西南悉尼学院的工程制造与环境系开设的教育与培训项目有社区伙伴培训(Community Partnership)、雇主项目(Masters Program)、火星项目(Mars Program,帮助年轻人就业的学徒教育)、加速学徒项目(Accelerated Apprenticeship Program,面向资质优秀的年轻人)。同时,还为某公司开展员工技能水平鉴定,诊断员工欠缺的技能给予培训,开办员工三级证书培训班。当该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该系教师和工程师与公司一起工作,帮助公司发现、分析技术中的问题所在是热水器焊接方法的问题,然后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焊接方法培训,并承接该公司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标准的项目研制。

(八)教师聘任灵活多样

TAFE学院对不同专业领域教师学历要求不同,如会计要求教师必须至少具备学士学位,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只需汽车维修专业的四级证书,因为汽车维修专业没有大学学士学位。教管道工三级证书课程的,教师有四级管道工证书或文凭即可。TAFE学院60%―65%聘任短期合同制兼职教师,如西南悉尼学院聘任的4000多名教职工中,全职教师仅400多名,教辅后勤员工300多名,其它均为兼职。虽然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但有利于保障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不断优胜劣汰筛选教师。

三、培训模式具有实践性、行业性的特点

(一)重视实践能力培训

TAFE学院教学基本依据培训包,其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按工序和内容相关度排列组合成为能力单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传统体系的逻辑关系排列。所有这些能力及各种相关技能和知识都符合能力为本位的操作要求,都是任务驱动和操作行为导向的,而且一般都是可以直接向学员进行演示、操作的能力(部分知识和工作态度除外)。课程内容排序的过程性、可视性和实操性,有利于实现从以知识目标为中心的教学向基于能力的教学的转变。

TAFE学院课程设置以实用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主要是教学生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课程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技能,很少进行理论知识考试。这一点从课程名称也可见一斑。如旅游管理证书开设的课程有:“学习在服务业工作” (其中的内容包括“管理3人以上的排队顾客”,“前5秒印象”,“没问题”,“祝你今天愉快”,“5分钟内跟顾客打招呼”等)、“学习在赛马俱乐部工作”等。幼儿服务高级文凭开设的课程有:幼儿早期身体发育的培育、幼儿早期认知发展的培养、幼儿早期社会成长的培养、使用音乐强化幼儿的讲演和成长、为幼儿建立和维持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收集解读和运用有关幼儿的信息、提供经验支持幼儿的玩乐和学习、与家庭合作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照料、幼儿伤害危险状况的鉴别和应对等。

为提高实践能力,TAFE学院重视实习实训。餐饮证书课程要安排学生到游艇、度假中心、酒吧、、咖啡店等场所实习,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酒店管理证书课程要求实习6周,每周1天,按照质量样板房间,学生要达到4个小时内摆设、打扫、整理好4个房间的速度和质量标准。赛马课程按照实际赛马时间安排上课时间,学生与员工一起工作,诸如赛马俱乐部的餐饮管理方法、活动赛事管理流程等课程就由赛马俱乐部高层管理者现场为学生授课。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每年要做1次行业问卷调查,做2个旅游展览,由学生布置展位、分发资料、推销产品,学生还要参与游船船票营销实习等。TAFE学院还规定,每班不超过24名学生,分2组上实训课,保证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2名,学生能2人一组操作设备。

为保障技能训练,政府和TAFE学院十分重视实训设备的投入,如卡车维修实训室有不同国家的新旧汽车发动机和刹车系统供学生实训,也有在温带、沙漠、热带等各种环境都行驶过的汽车样品供学生实训。为航空公司提供飞机维修技能培训的航空引擎实训室,包括了用于航空引擎的碳纤维冷藏室、固化室、打磨室、切割室等一整套高技术含量的实训设备,还包括有大小10多架飞机原型的维修实训室,为学生学习引擎、机身、通信、导航系统等的维修提供条件。

(二)重视与行业合作培训

TAFE学院办学以行业实际需求为导向,认为优质的教育需要与产业合作,与行业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在正式环境、真实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更有利于学生提高技能水平适应工作和获得晋升。TAFE学院每个系设一名行业协调员负责与行业联系所有合作事宜,一个系通常有10―20家合作伙伴,如旅游管理专业与赛马俱乐部等15家单位合作办学。合作单位也为TAFE提供培训设备,如诺基亚捐建的通讯实训室,丰田汽车捐建的丰田轻型汽车实训室等。

为及时、充分体现行业最新的技术要求,TAFE学院规定至少30%的课时应由兼职教师授课,所有的全职教师必须有5年以上行业经验和职业资格证书,其中2年以上行业经历要在获得学历后获得。全职教师每三年可以休一年保留工作资格的假,去行业自谋职业,但不在TAFE学院领工资。目前,80%的全职教师仍在相关行业兼职,所以可以提供给学生最新的方法和技术。为吸引兼职教师到TAFE学院任教,全职教师、兼职教师还执行不同的课酬标准,兼职教师为60澳元/课时,全职教师为45澳元/课时(普通职工20澳元/小时)。兼职教师大部分课程在网上教授,每周安排一天的时间来校上课,以每周20课时计,加上10小时备课时间,TAFE共付给兼职教师每周30个课时费,大约1800澳元,高于在行业工作的报酬。

通过开展以能力为本位的培训和与行业的全面合作,TAFE学院办学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满足了产业部门、行业协会和雇主对中、高级职业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Peter Roberts and other teachers’lectures for Hainan education Delegation,2010.12.

[2]AQF Handbook_2007&AQF Implementation Handbook. www.aqf.edu.au/Policies Publications/.

[3]Child protection training calendar 2011[EB/OL].省略munity.nsw.gov.au/.

[4]乔斯・米斯克.21世纪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83-88.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9篇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背景一是适用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确定,尤其长江三角经济区的经济腾飞,急需培养大批的从事建筑电气的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二是培养适用于我国加入WTO后需要技术过硬,又懂国际惯例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三是培养适应“数字城市”建设需要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四是培养适用于正确使用计算机工具直接为企业生产及管理服务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权威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我国未来的GDP的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与此相适应的建筑业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9%之间,今后15年内建筑业的总量将会逐年有所增加。江苏是建筑大省,位于全国第一位,职工总数269.8万人,占全省劳动力总数的7.4%,且遍布全国各地,还有为数不少的企业进行劳务输出.江苏全行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21.6万人,只占职业总数的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要实现由建筑大省变成建筑强省的目标,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南京市弱电公司、强电公司或专业公司不下于500家,企业年均需要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就达1500人左右。这类用人单位尤其弱电系统类工程公司认为高职高专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符合他们的要求,而且更倾向于使用高职高专类人才。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经过3一5年的实践和探索,制定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编写出一批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实训教材,建成1个院内工程实训中心(综合布线实训室、以D/以M实训室、建筑电气控制与PLC实训室、供配电实训室、智能建筑/,J、区实训室、楼宇设备及其控制实训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室)和3一10个院外实习基地;培养出2一3专业带头人和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完成2项院自选科研课题和1项企业委托科研课题。形成具有高职特色、学院特色、专业特色的学产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二)专业教学改革基本思路(1)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2)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一主线、二结合、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3)重新构建课程结构,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形成体系;(4)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起开放式的学产研结合教学体系;(5)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意识,建立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6)建立人才培养的考核与评价体系;(7)坚持“正德”、突出“三大能力培养”,逐步形成我院办学特色;(8)合理制定课外活动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9)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叫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树立教研先行的思想.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系列的工程基本训练,能从事现代化建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现代化建筑小区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运行维护,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设计、施工与调试,具有综合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基本复合型技能及管理能力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装修公司、建设监理部门、设备安装施工公司、楼宇弱电系统集成(含消防系统)公司、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计算机网络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大型企业、造价咨询公司、电梯公司、楼宇设备生产单位等部门从事现代化楼宇自动化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二)知识结构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懂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哲学、科学、艺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21世纪发展趋势,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了解创新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创新的工具和手段.掌握一门外国语.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3.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房屋构造、制图、计算机等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变配电、照明、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以)、通讯自动化(以)等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施工组织、工程造价编制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建筑法规,标准和规范方面的一般知识。了解建筑工程有关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

4.相邻学科知识了解建筑给排水设备、暖通设备、安装施工机械的一般知识.了解工程管理、建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1)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2)具有“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设备性能、型号的选择和设备性能检测能力;(3)具有“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设计、施工的能力;(4)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施工图预算、决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施工索赔的能力;(5)具有理解、审核“强电”系统和“弱电”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的能力,具有组织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能力;(6)具有分析解决施工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有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7)具有从事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8)具有从事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2.其他能力(1)具有利用文献、计算机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一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能力;(3)具有较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4)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3.专业技能证书要求(1)普通高校计算机一级证书;(2)高等学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证书;(3)至少一个岗位的岗位资格证书.(Autocad能力证书、综合布线证书、弱电系统系列证书、安装造价证书、安装电工证书、电梯操作证书或安装维护证书)

(四)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包括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以及意志、品质、生理、心理、体能等;职业素质:包括刻苦钻研业务、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四.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汗出上,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按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组织课程体系和内容.

1.必修课由公共课体系和职业技能课组成,部分主千职业技能课实行课程综合化(如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到建筑电气消防、楼宇设备拉制自动化、安防监控等职业技能课程中),并把计算机应用渗透到职业技能课教学中,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选修课由限选课和任选课组成,限选课保证了对行业知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加强,任选课是供学生选学,使培养计划刚柔结合,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任选课中开设了向计算机技术渗透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课程.

3.把专业课程适当提前进行,第一学期就安排认识实习,开设建筑识图与构造职业技能课,第二学期开设建筑Auto以D和建筑工程绘图实训等打破了原来基础课、职业技能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的三段式模式.

4.降低电工(电路、模电和数电)三门职业基汗出课的教学难度系数.如条件允许,减少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时数,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现象体验乐趣,自觉探究其原理,解决教与学都困难的矛盾.考虑到“专转本”学生,暂不大幅度地压缩这三门课的教学量、知识点.待到学制改革之时,这三门课将合并成一门课一电工技术基声出。5.进一步细化职业技能课,如安防监控与有线电视、智能小区与公共广播细化为相对独立的四门职业技能课。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组成,使学生受到全面的工程训练。

2.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是理论与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

3.利用较长的集中实践时间,让学生进行顶岗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巩固所学知识,获得真正的工作体验,积累工作经验。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实训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科技含量,使之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充实综合布线实训室、以D/以M实训室(工程绘图实训、造价编制实训)、电气控制与PLC实训室。建设供配电实训室、智能建筑(小区)实训室、楼宇设备及其控制实训室、安装工艺实训室.与工程造价专业共建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室.与工程造价专业、数拉技术专业共建模型制作实训室.利用院内其他专业的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网络通讯实训室、数据库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等;院外电机与施动实训室等.加快专业产业化步伐,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依靠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优势,成立建筑电气工程所(室、公司)、工程造价咨询所(室、公司),使之成为高水平的校内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力争在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检测、造价咨询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我院的科研特色,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通讯实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8-0055-03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指出了一些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任务与措施,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引发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的浪潮。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有之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一种类型,其实施的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突出表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实、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的专才基础之上的通才教育”[1]。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和重视以能力培养的考核方法改革,关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个体主动的个性化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除了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过程高度关注与社会需求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包括“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概念。创新教育侧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付诸实践,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创新的事业,更强调行动方面的创造[2]。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辩证统一的整体,强调的是“知行统一”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的是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与素质的生成,而这正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有之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能够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的转型,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办学功能、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等要素都需要转型。实现平稳转型,将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自身的长远发展以及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力度。然而在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有实践经验和高技能等级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开放办学程度不高等,难以支撑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促进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的转型。

二、山东英才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

与实践

山东英才学院自升本以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明确定位、制定规划、不断改革,确立了“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文化素养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组成的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岗位技术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为重点,构建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素质拓展四大模块组成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各个环节,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产教融合、能力导向、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制度引领、条件保障、能力为重、应用为先、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重新梳理实现培养目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适合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模式;修订完善适合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搭建能力训练平台,为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不断优化课程知识体系,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专家讲座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校自2004年开始便开设了创新创业指导课,作为学生必修课,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38学时,2个课程学分,分别在第二、第五学期开设。引进超星泛雅“创业创新领导力”、“创业精神与实践”等在线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选修。开设了“创造发明”等选修课,为有创新创业兴趣和意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每年邀请优秀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人力资源专家和创业典型走进校园、走上论坛,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讲授创新创业知识,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同时将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并嵌入专业教育课程中,依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群,形成大一至大四“层次分明,四年不断线”,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职业素养、职场能力、职业能力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六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1)课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由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开放实验室等组成。学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扩大实验(实训)室开放范围,规定开放实验项目,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申请认定创新实践学分,激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重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平台。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实践平台,实现协同育人。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建立80余个本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知名企业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如山东万声通讯实业有限公司与市场营销专业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采取“校中企”模式管理和运营,由企业委派技术和管理人员驻校,一方面合作开发实训课程、编写实训教材、承担呼叫实训项目;另一方面对外承接企业服务外包业务,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直接感受企业文化、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此外,还与企业共建创业学院,如成立电商创业学院、秦工国际跨境电商学院等,搭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切实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3)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有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建立了“山东英才・特星连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创业指导教师,从项目引进、配套设施、创业培训到装修开业,学校全面实施“创业一条龙服务”,让学生零投入享受自主创业全过程,构建起了集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导师辅导、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

3.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为载体,强化大学生专项能力训练。学校实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将科研创新训练、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利发明、社会实践等全部纳入该工程。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增加“创新学分”或“个性化教育学分”,安排在第2―7学期分散进行,要求和鼓励学生通过选择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至少获得8学分以上的创新学分,多出的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或其他选修学分。通过该工程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制定了《山东英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管理办法》、《山东英才学院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山东英才学院学生技能大赛组织管理及奖励办法》等文件。

4.校企共建行业学院,推进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行业学院,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专业教师队伍、共同搭建实训平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使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学校与中兴通讯集团联合成立了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双方共投入1500万元,混编教师队伍,营造职业场景,共同培养通信工程和云计算两个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与富达装饰工程公司成立“英才・富达装饰学院”,组建了“富达装饰工程班”,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与漱玉平民医药集团合作成立了“漱玉平民药学院”,组建英才・漱玉平民“店长班”、“药学班”、“营销班”,共建实习实训室――模拟药房;与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安信园艺学院”,改善学生校外实习条件,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LG浪潮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共建“英才・LG浪潮创业学院”,通过线上线下创业、服务地方企业等形式实现深度校企合作,搭建起一个面向学生的网络创业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

5.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联动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与管理体系。为理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的管理体系,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处、学工部、科研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各个部门既合作,工作上又有所侧重。其中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科技竞赛、专利发明由教务处牵头,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由科研处牵头,社会实践由学生处(团委)牵头,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由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处牵头,均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制度。

学校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建立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委员会――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办公室――毕业班辅导员”“双重三级”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

(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成效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2011年,被省人社厅、教育厅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12年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全国“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两项称号。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彰显特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构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海信集团合作共建 “海信班”,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机械学院联合成立教学部,双方互派师资构成高水平教学团队,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校企协同培养共同体,旨在培养面向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土木工程专业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3+1”模式,与企业合作组建校企合作办学实验班,即学生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时间累计3年,企业实践实习时间累计1年,合作开展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构建土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以人为本、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核心课程+方向模块+职业平台”的课程体系,独创了 “幼儿英语教学法”,建立了校、园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提出“三能”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旨在培养“能应用、能创新、能创业”的“三能”物流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构建了“整合知识的认知能力+操作实践的应用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三位一体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建了“一种模式,两个平台”集成创新的教学体系、以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平台为基础的“交叉递进多层次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2.学生获奖成果较为突出。(1)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方面,近三年山东英才学院学生共获得80余项部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2)在科技竞赛方面,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省赛金奖。(3)在社会实践方面,近三年,有10支团队获得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10名教师被评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14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学生,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4)在专利发明方面,学生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53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毕业生顾业栋在校期间获得2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专利无偿捐献给其他国家,收到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元首的感谢信。

此外,山东英才学院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较高,例如济南校友会中,40%以上的校友都是创业者的代表。毕业生张文清创办幼儿英语培训学校,5年内设立11家分校,获得济南市“赢动泉城”创业大赛“创业使者”奖;毕业生张保松创办了“正泰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在全省设立了8家分公司,安置了1400余人就业,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二届“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

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学生创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与专业教育没有紧密融合;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匮乏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继续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 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

上一篇:财务实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会计实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