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实用及审美探讨

时间:2022-10-10 01:50:15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实用及审美探讨

(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改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状况,高等教育的主体思想逐渐趋于经济化和实用化,正确的思想引导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为了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是与审美教育相关联的,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审美观念;语文教学;经济化;实用化

语文教学是富有文化内涵,有情感的学科,审美教育在语言文学中起主导作用。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体现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一、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1.语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将来都是与企业和社会经济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出社会之前,为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就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有安分工作,吃苦耐劳的优秀品德,对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课程。

2.塑造健全的人格。职业学校学的语文教材,都是讲究实用性和技术性,主要促进学生能调节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的完善。《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表达作者超脱世俗及深县逆境是能自我调节,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文章主要体现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从容乐观,及时的自我调节,以达到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审美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应用

1.通过课本分析鉴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文章透析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及想象力,美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形象,特别是具有影响力,能反映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具有感动人的艺术魅力,触景生情,表达言外之意,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2.语文教育中对审美的挖掘。语言是表达信息量的载体,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是文章表现美的精髓。语言文学要求内容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的反应客观事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要大胆的想象,发挥文学底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依靠语言来传达信息的,有了审美化的语言教学,才能形象、生动的开启学生的语言文学之路,所以有情感的教学才是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不仅要突出自己的情感,也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感染力,这就需要教师对整篇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语言,教师表达的情感应与文学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一致,不同的文学作品表达不一样的情感,有汹涌澎湃的,也有凄凉缠绵的,所以学生对作品的感悟、感知是至关重要的。

3.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会读、会说、会听、会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审美教育是让学生能主动的去读、去写、去听,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要尊重老师的态度,使老师和学生能朝审美的方向发展,使老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也能在人格、情操方面有一定的升华,当然,老师在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也应带有和蔼、鼓励性的态度去听,使师生能互听,互相欣赏。“说”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表达情意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说的动听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越听越有趣。语言文学是传达心灵美的表现,教师应通过美的语言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学习中营造一个美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掌握美的语言。同样,精读课文,也能从文学中体会大自然的自然美、文学艺术的艺术美等。

三、语文教学的审美探讨

1.教学的语言美。小学的语文教材都是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生动、有趣的文学功底来展现作品的美,课文中的短文都是语言文学的精品,有的形象生动、有韵律、有的激情慷慨、洋溢着对美的追求,无不闪烁着对美的光芒。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悟书中所表达的情意,从而品味语言所带来的乐趣。

2.教学的情感美。为了使文章生动,有趣,作者以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向往、追求及不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把握作者的内涵,并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使学生能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中,获得启发。老师也应引导学生仔细琢磨作者的言行举,通过比较,运用判断的方法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寻找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及目的,从而揣摩人物的形象和心灵。

3.对整篇课文的鉴赏。小学的语文教材,多数以形象生动的优美语句,、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感人肺腑的抒情语言组成。大自然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等在作者的妙笔之下丰富多彩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有“会览当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但是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是作者心中意象的凝聚,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客观事物的描述相结合形成的一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体现。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这类文章,就需要学生多读,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有感情的传达出来,美读不仅可以了解作者说什么,也可以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所以有感情的朗读,是审美的重要渠道。

4.学会在学习中创造美。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美不仅可以抓住人物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鼓动学生大胆的发挥与想象,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作者所表现的美时,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利的创造美的活动,例如,表演、写作等,这既是一种对美的延伸,也是欣赏,创造美的活动。

四、结束语

清楚认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的走向,才能让语文教学能正确的、稳定的发展下去。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审美的教育,生动形象的展现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意境、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能很快的走进作者的情感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启发,同时在审美的教育中获取知识,陶怡情操。实施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能更好的塑造形象,净化人物的心灵,有利于学生人格魅力不得提升,使学生能提高对事物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杨昕蔚.高职语文教育问题调查与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潘静.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新走向分析[J].时代教育,2013,01:150.

[3]第一章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理念[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176.

上一篇: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