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乱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2-10-10 01:38:39

【摘 要】紊乱型依恋儿童经常表现出不一致的矛盾的行为,成因较为复杂。其紊乱的依恋风格将对其社会性发展及适应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探索其形成原因,有利于找到恰当的预防措施及矫治方案。婴儿自身特点、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表现特征、母亲精神健康、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都对形成紊乱型依恋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紊乱型依恋;行为指针;成因;社会经济地位

依恋是指儿童(特别是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之间所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连联结。Main 等提出紊乱型依恋,也被称为混乱的依恋、混乱/无法定向型依恋。

紊乱型依恋的儿童人数不多,大约只有5%―10%的儿童属于这个类型(O’Connor,Sigman,& Brill,1987;Mayseless,1996)。紊乱型依恋风格的儿童通常表现出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行为。当母亲离开后回来时,他们会跑到母亲身边,却不看她,或最初显得很平静,后来却爆发出愤怒的哭泣。与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在陌生情境中行为杂乱无章。他们的行为难以理解,经常表现出具有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三类型儿童的混合特点。有研究表明紊乱型儿童在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得分都较高。

婴儿自身特点、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表现特征、母亲精神健康、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都对形成紊乱型依恋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婴儿自身特点

婴儿最初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制约了看护者与婴儿相互作用的模式,从而影响婴儿依恋风格的形成。Kagan 提出了气质假说:婴儿的依恋行为反应的是婴儿自己的气质。研究发现,婴儿易表达消极情感的气质维度会影响母婴互动的质量。有研究表明,气质和依恋安全感之间没有稳定直接的关系[2]。气质虽不是依恋类型的决定因素,但儿童气质会影响到养育行为和儿童依恋行为的表达及其强度。

对婴儿的其他特征研究发现,低体重婴儿行动迟缓、易激惹等特征使抚养者疏远了他们,并采取不敏感的抚养方式,因而这些婴儿比其他婴儿形成紊乱型依恋的可能性更大。除此之外,早产、发育迟缓、慢性疾病、畸形也会成为紊乱型依恋的诱因。

二、 父母的抚养方式

(一)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的表现特征

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婴儿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相关,父代的依恋模式对子代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预测性。Fonagy和Steel等(1991)研究发现,在AAI中被评定为不安全依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模式。JosePh(2004)研究发现,母亲的依恋类型无论是类别上还是维度上,都可以预测女儿的依恋类型。此外,父母依恋的回避维度是女儿依恋最有力的预测变量,母亲的回避分数越高,女儿的回避也越高。

(二)母亲的精神健康

母亲的抑郁和精神障碍能明显地预测婴儿的紊乱型依恋,而且母亲的精神病史也和紊乱依恋有着较高的相关。患有抑郁症的母亲,通常焦虑、沮丧、易怒, 对孩子消极的观点多, 批评多, 并且抚养的一致性、敏感性、警觉性比非抑郁母亲要差,因此对儿童的看护不连贯,不规律,致使儿童情感矛盾,行为混乱。当孩子长期受母亲抑郁情绪的影响, 自身产生抑郁或难过时就会产生混乱的亲近、抗拒和回避行为,成为了诱发儿童发展成紊乱型依恋的原因。

三、家庭环境

有研究表明,母亲对婚姻的满意度与婴儿依恋的安全性成正比。[5]婚姻质量既可能通过影响母亲的依恋工作模型间接影响母亲对女子看护的敏感性,也可通过影响父母双方的心理状态和应激水平, 进而影响父母和子女的互动过程。儿童如果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虐待,会促使儿童形成消极的自我和他人表征,被虐待儿童会担心失去少有的爱,于是更加小心地维护与父母的关系,与父母之间出现角色颠倒现象,导致紊乱型依恋风格的形成。

四、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某个人工作经历和个体或家庭基于收入、教育和职业等因素相对于其他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总体衡量。混乱型儿童的母亲一般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低,抚养压力较大,因此她们一般对儿童严厉、应答性低、教育要求不连贯。家庭压力模型认为, 家庭内部的贫困或经济损失通过增加父母的压力、父母对精神疾患的易感性以及负面的教养行为间接导致儿童的异常行为。Yoder等( 2005)发现,[6]家庭经济压力与父母的抑郁症状有关, 进而与父母的敌意行为以及身体虐待有关。Mistry等( 2002)发现 , 较低水平的经济幸福与感知到较高的经济压力通过对父母的心理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来间接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

据现有研究来看,紊乱型依恋风格的婴在四种依恋风格中所占比例不大,但随着紊乱型依恋风格的婴儿的成长,其紊乱的依恋风格将对其社会性发展及适应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对紊乱型依恋,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来自于母亲的教养方式中的不良方式,对父亲或其他照看者的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丘永华.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科学 2010 33(2):318-320

[2]Ross A T.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ume). John Wiley & Sons Inc,2006:55-56.

[3]陈琳,桑标 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心理科学进展,2005 13(3):267―275

[4]钟鑫琪, 刘建安, 李秀红. 儿童与母亲的交往及依恋[ J] . 华南预防医学, 2004, 30( 1) .24-28

[5]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年9月第19卷第9期 806-820

作者简介:郭馨忆(1990.7―),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2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性发展与辅导。

上一篇:浅谈当代字体设计教学的改革 下一篇:浅析歌唱呼吸与气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