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10-10 01:26:24

光影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文章从标志的概念和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指出光影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存在的意义,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暗示和象征。列举亲身经历的设计和现有知名品牌的标志作品加以阐述研究,分析了光影的运用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视觉效应和视觉认知,对于增强现代标志乃至品牌的理念传播、文化塑造和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标志设计 光影 表现 运用

检 索:.cn

随着社会经济、印刷技术和高新媒介的不断发展,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各个企业都在逐步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针对自身品牌设计出一个优秀的标志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或企业的影响力,进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核心价值。标志设计传递着相应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引导和影响广大受众,达到相应的品牌效应。标志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表现形式。光影表现形式在标志设计中,对于增强标志辨识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往往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视觉感受。不同的设计者对于光影的不同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如何通过简单的光影变幻增加标志的价值体现,是多数设计者们所不断追求的。

一、标志设计

(一)标志的概念

标志英文俗称LOGO,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物,完整意义上包含了图形、文字和色彩,三者组合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视觉符号,是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标志对于某种事物特征进行表现,以图形或者文字作为基本的组成方式和直观语言,高度概括了诉求对象的精神理念和本质特性,具有单纯、显著和易识别的特点,能够快速的被人们铭记。标志通过简练的图形表现出一定精神内涵,具有一定的表现意义,差异性的标志设计能为产品或者企业传达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

(二)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是一种主观创造意识强烈的图形艺术设计,拥有独特的艺术设计规律而有别于其它图形艺术,利用一切视觉传达传播手段高效、统一的将产品或者企业理念展现在世人面前。标志设计通过一定的构成原理对图形进行组和构造,构思巧妙、表意精准,将产品或者企业与其之间的本质联系表现出来,符合广大受众的基本审美意识和直观接受能力。标志设计具有一定的苛刻性,在尽情设计的同时,我们要学会接受客体的限制和利用限制、发挥限制,并充分考虑传播过程和传播媒介的实现可行性。标志设计要求设计者们要不断发挥创造思维和艺术修养,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才能设计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标志。

(三)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符号,以图形或文字作为媒介,赋予相应的精神内涵,从而达到宣传目的。标志设计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到象形符号,再到印章,直至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标志,这些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标志作为产品或企业的理念象征,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其作为特定社会现实下的表现,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特征,有较强的功能性,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流传性。我们可以从设计变化中分析出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标志设计逐步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首先是结构上的变化。由原先较为复杂繁重的设计逐步转换为简洁、单纯的设计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更加容易被人们所认知和铭记,简洁大方却不失文化内涵。

2.其次是形态上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静态表现形式,到动态表现形式,这种形态上的变化反映了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由原来呆板的表现形式向充满活力的表现形式转变,使得标志设计更加人性化。

3.再者是表现形式的变化。由原来的平面二维空间逐步转换为立体的三维空间,这种立体的三维空间画面,使设计出来的标志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更加直观的视觉形象。人们对于标志的追求已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了,同时开始追求更为高端的视觉享受,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标志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正是这种新的社会需求,不断推动着标志设计的进步。

二、光影表现

(一)光的意义

人类对于光的感知是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自此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为人类正常的生活活动提供正常保障。人类对于光有着一种天生的喜爱,认为光是希望的象征,是自然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影的意义

既然有了光,那么就一定会有影,影是随着光的出现而出现的,当不透明的物体将光挡住时就形成了影。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与影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对于阴影,每个人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影是代表神秘,有人认为影是暗藏力量,人们赐予影无限的含义。

(三)光影

光影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视觉语言,有着强烈的视觉表现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空间所表现出来的光影状态进行较为巧妙的组接,将光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表现形式融入到标志设计中,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享受。这种带有一定趣味的标志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观赏者的注意,达到其信息传递的目的,同时通过设计中对于带有光彩的光影运用,可以使得标志更加具有空间感和时代感,对于提升标志感染力具有较强的作用。

影因光而生,只有有了光的照耀才会有着影的形态。在光的不断变化下,各个事物呈现出不同的光影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光影变化就可以展现出标志的不同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光影变换所表现出的商业价值已经远远超出其原本的意义。无数的标志设计者利用光影的变化设计出许多经典标志,使得人们对于光影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光影表现出来的心理象征

利用光影进行标志设计,能够表现出一定的象征意义,设计者通过对于不同的色彩、技术、介质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价值,带给人们各不相同的艺术体验。同时,标志设计中表现出来的光影效果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里象征,赋予标志设计独特的意义。

三、光影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光影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拥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的设计者对于光影的不同运用,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良好的光影运用可以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光影被大量的运用于现代标志的设计中,是众多标志设计者所青睐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光影与标志设计相结合,给标志带来的视觉感受是意想不到的。为了增强标志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要传达的精神和内涵变得更有感召力,在设计中对于光影的运用主要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一)光影能增强标志的视觉冲击力

有光就有影,有了光线的变化就能够将光影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影子作为实物的投影表现,与实物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通过影子对于实物的扩大,使得实物所表现出来的韵律感不断加强;通过对于实物欣赏角度的变化,可以让人们发现实物变现出的不同于常规的美,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体验。

品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标志设计元素是“品”字、保险箱、指针和钻石等。首先从不同光影角度区分出“品”字的三个口,同时形象直观地勾勒出了保险箱特有三个面的立体形态,中间巧妙地融合进了一个精美的指针;形体组织上大下小,底下显现出事物特有的影子,增强了灵动的态势。整体标志设计运用了光影的表现形式,聚光点在标志的正中间,以之形成底下弱小的影子,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了整个庞大的身躯。明度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宛如一颗璀璨的钻石,闪亮耀眼,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图1)

耐克标志的后期应用设计也运用强烈的光影效果,在原有标志图形的基础上,在图形周围加上火焰光影,营造出一种燃烧奔腾的感觉,整个标志简洁大方,充满激情和活力,给人一种动态的视觉享受,增强了整个标志的视觉冲击力。(图2)

(二)光影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虽然标志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图形符号,但是其设计的过程却是十分漫长的,对于光影的运用需要通过设计者不断的实验以及分析,最终才能够得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让人百看不厌,增强人们愉悦和情绪等视觉认知,推动标志所要起到的作用,从而扩大标志所代表的产品或者企业的影响力。

福建省雕塑展的标志设计,以福建的两个拼音首字母“FJ”为设计元素,运用上下两个方向的光源进行光影变换,加上矛盾空间的艺术处理,使得整个标志设计即突出雕塑的特性,又从上或者从下都可以看出一个同样的标志形象,增加了多个视角的想象空间和和观赏兴趣,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图3)

(三)光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文化内涵

品牌标志为了适应时代行业特征和不断更新的传播媒介,就需要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根据发展现状进行不断升级。光影的运用可以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不同质感,更深层次的诠释着某种品牌的经营理念和行业特征。

苹果公司在每次推出新成品、新技术时都会不同的标志形象,是品牌核心价值的每一次体现。今年3月会又推出了一个晕染渐变的彩色形象,带给我们变化莫测的视觉效果,暗意其新产品使用了最新高分辨率视网膜屏的技术。观其15年来品牌标志形象的发展历程,都运用了光影的表现手法,象征着每一次高新技术的变革,诠释苹果公司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永远都要引领行业朝着最新科技发展,次次提升了它的品牌文化内涵。(图4)

结语

将光影的表现形式融入到现代标志设计之中,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运用可以塑造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并赋予人们一定的心理暗示和象征,从而增强人们对标志形态的视觉认知,强化了产品或企业的发展定位和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文庆:《标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包装工程》,2010(14)。

2 商荣华、马海元:《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标志设计之路》,《现代装饰(理论)》,2011(5)。

3 黄有柱:《论设计艺术的意象特征及表现形态》,《装饰》,2002(11)。

4 朱琪颖:《论现代标志设计的传统文化艺术继承》,《包装工程》,2007(3)。

5 张锦华:《标志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6 (英)斯通斯 著,杨茂林 译:《非常规标志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7 石增泉:《标志设计分析与应用》,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8 (美)洛克伍德 著,李翠荣、李永春 译:《设计思维:整合创新、用户体验与品牌价值》,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上一篇:张瑞霖:在黑暗中对话心灵 下一篇:杜维明:追求意义比追求成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