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探索,灵魂的超越

时间:2022-10-10 11:22:46

【前言】痛苦的探索,灵魂的超越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贝娄作品中,知识分子备受孤独的煎熬,这种孤独不光是指他们离群索居的形体孤独,同样也暗示着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孤独,他们的迷茫和心灵的苦闷。知识分子的孤独,既源于他们普遍存在的敏感孤僻的性格,也源于他们特有的不同于街头市民的身份和对社会的责任。这些形...

痛苦的探索,灵魂的超越

[摘 要]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以开放的现代观念和精湛的艺术之笔,以自己对美国社会的深入理解和冷静思考,塑造了一批精神空虚的孤独者、痛苦迷茫的困惑者、“晃来晃去的”探索者、救赎灵魂的超越者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以贝娄的部分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笔下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特征,分析知识分子探索者们深沉的文化意味和美学品格。希望通过研究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他们的心路历程,能给当今中国的学术界带来思考。

[关键词] 索尔•贝娄;探索;救赎

透过贝娄的作品,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对于所有的现代人而言,拯救我们的是我们自己,你无力改变喧嚣的世界,但你可以保持平静的内心,那么你同样可以得到精神的最终救赎,灵魂的超越。

一、精神空虚的孤独者

孤独是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境遇。在《雨王汉德森》中,出身名门望族的百万富翁汉德森也难逃孤独的命运。婚姻的失败,父亲的不宽恕,与房客的不愉快,儿子的离开,朋友的冷漠,生活在这样糟糕的人际关系下,无人理解,无人关怀,汉德森怎么能不孤独。虽然腰缠万贯,在心路的历程上,他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孤独者,精神空虚,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赫索格》中,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大学历史教授,但在美国社会剧烈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两次婚姻的失败,女儿们的离去,兄弟们的不理解,朋友的背叛,使赫索格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一个忘恩不效的儿子,一个糟糕无能的丈夫,一个失职讨厌的父亲,一个对国家漠不关心的公民,一个自高自大的利己主义者。他被无情地抛弃在繁华但却寂寞的世界中。

在贝娄作品中,知识分子备受孤独的煎熬,这种孤独不光是指他们离群索居的形体孤独,同样也暗示着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孤独,他们的迷茫和心灵的苦闷。知识分子的孤独,既源于他们普遍存在的敏感孤僻的性格,也源于他们特有的不同于街头市民的身份和对社会的责任。这些形象正是索尔•贝娄对现代文化态度的写照,贝娄对文化虚无主义持否定态度。贝娄不赞成“作家们常常不假思索地嘲弄当代生活”。他拒绝汇入这种过度自我哀怜和时髦的否定主义潮流,他认为作家应该描写那些需要为自己解除情感和思想之痛而苦苦挣扎的个体。因此,尽管贝娄赋予这些知识分子以孤独,但他们并没有在孤独中沉沦。展示孤独,是为了走出孤独,战胜孤独。

二、痛苦迷茫的困惑者

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常常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与亲人不和,同朋友作对,是他人之过?是自己之误?孤独的知识分子在生活中煎熬于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中;在事业上迷茫在何去何从的徘徊犹豫中;在信念上困惑于对友谊的价值、生活的目的等的怀疑中。是知识分子难以融合到世界之中,还是周围世界难以接受知识分子,难以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难以苟同他们的与众不同?“在美国,做一个知识分子常常意味陷入个人的天地之中,怀着因自己的理性什么也不能造就的羞辱感觉和痛苦思索。” 贝娄的解释引导我们解读痛苦迷茫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形象。

《勿失良辰》的主人公威尔汉姆人至中年,是个重感情、讲信义、极具才能、光明磊落的男人。而造化弄人,他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屡遭挫折。他遭人排挤被迫离开自己珍爱如命的公司。他渴望得到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不料却换来父亲的谩骂与侮辱。威尔汉姆被父亲的奇谈怪论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终日郁郁寡欢,失魂落魄。他幻想父子真情,而父亲偏偏是唯钱为是的拜金者。威尔汉姆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铜臭世界中痛苦地求索着,苦苦寻觅着自己的另类世界。而在机器控制,金钱支配,工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金钱的烙印已模糊了人们的良知,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已被金钱剥蚀得荡然无存,剩下的仅仅是一具具行尸走肉。加之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正加速着传统道德的沦丧,痛苦迷茫的威尔汉姆不禁问:路在何方?

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他们自负地维持着自己的特殊身份,他们想身体力行地维护社会道德标准,他们鄙弃市井的庸俗,他们想身先士卒,独树一帜,成为改革的先锋,但是他们这种特殊的身份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被颠覆了,在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潮流中,知识分子也逐渐被同化,他们的身份受到质疑,他们的地位遭到剥夺,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他们失去了自我,因此也曾想人云亦云,以融入大家公认的合理的境地。实际上,他们越是想改变自己,越是想和其他人一样合情合理,就显得越来越古怪。

三、“晃来晃去的”探索者

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虽然也执著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但他们和传统的英雄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传统的英雄以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最终的失败、毁灭留下的是一种悲剧的崇高美感,而贝娄主人公留下的却是带有滑稽色彩的悖谬。他们既做不了彻彻底底的“局外人”,也不肯认同当下这个堕落的社会,于是就只能成为“晃来晃去的人”(贝娄同名小说),在不断地寻求和逃离中苦苦挣扎,不息地探索。

在《晃来晃去的人》中,主人公约瑟夫是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他在整日的无所事事中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生活的目的,并发现自己与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他痛感“我们所追求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我们所期待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得到的世界”。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成了一个“晃来晃去的人”。但是,约瑟夫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坚信时代的混乱只是暂时的和不可避免的。对约瑟夫而言,忍受苦难是超越现实,实现更高人性境界的途径。他穿着时代的服装却更加关注“内心世界的不同”,因为只有这种不同才是“本质的”。约瑟夫说:“我并不完全明了这种冲动,但我觉得它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纯粹的自由。”显然,在战争的丑陋现实面前,约瑟夫正在努力探寻着生命能够继续存在的理由。

在《文明而未开化的读者》中,贝娄写道:“即使在最为困窘的情况下,依然有一条打开着的通向灵魂的通道。这条通道也许不容易找到……然而它始终都在那儿,我们的义务是使它保持畅通,从而进入我们灵魂的最深处――在那里,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级的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做出最后的审判并且把一切都安排好”。贝娄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们,不为衣食住行发愁,孤寂的是心灵,创痛的是精神。他们为精神空虚而烦恼,为没有实现的远大志向而不安。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这种不安和厌烦是伴随着生存的必然,但他们并不甘于接受这样一种命运,于是他们不断地寻求和逃离,这实则是他们选择的一种反抗的方式,他们选择孤独,用孤独掩盖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用独自深思来捍卫他们的尊严和追求,来探索人生的价值。

四、解脱心灵的救赎者

“心灵的漂泊需要依止之所,精神的流浪也毕竟需要回归。回归是个体生存价值的还原,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知识分子最终还是要融入世界,重拾做人的本领,取得自我的价值,赢得人生的尊严,重塑形象,救赎心灵。

在《晃来晃去的人》中,约瑟夫最终横下心来入伍,接受人生新的洗礼。通过心灵对话,他认识到死亡是人类的必然归宿。生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是一种使命;生命的意义在于完成上帝交给的礼物,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因此,他决定放弃自己所谓的自由,投入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做一个有用的人。这看似放弃自由,实际上是对自由的争取,是对自己心灵的解脱。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也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圈子。他意识到伊娃不仅仅是自己的妻子,更重要的是,她也有自己独立的兴趣、爱好、追求和自由。他需要尊重她,接受她。约瑟夫最终和妻子、亲戚达成了和解。在空间上,他的日记以把自己锁在狭小的房间里,封闭交往,疏远世界开始,以投入到社会大自然广阔的怀抱收笔;在时间上,他的日记开始于寒冬腊月,结束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这预示着他心灵的冰川已经解冻,随之而来的是绿色,是复苏,是希望。

在《雨王汉德森》中,汉德森的非洲之行,消除了长期郁积在他心灵里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绝望。他断然决定结束流浪,回家,回到他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中。在他心里,家庭变温暖了,他的心复活了,他找回了自我,有了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他不再厌恶周围的人,一点一点将自己融入周围的世界。他喜欢上了飞机上遇到的孤儿,关心他,爱护他,陪伴他。他要卖掉猪,表明他要同猪一般的生活决裂,开始正常的人生。他选择行医去造福人类,以爱和为大众服务来解除自己的精神危机。“我要”的答案在于我要活下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汉德森在重返美国途中经过了纽芬兰,预示着他找到了自己新的精神家园。冰天雪地里,从心灵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汉德森抱着他刚遇到的孤儿奔跑着,跳跃着,庆贺自己的新生。经过原始的非洲大陆的流浪,经过心灵的炼狱和痛苦的探索,汉德森终于以空虚起步,以充实结束。

五、结 语

贝娄型知识分子是一种结合体,这些知识分子大多经历着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艰苦探索历程,而且比别人走得更为辛苦,因为知识分子在前进的道路上背负了太重的行囊,他们表现的是心灵的创痛与精神的空虚,隐藏的是思想者的困惑与压力。正如他所言,社会对知识分子期待过多,他们“被要求形成一种先知般的品格。”因为社会责任对现代知识分子而言显然过于沉重,而知识分子也是社会的普通成员,他们也有缺点,他们敏锐也喜欢反思,他们又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的无助,也因此要承受更多心灵的折磨。正因为他们的多重特性,他们也不是悲观的朝圣者,他们并非完全绝望,在灵魂受难与现实处境的困顿与煎熬中,他们叩问并试图寻获一种人类理想的自我完善之途。通过《赫索格》索尔• 贝娄给所有的知识分子和深受苦难的人们指出一条前行的道路――对于所有的现代人而言,自助者天助,拯救我们的是我们自己,你无力改变喧嚣的世界,但你可以保持平静的内心,那么你同样可以得到精神的最终救赎,同样可以拥有力量,支持你前行。贝娄的知识分子形象虽是美国社会的产品,他反映的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和规律。

[参考文献]

[1] 姜亚军,殷耀.外语教学与研究论丛[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蒋书丽.寻求、逃离与同化――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主题三部曲[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03).

[3] [美]索尔•贝娄.赫索格[M].宋兆霖,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4] Tony Tanner.Saul Bellow[M].London:Oliver &Boyd,1976.

[5] 罗媛.寻找生存的意义――解读索尔•贝娄的《寻找格林先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作者简介] 姚艳梅(1964― ),女,陕西户县人,宝鸡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

上一篇:新时期用纪录片促进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的策略 下一篇:美术与电影的艺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