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总想她?

时间:2022-10-10 08:22:57

她拒绝了我,但我总想她

商磊,男,高中一年级学生,成绩中上等。他和班里的一名女生在上初三时是同学,又是很好的“兄弟”。

升入高中后,两人又被分在了同一班。因为过去比较熟悉,所以在升入高中后,周围有了很多陌生人的情况下,两人看到对方都觉得很亲切。女生倒没有什么,但是商磊对女生的感情有了变化。他说尤其是经过这个学期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喜欢这个女生,越来越觉得这种喜欢憋在心里很难受。一番思考后,他提笔写信给女生,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

然而,女生没有接受商磊的感情。事后,商磊更是得知,女生将承载他爱慕与思念之情的信件撕了。商磊无法接受,他恨她,却又总想她,她的影子在商磊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学习因此受到影响。商磊很痛苦,希望自己不要再想她了。

其实,你没你想的那么爱她

这是比较典型的高中生“早恋”的案例。我接触过不少类似的案例,具体情况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我发现所有来咨询“早恋”问题的原因一定是因为“影响了学习”,所以从经验看,如果一个学生“早恋”了,那么一般都会出现明显的成绩下滑现象,所以家长、老师才更担心,并由此联想到孩子以后的前途、事业,给“早恋”的孩子贴上“不道德”的标签。

但是我不同意这种做法。高中生的“早恋”等同于成人的爱情吗?要知道,两个异性学生之间拥抱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于两个恋爱中的成人。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自我意识和性意识迅速觉醒,开始思考自己怎样去适应这个世界,思考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在他们的价值链中,需要界定自己相对于同性的身份、相对于异性的身份,以及相对于同伴的身份。在界定自己相对于同性的身份的过程中,女孩子之间比漂亮、比成绩,男孩子之间比谁更会打球、更会打架、更具有男子汉气概,谁的成绩更好。而在界定自己相对于异性的身份的过程中,他们则想要通过异性这个载体来实现自我价值,表面上看是异往过密的行为,实质上则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处在青春期的个体制造事件来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所以,这个时候青少年的“早恋”其实是恋自己,青春期的爱是爱自己,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此案例中,商磊多次提到“我希望自己再不要想她”、“真痛苦啊,我考试的时候都想她,挥之不去”、“看书也看不进去,脑子里全是她”……于是,我问商磊:“你想她的时候会想到什么?感受是什么?”

商磊说:“我想她的时候,会想到她的脸,还有她平时喜欢做的一些动作和神情,然后我就拼命告诉自己不要想她。我觉得沉重、郁闷,内心很痛苦。”

“那么,现在我给你10分钟的时间去想她。在这10分钟里你只准想她,不准想别的人、别的事。现在是下午2∶50,你想她想到3∶00吧。”

2∶51,商磊说:“老师,恐怕10分钟不够吧?”我不置可否。

2∶52,商磊说:“我想得有点重复了。”并开始无意识地用手捂住头,给人的感觉是他需要用手捂住头,才能集中注意力。事后我问他,他承认是这样的。

2∶53,商磊说:“老师,我出来的时候没和班主任说,他会不会找我啊?”于是,我给他的班主任打电话请假,让他继续想。

2∶56,商磊说:“我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想她了,我开始想别的事情了。”我让他继续想,直到我说的时间到了为止。

在接下来的4分钟里,商磊表现得很烦躁,用手捂住头,似乎难以集中注意力。

10分钟后,我和商磊就他这10分钟的思想过程进行了讨论。商磊说,这10分钟里,他想到的是和她一起做值日、一起倒垃圾、一起吃饭共用饭卡的场景。不过,一想到她把信撕碎了,他就觉得心情沉重。

他的所谓“心情沉重”,我认为是他在寻求异性的价值认同时受到了挫折,如果信不被撕毁,而是被接纳,商磊就会认为自己获得了异性的价值认同,但是他依然会担心,因为如果两人真的发展成男女朋友,很可能会影响学习。所以,我们着重讨论了这种价值认同达到一种什么程度比较合适。在讨论中,商磊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1.我想她其实没那么厉害,不过就几分钟而已,几分钟能影响学习吗?即便有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其实,我想她也没有怎么影响学习,所以我不用控制自己不去想她。

2.如果她看了我的信之后,如我所愿,真的接纳了我的感情,我真的就会开心吗?其实,也不一定。我想我还是会难过的,因为这不是我最终想要的,我想要的是我和她一起成长、彼此认同,我想要的是温暖的友谊。所以,我不必为她撕毁信件这件事感到难过,且无法自拔。

3.短暂的难过是正常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在表白感情后遭到对方拒绝都会难过的。但是在难过之后,如果我找她好好聊聊,说清楚了,也许我们还可以回到从前。

4.与其在一个人身上寻找价值认同感,不如在群体当中寻找价值认同感,我们班里有很多女生喜欢和我说话、和我玩啊。

这四点明确之后,我知道商磊会很快走出这段感情阴影的。但是我还是嘱咐他,他在和那个女生谈清楚之前可以再来找我一次,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怎么谈,也就是谈的方式、方法。商磊点了点头,认真地说:“好。”

用理性态度处理校园感情

商磊走后,我回想了一下他遇到的事情,觉得他遇到的问题在高一年级是有代表性的,于是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开设了相关主题的心理辅导课。辅导课上,我设置了这样的情景,让学生们展开讨论:

一位男生上高中后,感到自己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他特别喜欢班里的一名女生,每天见到她或者听到她的说笑声,心里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男生需要告诉女生心里的感觉吗?此后的情节又会怎样发展?

学生们对此话题很感兴趣,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部分同学赞成男生将内心感受告诉女生:

学生甲:喜欢她,当然要告诉她。听了对方的告白之后,女生可能会想,有男生喜欢自己就代表自己很优秀。也许,那个女生正好也喜欢那个男生;如果女生并不喜欢男生,就明确地告诉男生,但态度要委婉,不能伤人自尊。大家做不成恋人,还可以做朋友,完全没有必要成为仇人。

学生乙:男生告诉了女生他内心的感受。女生说:谢谢你喜欢我,我很开心。但或许只是我的某些特质符合你喜欢的类型,而你并不了解我。不如我们做朋友吧,这样你可以更多地了解我,知道我是否适合你。毕竟我们还小,面临的选择还很多,别因为这未知的结果而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听了女生的话,男生如释重负,没有了之前怕被女生无情拒绝的紧张心情,他露出微笑,因为他收获了一个朋友。

学生丙:就算遭到拒绝不能成为恋人,也因为尴尬不能成为朋友,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种异样的感觉只是男生对女生一时的好感而已,是男生处于青春期必然会遭遇的。一段时间过后,他就会发现,那种好感只是一种欣赏或是纯粹同学间的喜欢,而且告诉了对方之后,心里很舒畅,没有了暗恋的痛苦。

而部分同学不赞成男生向女生表白:

学生甲:如果男生告诉女生自己的内心情感,即使女生也喜欢他,这段感情也不见得能维持多久。谁能保证三年之后,他们都上了大学,还会有当时的那种心动?这段感情不过是冲动,青春期的冲动,要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的好难。喜欢不一定要说出来,如果真的喜欢,不如让时间来磨砺彼此的坚定。在列车上,车窗外的风景尽管很美,但不一定非要下车看个清楚。如果非要下车看个清楚,说不定就错过了重要的事情,再也到达不了当初定下的目的地了。其实,不如等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回首,如果那道风景还在的话!

学生乙:不告诉对方,会在心底悄悄保留那份甜蜜、美好的感觉。每天看着她,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和她像亲密朋友一样嬉戏,关心她,爱护她,而没有任何思想负担,可以永远保留对她的美好记忆。

学生丙:现实残酷,学生时代的美好感情最终能开花结果的太少。再说,即使告诉了她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埋在心里,等时机成熟后再觅真爱。生活总是不断变化的,前行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遗忘!

现在喜欢她,想见到她,而见到她时,心头小鹿乱撞的感觉只是我们自以为是的好感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悸会被遗忘,或者会被其他事情代替、填补,当我们真的长大成熟以后,有了担当,才会知道什么是真爱。

学生们说得很好,不管意见如何,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对实际生活的认识。而对校园感情,他们也表现出了珍惜和更多理性的态度。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商磊后来真的又找了我一次,咨询如何和心仪的女孩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我得知他们俩恢复了友谊。

青春期,作为生命历程中的过渡期,对我们将来是否能成长为一个文明的人、幸福的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家长和老师要格外关注孩子。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异往,我们不能仅根据行为来判断孩子是否“早恋”,而应该去研究现象背后的心理需求。当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出本质,就不会对孩子的“早恋”大动肝火了。相反,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疏导孩子走出内心的焦虑和困惑。

上一篇:国外的学前教育 下一篇:要想孩子教养好,8个道理必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