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在教学中的运用趋势

时间:2022-10-10 08:22:53

绿色包装在教学中的运用趋势

本文作者:刘斐 单位:平顶山学院讲师

一、引言

节能减排是当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更是各行业发展的方向与主流。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包装废弃物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据材料显示,这些污染物的年排放量已经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之多。因此,各国政府特别是欧美各国纷纷研发绿色包装。如法国每设计一种产品均要考虑环保,丹麦首推《包装容器回收利用法》等等。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认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强化节能环保意识,并把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二、绿色包装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具备净化吸收功能和促进健康的功能。绿色材料这个概念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并被定为本世纪人类要实现的目标材料之一。

我国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首先要让绿色设计、绿色包装的思想深入人心,让作为国家建设者的大学生从意识上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为人类创造的新的生活方式、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有关部门追求“GDP”的风潮中,破坏了环境以及各种资源,艺术设计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也成了奢侈消费和无节制消费的帮凶。

为此,我们提倡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环境意识设计。它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要求设计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其核心思想是要使人和自然协调相处,减少工业化大生产给环境带来的生态负荷,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由此引申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包装设计,它承载了绿色设计的相同理念,这个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其实也就是从源头上对环境的保护。

其次,绿色包装理念原则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绿色包装设计的原则,必须遵循3R1D的原则,即减少包装材料消耗,包装容器的再充填使用,包装材料的回收循环使用及包装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如何将其基本思想贯穿到常规的设计教学过程中,以便为未来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绿色包装设计过程的整体格局,则是绿色包装设计得以普遍接受与应用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时就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

设计的适度化。适度化的设计就是抛弃奢华浪费的设计而进行的优化包装结构的活动。比如媒体上曝光的豪华月饼包装就是一个既浪费资源,又增加成本的不适度包装设计。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月饼包装的程式化,进行新颖的包装设计。

包装要可重复利用性。这样做不仅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也杜绝了白色污染。因此,我们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包装材料的科学性,以及产品如何方便回收,并通过结构、材料的设计,预置使用后的拆卸和分类,这是一个系统化的设计过程。

科学使用包装材料。材料的选择是绿色设计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包装回收再利用。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可以借用传统的材料,比如麦秆、芦、纸等等这些可焚烧不污染环境的材料。总之,设计师要用创新的眼光,去发现新的或者已经存在但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绿色包装材料,以实现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

三、绿色包装是当今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包装设计,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已经与商品融为一体,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包装具有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功能,但是包装的大量制造使用,却又给社会带来相当的负面效应。因为包装工业要消耗大量资源,不能回收重复利用的包装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倡导绿色包装设计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包装设计师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充分考虑包装的盒体结构、材料的运用及印刷的工艺,尽可能做到合理、省料、美观实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资源与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实施可持续经济全球良性发展的基本战略。生活在地球的我们企盼绿色真正成为21世界的迷人色彩,绿色包装真正成为包装设计的未来。

四、结束语

包装设计和包装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发展绿色包装。但是,它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全民族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包装工作者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下才能迅速发展。

上一篇:包装艺术与技术的体现 下一篇:包装色彩运用的艺术表达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