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主阵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时间:2022-10-10 08:15:18

利用课堂主阵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重视学生的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一、重视教材文本素材,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素材是典型例题,教师应重视并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培养语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而语言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汇的组合规则构成的,郭沫若有“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经验之谈,即是语言运用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必须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才会有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最好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在文本材料的认读和积累上下实实在在的功夫,要通读文本,注意对重点文句的品读,并在品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精彩的语句。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文体特点,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叙述类课文就要注意发现文中的精彩语段(句),在修辞手法上、在词语选用上、在语言的情感寄寓上、在词语的形象上下功夫;说理性文体要注意说理的语言特点、文段内部的层次以及说理的逻辑性与严密性等。

小说要注意人物形象刻画的语言、外貌、神态,品味其描写人物形象时的技巧、方法。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这样刻画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态,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在教读这段文本时,应让学生揣摩这些精妙的语言表达,如抓住服饰、外貌等特征来刻画人物,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技巧将人物写“活”,感受并学习这种语言技巧,提高描写人物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以此为例,要求同学们在《红楼梦》中选择一个典型人物来练笔。这样,通过文本,就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落在了实处。

二、强化课外阅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新课标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并且要求学生三年要有不少于150万字的阅读量。大家都知道,无论是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一些知名的作家,大都有过大量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如2014年江苏省理科状元吴呈杰,语文高考141分,他就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博览群书,并一直坚持做读书笔记,到高三已做了近50万字的札记。事实证明,博览群书是一个人提高语文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教学要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会阅读。如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应指导学生寻找文本的各部分间的关系,要让学生一边思考内在的联系,一边发现起联结作用的过渡段。文章第一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描述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对于科学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写马克思作为科学巨匠和作为革命家的伟大贡献,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的影响,仍然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认识课文的内部逻辑关系,明白文章的思路,进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在阅读活动中自然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老师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和阅读方法的介绍去提高的。因此,仅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大胆地鼓励学生读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够陶冶情操、体现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杂书”。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口味,又能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认识社会,为他们进一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要真正成为一个为学生服务的服务者,要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而不沉闷。课堂要和谐、民主,学生能畅所欲言;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达不同见解;要善待学生的发言,哪怕错了,也要委婉地指出,绝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日趋加快,信息日益纷繁多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必备的素养,是时展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要实施“自主学习”,就要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自主学习的状态。

以上几点,是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思考。当然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且在教学中仅仅做到这四点是不够的,如还需做到教、学、练、做的统一。同时,生活本身是最好的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的思想,我们还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构建以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为中心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的熏陶,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培养创新人才有机结合起来。

上一篇:给文章穿上美丽的外衣 下一篇:血液中乙醇含量的色谱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