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普通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2-10-10 08:10:40

地方性普通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 “按学科大类招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打破原有的招生模式和的教学模式,对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意义。分析了大类招生的内涵,并根据地方性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大类招生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探讨了地方性大学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Abstract: "Enrollment by subject "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lege enrollment, it breaks the original enrollment mode and teaching mode, having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change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enrollment, and according to local university's actual situation, discusses the major categories for admission on the meaning of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xplores training mode ways of local university in which enrollement is carried out by major categories.

关键词: 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按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local college;enrollment system;enrollment by subject;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09-02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专业教育模式,日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为此,我国高等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选择,按大类招生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接受,对于地方性普通高校而言,按大类招生也是其必然的选择之一。

1地方性普通高校按大类招生的背景和条件

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指高等学校在招生环节上强化专业基础教育, 打破同一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需要立即确定专业,只需要选择好“大类”即可。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大专业”学习,解决专业知识面过窄的问题。大类招生政策最早起源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时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而实施的一项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计划[1]。

目前高等学校大类招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另一种模式是“基地班”模式,新生进校后先接受文理基础教育,再进入各专业学习,实施“通识教育”,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等。按专业类招生,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更大空间,学生入校后,经过一至两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这要求高校在培养方案设计上,更注重强化基础知识的内涵和拓宽专业口径;专业方向上更强调灵活性、适应性,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2];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承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

从地方性普通高校的定位和服务面来说,把大类招生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选项,初步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前提条件:第一,近年来,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缓解。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对专业的选择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社会对高校的选择及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向中得到确立。由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尊重学生、关注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使命,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分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个体接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需要;第三,国家提出“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3]。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地方性普通高校按大类招生的意义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打破了传统的按专业招生的模式,旨在构建“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有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①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结合、文理结合、人文结合;②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4]。而我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造成学生学习专业口径过窄,毕业后适应性较差,实际应用能力差,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弱。为了适应“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教育部于1998年再次调整了本科教育的专业目录,由五百多种减少至249种。这种专业数量锐减的“大专业”的形成,就是在为向以学科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过渡创造条件。在高校实施大类招生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符合“整体优化,增强适应”的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大方向。

2.2 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都是“按计划统一招生,按计划专业培养,按计划对口分配”的原则设定的,当时确实为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这种模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和合理流动,更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受教育者要求自身发展的强烈要求。加之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面临后滞或不适的结构性矛盾,使得高校的专业设置处于两难选择之中。随着国际间高等教育的广泛合作与交流,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为此众多高校纷纷调整院系设置和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文精神的培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5]。

2.3 高校自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指出“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以往由于固守专业的“学术标准”,专业教育缺乏与社会的互动,只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设计,加之学校定位的不准确,专业调整变成专业的“扩张”而不是优化,最终只能追求“大而全”。实施大类招生,一方面能克服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分散局面,可以更好发挥院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有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各系和学院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要求出发,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其他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在办学中不断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 推动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内涵的改造,凸显自己的教育个性和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6]。

3地方性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按大类招生是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提高广大考生报考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高校招生工作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等已按一级学科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大专业”学习,解决专业知识面过窄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构建“大专业”课程体系作为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在于课程质量和数量的不足。按大类招生,各高校应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建设要能够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高度重视专业群的培育。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要重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重视平台的搭建,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立足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由单一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要广,适用性、通用性要强,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为出发点,兼顾专业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既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3.2 严格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有赖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作为保障,通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使之得到持续和取得实效。大类招生虽然作为一种模式在教学层面展开,实际上,它将改变我们的校内管理体制,原来由教师(学生)、教研室(班级)、专业、学院(系)组织起来的模式将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校、院二级管理由形式向内涵的转变,增加院(系)的办学活力、压力和动力,这就给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管理的任务带来更多的选择性和挑战,同时带来管理思想的彻底变化。所以,应严格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要构建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质量评估体系,在进行常规教学检查的基础上,加强随机和专项检查,要健全信息反馈系统,通过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教学例会和教学简报等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有效地监督并保障教学质量。

3.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在教学和教改中的作用是主导性的,他们既是教学和教改的实行者,又是教学和教改的制定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专业基础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有效、教改能否取得成功。因此在大类招生的新体系下,学校在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教师队伍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没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使学科专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按大类招生的要求,综合性大学应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例如,近年来我校分期分批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学习培训,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高校应当需改革教师考核及晋升制度,鼓励在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大类招生还要求教师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3.4 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改革教学方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认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充分提高,运用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其次是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大课程信息量,也是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第三要改革教学考核方式。为保障学习质量和提高专业技能,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增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即建立教学过程控制体系。教学过程控制体系主要用于考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检验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程度。实验考核检验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与教学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在一起,能够综合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3.5 创新考试评价机制按照以往的学校考试,大多以一张考卷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及专业技能水平。按大类招生及培养的高校应从学科、专业和课程性质出发,按照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要求,设计和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要实现课程成绩多样化,加强高质量、智能化试题库建设,做到考试的多样化、科学化和现代化[7]。如考核方式应当由教学过程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试三个部分组成。为了保障学习质量和提高专业技能,考核方式应增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即建立教学过程控制体系。教学过程控制体系主要用于考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检验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程度。实验考核检验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与教学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在一起,这样更能够综合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3.6 做好后期专业分流如何保证按照学生志愿、专业布局、社会需求,公平公正的进行分流十分重要。首先,要加强信息预测与反馈。在专业分流前要对各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学生的专业分流意向、各专业的就业前景等进行预测,以供学生参考。其次,要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学校要做到统筹兼顾,向学生展示所谓“冷门”专业的发展前景,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根据信息预测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特长做出理性选择。再次,学生导师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应充分根据其学生自身的经验和对专业的认识,所秉持的特长,指导学生做好专业选择。

总之,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使高校专业调整、布局更加规范、科学,有利于高校实现师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统筹配置,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实施“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改进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实行自主、灵活的弹性教学管理,增强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教师的自主性。更重要的是,实施“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育学生系统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是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再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努力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蒋秀兰,郭娜.关于高等学校大类招生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2]杨凤华,陆建新.按学科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J].纺织教育,2007,(6).

[3]朱学道.地方性大学按大类招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9,(23).

[4]林蕙青.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2-12-26.

[5]刘拓.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6]卢燕.论高等教育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必然性[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21).

[7]郑超美.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上一篇:顾客价值差异化的优势及其形成机理 下一篇:《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