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罗坝河塘堤加固工程堤顶超高值\堤岸冲刷深度计算详解

时间:2022-10-10 07:43:05

兴宁市罗坝河塘堤加固工程堤顶超高值\堤岸冲刷深度计算详解

摘要:以工程实例数据对堤防工程堤顶超高值、堤岸冲刷深度公式详细分解计算,说明堤防工程的设计的科学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简介波浪爬高 波浪周期 波长 风壅增水高度冲刷深度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兴宁市罗坝河塘堤加固工程位于兴宁市刁坊镇内,刁坊镇位于兴宁市东南部,面积58.01km2,工程围内由宁江河中游右岸及樟坑沥回水支堤组成,总长7.9km,围内集雨面积12.4km2,现有耕地0.55万亩,人口1.32万人。全镇工业总产值17135万元,农业总产值16589.48万元。交通便利,有S225线、河梅高速公路及广梅汕铁路等穿过。

一、堤防堤顶超高值计算

该工程的堤顶超高值均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有关公式和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堤顶超高的计算公式为:Y=R+e+A …………(1)

式中Y――堤顶超高(m);

R――设计波浪爬高(m);

e――设计风壅增水高度(m);

A――安全加高(m)。

本工程为不允许越浪的4级 堤防工程,查本规范表2.2.1可知,A取值为0.6m。设计波浪爬高R和设计风壅增水高度e均按本规范附录C中的公式和有关规定进行计算。由于该工程堤线较长,堤的走向变化复杂,故选取工程中较有代表性的堤段进行计算。

(一)、宁江河主堤段(神光沥出口至樟坑沥出口)

该堤段采用护坡式,堤外坡(迎水面)坡比为1:2.0。由于堤线较长,只能选取水深较深,水域较宽的典型断面进行计算。

1、风浪要素的确定

风浪要素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不规则波的波长为

式中――平均波高(m);

――平均波周期(S);

V――计算风速(m/s);

F――风区长度(m);

d――水域的平均水深(m);

g――重力加速度(9.81m/s2);

tmin――风浪达到稳定状态的最小风时(S);

L――波长(m)。

该堤段中,计算风速V=16m/s,水域平均水深d=8.25米,风区长度F=97米,风向按垂直于堤线计。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利用公式(2)可求得波浪的平均高H。

以下用试算法求解波长L

令L=2.46

式子右边=2.46th(51.81/L)=2.46 th(51.81/2.46)

所以式子右边=2.46×1=2.46=式子左边

L=2.46m 即为所求的波长。

小结:

2、波浪爬高计算

该堤段护坡坡比为1:2.0,即m=2.0,接下列公式(6)计算:

式中:Rp――累积频率为P的波浪爬高(m);

K――斜坡的糙率及渗透系数, 查表C.3.1―1, K=0.80;

KV――经验系数,按无维量V/ 查表C.3.1―2确定;

KP――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按表C.3.1―3确定。

对于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宜取2%,故 KP =2.07;

m――斜坡频率 m=ctga, a为斜坡坡角,本段堤防中, m=2.0;

H――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

L――堤前波浪的波长(m)。

KV的确定:

查表C.3.1―2并用直线内插法可得 KV=1.0428

由以上已知条件并利用公式(6)可求波浪爬高RP

3、风壅水面高度确定

在有限风区的情况下,风壅水面高度按下列公式(7)计算:

式中e――计算点的风壅水面高度(m);

K――综合摩阻系数,K=3.6×10-6;

V――设计风速,按计算波浪的风速确定;

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

d――水域的平均水深(m);

β――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度)。

如前所述 V=16m/s, F=97m, d=8.25m, g=9.81m/s2,β=0°

代入公式(7),则

综上所述,可求得该堤段的堤顶超高值为:

Y=0.364+0.000498+0.6=0.96(m)

当风向与堤线一定角度时,计算式中的风区长度F取值较大,对结果略有影响,今把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注:表中β角的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

计算中风速仍取16m/s,安全超高值为0.6m。

(二)支堤樟坑沥段:

选取工程中较有代表性的桩号0+500断面堤段进行计算,今把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当COS=45°时:

二、堤岸冲刷深度计算

(一)、宁江主河道堤岸冲刷深度计算

1、水流平行于岸坡产生的冲刷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hB ―― 局部冲刷深度(m),从水面起算;

hp―― 冲刷处的水深(m),以近似设计水位最大深度代替;

Vcp――平均流速(m/s);

V充――河床面上允许不冲流速(m/s);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一般取n=1/4。

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计算:

hp=7.66m

VCP=1.62m/s

V充=(0.26~0.4R)Rα(河底为细砂)系数取0.3

式中:R ―― 水力半径 R=A/X=5.99m

α―― 一般取 1/3 ~ 1/5

现就α取 1/3 和1/5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冲刷深度

Δh (Δh=hB-hp),如表 ― 1

表 ― 1

2、水流斜冲防护岸坡产生的冲刷按下式计算

式中:Δhp ――从河底算起的局部冲深(m);

α ―― 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度);

m ―― 防护建筑物迎水面边坡系数;

d――坡脚处土壤计算料径(cm);

vj――水流的局部冲刷流速(m/s),对无滩地河床,vj可按下式计算:

vj=Q/(w-wp)

式中:Q ――设计流量(m3/s),(选代表性断面桩号24+150,Q=961m3/s);

W――原河道过水断面面积(m2),W=549.34m2;

Wp――河道缩窄部分的断面面积(m2),Wp=0 m2;

vj=1.75m/s

那么:

=0.55m

式中:α=65°,m=2.0 ,d=0.05cm(中细砂)

(二)、支流堤岸冲刷深度计算

支流堤岸冲刷深度计算按水流平行于岸坡的冲刷公式进行,同理选择代表性断面:

式中:hB――局部冲刷深度(m),从水面起算;

hp――冲刷处的水深(m),以近似设计水位最大深度代替;

VCP――平均流速(m/s);

V充――河床面上允许不冲流速(m/s);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一般取n=1/4。

其中:

hp=5.86m

VCP=2.82m/s

V充=(0.26~0.4R)Rα(河底为细砂)系数取0.3

式中:R ―― 水力半径 R = A/X = 3.1 m

α―― 一般取 1/3 ~ 1/5

现就α取 1/3 和 1/5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冲刷深度

Δh (Δh=hB-hp),如表 ― 2

表 ― 2

通过计算及综合考虑,干堤堤脚埋深按1米计,樟坑沥支堤堤脚埋深按0.6米计。

以工程实例数据对堤防工程堤顶超高值、堤岸冲刷深度公式详细分解计算,说明堤防工程的设计的科学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2、《兴宁市2010年统计年鉴》

3、《兴宁市罗坝河塘堤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上一篇:新疆某工程导流洞闸井底板优化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议铁路工程施工索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