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时间:2022-10-10 07:23:21

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养生告诉人们如何使自己的生命健康长寿。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关注的问题,所以历史上各种思想流派、各个宗教都把这个问题写进自己的教义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养生观都有一定局限性。有的甚至发展到极端,走向邪路。虽然如此,不可否认他们还是从不同角度对养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或者成为后人的借鉴。道教中虽然追求长生不死,提倡炼丹成仙,但其内丹功法也有其合理的成分。儒家对养生的认识,特别是关于修身、平衡的理论,在历史上长期被推崇,甚至被认为是养生学正宗。诸子百家中的医家对疾病的诊治,对“未病”的研究,影响深远。世界各国的宗教都没有逃避对养生的回答。

历史上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养生观点、养生理论、养生方法、养生信息和养生实践都可能对我们养生观的形成发生影响。那么如何树立科学的养生观,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对我们的健康长寿非常重要。错误的养生观能误导我们的健康,科学的养生观能使我们的养生保健活动发挥最佳效果。科学的养生观能指导我们的养生实践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每个人在生活中不管自觉不自觉都会形成自己的养生观,只是在于正确不正确,科学不科学,是否符合自己的条件。我研究过许多百岁老人的资料,也亲自采访过百岁老人,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成套的养生理论,但他们长期的实践,逐渐养成一套养生模式,形成一套适合本身的生存方式。他们能活百岁,本身就是一座养生的富矿,值得我们挖掘。我们不是去学习借鉴他们的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千差万别),而应该去学习借鉴他们如何找到(很多情况下是巧合)适合自身的养生规律。

最近,美国特拉华大学社会学家琳达・戈登弗雷德松和爱丁堡大学心理学家伊恩・德里经过长期的研究认为,智商每低15点,死亡率高17%。为什么?就是现在保健知识水准高低对人类来说,比过去更重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养生观比以往任何时期对健康长寿更有意义。

科学养生观的树立是一个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养生理论,丰富自己的头脑,根据自己的生存条件,从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不断地摸索实践,才能总结掌握出一套自己的生存道路,形成自己的科学的养生观。

每个人的生存条件不同,这是客观存在,不能类比。有的生活在山区,有的生活在海岛,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农村,这是地域环境不同。有的生活富裕,有的可能穷困,这是经济条件不同。有人是脑力劳动者,有人是体力劳动者,等等,不一而足。养生要从自己的生存条件出发,不能强求一律,要随遇而安。每个人在生活道路上形成的性格习惯不同,身体适应能力也不同。这些不同和差异要求我们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养生模式和养生方法。虽然有诸多不同和差异,但我们毕竟都是大写的人,科学养生观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必须遵守。科学研究证明,在这些共同规律的指导下,我们的养生实践就少走弯路,我们的养生方法也会事半功倍。

比如生死是养生遇到第一位的问题。因此,解决生死观也就成为养生第一位的大问题。古今养生家对此都有精彩论述。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怕死,但也珍惜生。生命不仅要有数量,也要有质量。怎样把生命和工作的关系摆正确,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比如,在处理关于涉及生命的各种问题时,要遵照自然辨证法,要学习顺生论。中国古代养生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最多,也最详尽。什么“天人合一”、“不伤、不损、不过”、“天道自然,人道自己”,什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等。总之,对待生命要按照它本身固有规律去撮养,顺弯就势,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养生观,才能自觉地进行养生实践,就会活出质量,活出精彩。

上一篇:别紧张,这是身体的自我防御反应 下一篇:媳妇,总是别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