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荒政思想简论

时间:2022-03-17 01:38:46

康熙荒政思想简论

摘要:康熙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荒政思想是康熙治国为政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荒政思想及实践。

关键词:康熙 荒政思想 禳弭论 灾前防治 灾时救助

一、天命主义的禳弭论在康熙早年的荒政思想中占有一定位置

康熙统治时期已经形成了许多可用于指导实践的救荒思想,但天命主义的禳弭思想仍存在于其意识中。康熙曾经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天象示警”。在他看来。“天能监督、指挥和赏罚人”。(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第226页)康熙十八年(公元1680年),直隶发生地震,康熙认为:“地震示警,实因一切政事,不协天心故召此变。”(《清圣祖实录》,第74卷)康熙的这种“天象示警”的思想反映在实践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康熙认为既然雨早等灾害是“天罚”,要想免除灾害就要祷禳于天。和清朝其他皇帝一样,康熙在皇宫之中,逢旱祈雨、最典型的是有一年直隶春旱,他为了祈雨连续跪了三昼夜,到了第四天,果然下雨,康熙很高兴:“各省人至,始知是日雨犏天下。朕自谓精诚所感,可以上邀天鉴。”(《清圣祖实录》,第275卷)从中可以看出,康熙认为天降雨是“精诚所感”的结果。应该说,这种思想并不科学。第二。由于相信天能惩罚人,康熙认为要想免灾除了祷禳于天之外。就得反思为政的得失。康熙七年(公元1669年)五月“以星变地震。下诏修省,谕戒臣工”。(《清史稿》,第2册,第176页)康熙十年(公元1672年)三月“以无雨风霾,下诏修省”。(《清史稿》,第2册,第180页)类似的例子还有:康熙十八年七月,京师地震,康熙除了诏发内帑十万赈灾外。还立刻召集官员对朝政得失进行了反思。康熙首先自我反思:“朕躬不德,政治未协,致兹地震示警。悚息靡宁,勤求致灾之由。”(《清史稿》,第2册,第200页)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开始逐渐怀疑祈雨之法:“朕为圣祖母。不能祈求永年,而为民请命,即使天有心感,能不负惭于中乎?自此以后,每遇求雨,朕但于宫中斋戒,不复躬亲祈祷。”(《清圣祖实录》,第275卷)大约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以后,康熙对天象示警说有了进一步怀疑,并且客观地分析灾荒发生的原因。他指出:“地方官吏谄媚上官,苛派百姓,总督、巡抚、司道又转而馈送在京大臣,以天生有限之物力,民间易尽之脂膏,尽归贪吏私橐。”(《清圣祖实录》,第82卷)所以“民生困苦已极,……近因家无衣食,将子女入京贱鬻者不可胜数”。“岂牧民之官苛取以行媚与?大臣或朋党比周引用私人与?领兵官焚掠勿禁与?蠲租给复不以实与?王公大臣未能束其下致侵小民与?有一于此,皆足致灾”。(《清圣祖实录》。第82卷)官员贪污,勒索百姓,后者的抗灾能力自然不强,康熙的这种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康熙在其统治后期进一步客观地分析了灾荒发生的原因。认为人口增多,土地不足是灾荒发生的原因之一。从康熙的下面这段话就能看出来:“地亩见有定数,而户口渐增,偶遇岁歉,艰食可虞。”(《清实录》,康熙朝,第231卷,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他强调人口增多与土地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抗灾力不强的原因。康熙认为,只有“使田野开辟,盖藏有余”才能提高抗灾能力。

二、重视灾前防治工作

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康熙对自然灾害的预防非常重视。他曾想过很多措施来增强抗灾能力。重视农业、重视仓储及关注水利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农业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康熙认为:“农者所以食也,桑者所以衣也,农事伤则饥之原,女红废则寒之原。”(《圣祖御制文一集》,第18卷,第5页)发展农业百姓就不会挨饿,因为“谷者,生民之命。一岁不登,则一岁乏食”。(《清圣祖实录》,第111卷)“自古圣王,不贵金玉而贵五谷。谷者,民之命也。朕甚宝之”。(《清圣祖实录》,第139卷)农民困苦与饥饿,无以生存,势必发生起义。“康熙二年,福建王铁佛扰延平、建宁等处”发生起义。就是由于饥饿引起的,康熙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前史民乱,率起于饥”,(《康熙政要》,第21卷,第5页)所以康熙对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九朝东华录》记载,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6年)曾谕旨:“朕处深宫之中,日以阊阎生计为念。每巡历郊甸。必巡视农桑,周咨耕耨,田间事宜,知之最悉,诚能预筹穑事,广备灾,庶几大有裨益。昨岁因雨水过溢,即虑人春微旱,则蝗虫遗种必致为害。”有人反对抗虫灾,认为:“蝗不可捕,宜听其去。”康熙指出:“此等无知之言,尤宜禁止。捕蝗弭灾,全在人事。”(《清圣祖实录》。第163卷)因此令州、县官亲自到田间捕虫防灾。康熙多次颁发重农谕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6年)南巡视河,谕山东官员指出:“百姓欢迎道左者数十万人,计日回銮。正当麦秀,其各务稼穑,毋致伤农。”(《清史稿》,第2册。第266页)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8年)又强调:“朕顷因视河驻跸淮上。江浙二省官民吁请临幸,朕勉徇群情,涉江而南。方今二麦垂熟,百姓沿河拥观,不无践踏。其令停迎送。示朕重农爱民至意。”(《清史稿》,第2册,第271页)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靠天吃饭。雨水的多寡对农业的收成好坏影响很重要。及时掌握各地的晴雨旱涝情况,才能为抗灾做准备,因此,康熙很重视各地晴雨旱涝的情况。在《圣祖谕旨》里有如下记载:“朕留心编氓,历年最久。民所依者食也,食之足者天也,所以雨D、风云无不细查。……察集历年晴雨录,虽各省不同,惟初八、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四无雨日颇少。如初九至十五月望不能致雨。倘云盛盖月,即成霪雨,非数天不可止矣。”足见康熙对晴雨的重视。康熙不但自己重视各地晴雨旱涝的情况,而且要求官员如此。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7年)春旱。他指出:“今值亢旱之际,若不再预筹,为君为臣者,所理何事乎?”(《御制文集》,第4集,第8卷)事实上,康熙采取许多措施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防灾能力。仅举一例说明,如康熙时期鼓励垦荒,目的是增加粮食产量。康熙重视垦荒,因为他认识到“农事实为国之本”。(《清圣祖实录》,第116卷)所以康熙即位后谕令各省全面推行垦荒政策。他曾对垦荒作出奖罚规定:如果某一地区开垦荒地数量较多则该地的官员将要受到奖励,如康熙三年(公元1665年)加授河南总督刘清泰为兵部尚书,加授河南巡抚周自德为工部尚书,原因就是河南“劝垦荒地功”。(《清圣祖实录》,第13卷)反之,地方官员则要受到惩罚。除奖励官员外,也奖励百姓垦田,如“贡监生员民人垦地二十顷以上者,试其文义通顺者以县丞用,不能通晓者以百总用:一百顷以上,文义通顺者以知县用,不能通晓者以守备用”。(《清朝通志》,第81卷;《清朝文献通考》,第2卷)为调动垦荒者的积极性,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开始就规定垦田的起科年限,但其时起科年限不固定,有 时是三年,有时是四年,康熙十八年规定起科年限为六年,通行全国。鼓励垦荒,荒地变成了耕地,耕地增多,为粮食的增产提供了可能,也为防灾做了相应的准备。与防灾相对应的是康熙重视推广高产作物,如在北方试种水稻成功并且向南方推广,等等。

关注水利也是康熙防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兴修水利,水旱之灾才有可能逐渐消除。这实是兴农富国的大计,也是防备灾荒的先策”。(邓拓,《中国救荒史》,第245页)康熙很重视兴修水利,曾“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件大事,书宫中柱上”。(《清史稿》,第34册,第10112页)康熙认为,河工问题关系民生。康熙十五年(公元1677年)曾对工部尚书冀如锡等人说:“河工经费浩繁,迄无成效,沿河百姓皆受其困。”(《清圣祖实录》,第63卷)康熙时期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治理黄河,因为“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运(河)亦病”。(《清史稿》,第13册,第3770页)“漕之患莫大于(黄)河”。(《治河奏绩书》,第1卷)康熙多次阐述其重视治河的想法,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指出:“今四海太平,最重者治河一事。”(《圣祖仁皇帝祖训》,第33卷)“黄河屡次冲决,久为民害,朕欲亲至其地,相度形势,察视堤工。”“朕向来留心河务,每在宫中,细览河防诸书及尔(指治河名臣靳辅)屡年所进河图”。(《清圣祖实录》,第117卷)除了任用靳辅等治河名臣之外,康熙曾六次南巡,亲理河工,收效明显。“黄淮俱已安流,运河较前深通,重运无阻”。(《清圣祖实录》,第230卷)兴修水利使得水患初步得到控制,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康熙说:“前者南巡,见阊阎失所,不堪瞩目,今服饰、颜面大异往时。”(《清圣祖实录》,第219卷)兴修水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姓的抗灾害能力。治河的结果是“畿辅、秦晋,民俗丰裕;江浙则较(康熙)三十八年更胜。”(《清圣祖实录》,第214卷)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兴修水利。

重视仓储是康熙荒政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很重视仓储的作用,在他看来,如果仓储有余,即使发生灾荒也不可怕。有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康熙指出:“天行不齐,多赖人事补救。朕仓有余粟,帑有余金,随时随地,皆可赈济,故虽逢旱岁,亦不为灾也。”(《清圣祖实录》,第275卷)康熙反复强调仓储的作用,康熙十八年指出:“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督抚等其选吏教民,用副朕意。”(《清史稿》,第2册,第200页)“重农贵粟,所以藏富于民。经久不匮,洵国家之要务。”(《百二老人语录》,第2卷)在此,康熙已经意识到了仓储在备荒中的作用。康熙统治时期除了原有的常平仓之外,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4年)他还指示各州县、各村应同时设立社仓,收贮米谷。因为当时虽有常平仓,但遇荒年往往不敷接济,于是康熙朝以后基本上都设立社仓。

三、重视灾时救助工作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封建社会,尽管实施灾前预防措施,但灾害依然会发生。灾害发生时的救助就犹为迫切,康熙对救荒很重视,将赈灾看作是养民之举。他曾谕户部:“小民资生,惟赖田亩,一遇灾,禾嫁损伤”,“急宜蠲赋”。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90年),因畿辅长年无雨,康熙命官员“每日皆齐集午门前,以救灾恤民之道详细计议”。(《清圣祖圣训》,第7卷)康熙还曾谕大学士:“户部储有余财,凡遇有旱涝,可以酌量赈济蠲免,无所顾虑,民间不致困苦。”这里有三个观点需要注意:一是康熙认为救灾要及时,康熙三十年(公元1692年)陕西有些地方旱灾,地方官未及时上报,造成救灾延误,康熙将相应的官员尽行革职。康熙四十二年因“山东有司不理荒政,停其升转”。(《清史稿》,第2册,第263页)二是反对匿灾不报。出于种种原因,灾害发生时,有些地方官匿灾不报,康熙认为“自古弊端,匿灾为甚”,(《清圣祖实录》,第219卷)要想救灾必须及时了解灾情,康熙要求地方官员必须及时上报灾情,对隐匿不报或推迟报灾的地方官员进行处罚。康熙三年,山西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但该地督抚隐瞒不报,康熙令吏部“议处具奏”。(《清圣祖实录》,第14卷)只要是关于地方上报灾情的情况,康熙都认真对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3年)十二月,户部议驳奉天报灾,康熙指出“晴雨原无一定,始者雨水调和,其后被灾,亦常事耳。可准其奏”。(《清史稿》,第2册,第261页)。三是强调官员在荒政中的责任。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六月诏:“朕夙夜求治,念切民依。连年水旱频仍,盗贼未息,兼以贪吏K削,民力意殚,朕甚悯焉。部院科道诸臣,其以民间疾苦,作何裨益,各抒所见以闻。”(《清史稿》第2册,第178页)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5年)指出:“朕咨访民瘼,深悉力作艰难。耕三十亩者,输租赋外,约余二十石。衣食丁徭,取给于此。幸逢廉吏,犹可有余。若诛求无艺,则民无以为生。是故察吏所以安民,要在大吏实心体恤也。”(《清史稿》第2册,第264页)

总之,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康熙执政时期提出了许多荒政思想,用今天的眼光透视其荒政思想,能发掘出其合理性的内核。

上一篇:提高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下一篇:柳亚子对传统婚姻家庭的现代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