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决策不能完全流程化与标准化

时间:2022-10-10 05:58:12

贷款决策不能完全流程化与标准化

【摘要】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被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成功引进后,一时间风光无限,备受推崇。对中小企业贷款而言,以业务为主导的流程化是否完胜以客户为主导的个体化?本文认为个性化的信息生产和服务提供对“信贷工厂”同样重要。“信贷工厂”模式不能过分强调流程化和标准化,加入关系型贷款中的差异化个体服务,才能让“信贷工厂”模式更好的运行。

【关键词】信贷工厂 贷款流程化 中小企业贷款

一、个性化的信息生产有助于客户筛选

“信贷工厂”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相对于以客户为主导,精细处理风险的传统公司业务,它有效降低了入场门槛和收集信息的成本,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贷款,同时使银行的这部分贷款更容易盈利;相对于以产品为导向,批量处理风险的传统个人业务,它有效地筛选了高风险客户,并能有效地控制贷后风险。大家都广泛认同,“信贷工厂”模式有效地处理了传统银行业务分类中的交叉地带。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这个筛子怎么样才能算适中,即信贷工厂的评估指标怎样设置才最合理。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情况差异很大,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也具有迥异的个体特征,加上经济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评估指标,做到对所有企业都能合理筛选,哪怕是分行业的指标,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这就无法避免地会造成优质客户的流失以及坏账的发生。

为了使这个筛子尽可能完美,我们有三个思路:一是使这个标准尽可能的完备,涵盖尽可能多的选项,无疑这将极大地增加收集和审查信息的成本,并且这也不符合信贷工厂简化流程的初衷。二是设计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标准。用不同的筛子筛不同的企业,这将使筛选更具针对性,效果也更好,这种情况已经部分考虑了差异化个体服务。三是加入个性化的参数,即适当考察其没有纳入评估指标中的信息,发现优势加分,发现风险减分,用个性化补充标准化,对不同企业面临的筛子进行个性化的缩小或扩大,无疑这将有效地保留优质客户,减少坏账发生。

简言之,信贷工厂的评估指标必然存在不足,而加入个体服务能做到有效弥补,使筛选更加有效。不过在筛选中加入个体服务,必将增加部分成本,成本增加的问题将在后面做进一步阐释。

二、个性化服务能有效增加银行收入

“信贷工厂”如果过度强调标准化,则会向交易型贷款发展,交易型贷款的客户缺乏忠诚度、收入效果有限等弊端不利于银行发展。

考虑同一企业在面临标准化和个性化两种服务下的情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果一家企业面临的是十分标准化的服务,意味着它就是达到了某个标准,于是为获得这个标准限定的贷款并支付了固定的利息(费用),如果它发现另外一家银行在同一标准下能够以稍微低一点的费用获得同样的贷款,它会毫不犹豫的换到这家银行。在这个交易中,银行并没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客户,并且其从这个客户处获得的利润仅仅只是该笔贷款的利息以及并不稳定的结算收入,更不幸的是这个利息收入还要考虑到市场上其他银行的竞争,于是这个利息收入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如果一家企业面临的是个性化的服务,意味着它与银行之间存在着该笔贷款之外的个性互动,一般来说这些互动表现为表外业务。比如银行会为企业提供经营建议,会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在其发生资金短缺的时候适当放宽贷款要求为其提供应急资金。这些个性互动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这家企业变成了这家银行的“忠诚”客户,它习惯从这家银行得到服务,于是它便对这家银行的高收费及其他一些缺点产生了容忍度,哪怕其他银行的贷款利率比这家银行低,但其考虑到这家银行提供的服务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它也会很乐意地接受这种高价格。

不难看出,提供个性化服务获得的稳定的高利润的能长期增长的收入,远远好于过度标准化服务获得的不稳定的低利润的一次性收入。

三、风险控制方面,加入个性化服务的情况

在标准化的“信贷工厂”模式中,其对风险的处理主要集中在预警和分级处理两个方面。其思路主要在批量处理,即对风险的预警依赖于提前设置的指标,不同的指标异常对应不同层次的风险级别,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贷款又会采取不同的贷款收回等风险处理手段。这种对于风险的处理其实是相对滞后且被动的。它总是在风险发生或将要发生时才知道,并且并没有直接解决掉风险,而是通过收回贷款这种雨中收伞的自私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损失。相当于是风险的接受者而不是控制风险。

如果能够加入个性化的服务,银行除了能够通过掌握的大量软信息更早地预见到企业将面临的风险,还能为解决这种风险提供咨询建议,必要的时候甚至提供应急资金。这种处理风险的方式无疑更加积极主动,对于风险的规避也更加有效且负责。不过这个主动处理风险的方式有“主银制度”中干预企业经营的嫌疑,并且存在“僵尸效应”和“绑架效应”的风险。所以很难说加入个性化服务对于银行来说能更好地控制风险。不过从整个市场来说,我们更乐意看到负责的银行,更乐意看到中小企业的生存时间变长,抗击风险能力变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信贷工厂”模式的风险控制中加入个性化服务,具有正的外部性。

四、结论

“信贷工厂”模式不应该过度强调流程化和标准化,还应该加入关系型贷款中的差异化个体服务,这是可行且必要的,能让“信贷工厂”模式更好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晓璐.“信贷工厂”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金融财税,2011(01).

[2]王琦,林健.中小企业融资与关系型贷款[J].商业时代,2005(12).

作者简介:徐万 (199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研究方向:公司税收,公司金融。

上一篇:企业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问题探析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数学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