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时间:2022-10-10 05:52:38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摘 要: 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我们普遍认识到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同时,为了培养具有数学文化素养的跨世纪人才,现今的数学教学正在从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转变到以培养数学观念,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培养广泛的数学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的程度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甚至会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它将使学生受益终身。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会学”的体现。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把生活、数学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和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和科学语言的有效公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数学已经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理解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客观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交出“权力”,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教师喋喋不休地满堂灌,的确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较好的做法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中夯实基础知识。教师应多给学生留出时间,会学习的学生总是期望有较多的时间属于自己支配。在高中教学中,我每周留给学生一节课(晚自外),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一开始学生感到很不习惯,甚至有的学生感到无事可做,后来通过引导,学生感到这是一个自我修整的大好契机,学习好的学生可利用这段时间在知识深度上积极探索;学习一般的学生可总结、梳理、归纳知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形成较强的能力;成绩差的学生可查漏补缺。数学课上的讲解,并非是教师的专利。选择适当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登台去讲解,能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关键是教师能否相信学生,并给他们这种机会。我曾就“数学归纳法”一节让学生登台进行了讲解。他们在小组讨论、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把“数学归纳法”的定义、解题步骤、归纳原理、题目类型、n=k+1时的证明诀窍等,讲解得十分清晰、透彻。不少学生深有体会地说:“准备登台讲解的过程,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它要求自己必须学透学精,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实践。如在函数一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国内投寄外埠平信,每封信不超过20g付邮资80分,超过20g而不超过40g 付邮资160分,依此类推,试建立平信应付邮资(单位:分)的函数关系,并画出图像。这是几乎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现实情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既理解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了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了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水平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材中不可能收集大量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要靠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加以发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数学应用的教学应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当中,与学生所学知识相匹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征不可随意加深和拓宽,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试题中,教师可增加对应用数学考查的比例,设计出一些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和开放题,同时在笔试基础上增加一些实习作业、课题研究等活动的考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之,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时代,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它的全方位渗透,正日益转化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站在新世纪的数学教育的角度去培养高中数学的应用能力,可以更加深化我们的认识,更自觉地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强调数学的应用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袁保金.高中数学开放题[J].中学数学杂志,2007,(7).

[2]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海燕.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应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下一篇:关于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