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欣赏教学

时间:2022-10-10 05:00:52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欣赏教学

摘 要:在教育的基础体系中,美术教育能提供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教育价值,这些教育价值将构成学生的基本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试图本着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解析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对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美术欣赏;主体性地位;审美心理结构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是与专业美术教育不同的,属于素质型的教育。

素质教育包括德育、科学文化素质两大方面,而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的重要性甚于技能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说:“没有油画、雕刻、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会画画不重要,不懂得美将影响到他的人格、气质、趣味和生活态度,综合起来则影响国民素质,进而限制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根据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拟从下面三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欣赏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导”的价值,要灵活、多变地引导,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向目标,活学活用。美术学科进行主体性教育,旨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参与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训练,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要站在“假设学生和自己知道得同样多”的位置,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允许学生持不同的、合理的见解,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主动与老师、同学乃至周围的人积极地对话,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所体验到的真理,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欣赏课是通过直觉感受让学生渐进美术欣赏的意境,进而对美术作品的外部视觉形态,即色彩、形体等进行感知,然后再通过理性参与,分析作品的题材内容,感情意蕴的表达以及体现出的风格特征等。学生只有能够发现美、创造美才能谈得上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就是要用人类的艺术精品揭示出美的法则和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和心理,使其逐步建构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以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为例来进行探讨,首先,我们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其心理活动的特点,然后分析画面中各种物象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来观察体会,并且鼓励他们发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这种对作品的最初感觉,可以作为深入分析的起点。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具有浓厚个性色彩的审美联想,这时教师不妨提出一些可引发学生想象的若干问题,使其充分迸发创造想象的火花,领会形象的内涵。对作品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对社会背景、象征手法、人物情节的介绍上,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作品是如何通过色彩与构图关系的处理来创造艺术佳境时,他们对艺术的认识才会有一个新的提高,才能把握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去分析研究作品,理解对比、统一、变化、对称、重复、变异等艺术法则,把握艺术诸要素,我们可以采用将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来研究的思维方法,首先要从黑、白、灰、点、线、面构图关系入手,找到其特征,然后,又从色彩角度去分析画面是属于哪一类色彩,它所使用的色彩范围有多大,通过对艺术表现要素逐个分析,使学生从审美意义上认识画家的作品为什么美。

在欣赏课中,教师对学生理性的指引,是审美欣赏深入进行的重要条件,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欣赏。

三、美术欣赏过程中,力求达到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在美术欣赏中是一个核心问题,它是学生真正进行欣赏的标志。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的情绪、情感不是单凭教师的几句话或几个问题就能调动起来的,学生情感达到与作品共鸣的状态往往需要以自身的情感经验和美术作品本身的情感流露来感知作品,以此来产生丰富的联想及无穷的想象,达到共鸣状态。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欣赏要从学生的知识程度,从他们的审美情趣出发,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感知能力,发挥其创造力,建构学生的审美结构,激发其情感共鸣,这样就能上好一堂成功的美术欣赏课。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易马,石玉廷.主体性教育思考简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李景真.浅谈美术鉴赏的素质意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王兰,女,就职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上一篇:课堂因你更精彩 下一篇:我领孩子们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