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景观小品设计中的民族符号研究

时间:2022-10-10 04:57:26

浅议景观小品设计中的民族符号研究

摘要:符合学广泛应用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景观设计的表现性思维。在景观小品设计中,民族性文化符号一直备受关注。伴随西部大开发,民族性文化符号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文将针对民族符号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应用做一些研究

关键词: 景观、符号、民族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一、符号学与景观设计

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最早是本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的。“英国女学者维尔比夫人(Lady Victorian Welby)建议符号学应当称为sensifics, 或significs,即有关sense 或 significance的学说,也就是‘表意学’。福柯在他1969年关于认识论的名著《知识考古学》中说:‘我们可以把使符号‘说话’,发展其意义的全部知识,称为阐释学;把鉴别符号,了解连接规律的全部知识,称为符号学’”【1】

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覆盖到众多学科之中。景观设计与符号学关系密切,景观设计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就是画记号。现在被普遍采用的英文Design,也就是做记号的意思。研究和运用符号学的一些原理来帮助设计人员“做记号”,是从事设计人员的一个重要的处理手法。

景观设计的英文“landscape design”是从国外风景油画的单词派生而来。18世纪,在尼德兰风景画派的影响下,英国也出现了一批风景画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绘画与文学这两种艺术对自然的热衷为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英国的自然风景园。这时期,英国造园和中国造园类似,出现了一批既是文学家又是画家的造园师,如:申斯通,他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使用了“Landscape -Gardener”这个名称,因为优秀的风景画家就是风景园造园家。

二、景观小品的符号性

1、景观小品的主要类型

景观小品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泛指室内外空间中一切具有美感的、为环境所需、能满足人们某种日常行为而设置的人为小品构筑物,如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览牌、一盏灵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乃至小憩的坐椅、湖边的汀步等。建筑小品一般都既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由于其体量小巧,一般不具有可供游人进入的内部空间。其既有技术上的结构要求,又有造型艺术和空间组合上的美感要求。因此,在环境中其造型的取意需经过一番精心琢磨、艺术加工才能与整体环境协调一致。

景观小品与设施在景观环境中表现种类较多,具体包括装饰类的小品如:雕塑、壁画、艺术装置等;建筑小品类的如:亭子、园桥、廊子、水榭、座椅等;还有设施类的如电话亭、指示牌、灯具、垃圾箱、健身、装饰灯等。艺术性是景观小品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但艺术性应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二者缺一不可。艺术性特征包含形体、材质、色彩等,一般表现为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及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

景观小品设计的文化性特征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区文化的特征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广阔,南北差异大,各民族信仰各异,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环境千差万别,因此,景观小品的地域民族风格应符合各地的历史文化特性。

2、符号的民族性

广西壮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符号广泛应用于普通日常生活中,表达了少数民族人民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这些符号的形象有时比较写实,有时又比较抽象。对于广西地区而言,历史上长期与中原主流文化隔断,因此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相对独立而富有民族特性的艺术形象。

现代设计的一个关键词是如何提取民族元素的价值。从广西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多居于交通闭塞的山区,正因为单调而追求喧闹喜庆,故而我们看到的民族团具有多姿多异的色彩图案,这也造就了少数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视觉符号,通过图案纹饰反映出既抽象又写实,既简单又模拟的艺术风格。

3、符号的文化性

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其著作《庄子外篇》中就已提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传达事物的相关信息,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也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元素。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当然,符号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当广泛,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使得语意学对设计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通常来说,可以把设计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三、民族类型符号在景观小品中的运用

1、直接运用

作品本身包含具体符号。从北京的四合院,到安徽的老房子,再到山西的乔家大院、,现代人还能否在完成这种文化传承?深圳万科第五园吸收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符合细节,如安徽的马头墙、北京合院的垂花门,以及 “徽州三绝”,木、石、砖三雕,在这里随处可见。在第五园住宅小区中的景观小品设计上反复运用传统装饰符号,如冰裂纹、回字纹、云纹。这些传统民族符合在小区内的指示牌、园椅、花坛等小品上随处可见。从徽州运来异地保护重建的老房子则布满着那象征着悠悠岁月的斑驳痕迹和道钉遗留的锈迹,它仿佛能打开人们记忆的闸门,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震撼,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符号的直接应用,给人一种“形”似为主的感觉。

2、间接运用

间接运用即:符号学的借鉴:把旧的东西符号化―中层次的借鉴,将具有既定含义的图形或实物作为设计基本元素。广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壮、侗、苗、瑶等,民族建筑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遗产的重要部分,在这些民族建筑中以侗族的建筑技艺最为高强,以鼓楼和风雨桥建筑最为有名。侗族桥梁和鼓楼都不用一颗钉子,只是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用以衔接,结构精密,其坚固程度可延二、三百年不损。

广西干栏式建筑多集中在广西三江等侗族地区。这些地区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小的二、三十户。在三江、龙胜等地的侗族聚居区,几乎寨寨都建有雄伟壮丽的鼓楼,是侗族人民娱乐和集会议事的场所。还有风雨桥,鼓楼等著名建筑。

侗族鼓楼层高都为奇数,“横枋、四壁或门上彩绘龙凤麒麟、飞禽走兽、花卉果实、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这些鼓楼都是当地能工巧匠制作的,他们无需图纸,匠师将竹竿去皮作‘香杆’,鼓楼的主要构件尺寸、数据都刻画在香杆上,使用起来横比竖量,得心应手。”【2】

风雨桥亦称花桥,是侗族的一种交通风俗。方便行人过往歇脚的同时,也是迎宾场所。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建筑技巧高超。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在众多的风雨桥中,以亭楼式的风雨桥居多,这种风雨桥于长廊顶部竖起多个宝塔式楼阁,楼阁飞檐重叠,少的有三层,多的达五层。桥面两侧有精致的栏杆和舒适的座位,可供人们憩息。桥壁上或雕或画有雄狮、蝙蝠、凤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图案,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在程阳桥等侗族风雨桥的建筑装饰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民间传统民族符号既有“原汁原味”的直接运用,也有“形神兼备”的间接运用,人们把对自然界的朴素审美先是运动到服饰上,再间接运用到建筑上,把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提炼升华形成建筑艺术的创作。

结语:符号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这种符号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它可以是一个装饰图案、一件家具,也可以是一种植物、一块石头、还可以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少数民族通过长期的生活积累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变成一种表现性符号,运用于衣食住行中。西部大开发设计到的民族符号的价值有待于时代的召唤。设计师们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学习传承民族符号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文化符号和景观,使人们感受到设计的真谛和文化的脉动。

参考书目:

1:百度百科/view/72633.htm?fr=aladdin

2:《中国民族建筑概览》:179,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上一篇:桥梁铺装破坏成因及整修方法综述 下一篇:浅析水坝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