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10-10 04:06:51

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评价通常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是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强调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生活应用。

发展性评价从单一的标准化测验形式转到多种评价形式的结合使用,从对测验的关注点转向对学习本身的关注,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而这些就是我们教育本身的目标。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方式,在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

发展性评价应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如学习的基础、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用同一种方式、同一种标准作评价是不合理的,而是要根据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看是非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通分时,呈现的问题是比较和的大小。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学生在交流时(说明理由),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这样几种:第一种采用的是画图的方法(图可以是线段图、圆等);第二种是比较余下部分和的大小,然后去说明问题;第三种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原来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的方式进行比较。如果教师的评价是“同学们,你们真的很聪明,真的很棒!”然后就出示通分的定义,再进行大量的练习,我认为,这样的评价不要也可以。因此,为了能在整个过程中运用评价的作用,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真的很聪明!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法适合比较任何两个分数的大小呢?就这样的一句话后,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采用画图的同学认为画图是通用的方法。此时另外的同学就说,比较和的大小时运用你的方法可行吗?这时支持画图的同学就无话说了。这时,有个学生说,那用比较余下部分的大小可行吗?就在这个学生说完的一瞬间,学生们发现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对于任意分数大小的比较,只有通过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然后再出示通分的定义。这样,在教师的评价的激励下,学生经历这一过程后,不仅明白了什么是通分,通分有何作用,更多的是不同的学生在今后面对新问题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同时数学的发散性思维和优化策略尽现其中。

还例如在教学比例尺后,当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在一幅图上,比例尺是1:8000,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这题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我们通常的做法一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用解比例的方法解答;二是利用倍数的关系用乘法来求。但在今年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名学生是这样做的1:8000=5:40000,40000÷100=400米。作为教师你如果只是简单的判断对或错,那我认为是不够,因为你对孩子的解题思考是不够尊重的。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你能将你的想法与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吗?”这名同学说:“我是利用了比的基本性质来思考的,图上距离从1厘米扩大到5厘米,乘了5,那实际距离也要乘5,8000乘5等于40000厘米,所以我就这样列式了。”通过学生的解释,我就明白了,其他同学也明白。为此,我就带头为这名学生鼓起了掌。我想,实时也是如此,这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的主动和积极了。

发展性评价应体现在应用实践中

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关注教育的一个焦点,以前是以分数论英雄。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动,考试以只能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方式中的一种了。而我认为,实践、应用才是评价学生的最好的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中听到我班的学生写的一篇稿件,题目是《节约用水》,其中列举了我校浪费水的情况:如厕所中水龙头经常不关,经测算,一个厕所一天浪费用水1吨多。这个学生的材料我并没有去证实,但却给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问题,并且有一些我们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为此,我就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写在周记中,以便更好的评价这名学生在这一学期中的个人发展。下面是两个后进生和一个优秀生的周记。

1.这个周日是大表哥结婚的日子,外婆带我到超市去买一些糖。外婆买了这样一些糖,如表:

大白兔奶糖 阿尔卑斯糖 酥糖

单价(元/千克) 13.8 16 12.3

数量(千克) 8 10 6

总价(元) 110.4 160 73.8

现在我能根据这些信息求出这种糖的平均价格了,算式是

(110.4+160+73.8)÷(8+10+6)=344.2÷24≈14.34(元)

2.今天老师教了我们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布置的回家作业是要我明天带一个火柴盒。我想,火柴盒有什么稀罕的,不就是个长方体吗?但当我把火柴盒拿在手中时,却发现真的有点不同,这个长方体可以抽动的,盒心和盒壳的面就不在是6个了。(教师补充:盒心是5个面,盒壳是4个面。)

3.今天我在厨房帮妈妈准备晚饭时看到了老师对我们说的“一刀两断”的例子了――切萝卜。同时我又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如果要4段,只要切3刀;如果要5段,只要切4刀。也就是说,总的段数要比切的次数多1。这一结果我尝试了很多次,都是正确。

第一篇周记中,学生在写作时能用到表格来记录信息,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同时,能从众多的信息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对于这名学生来说,个人的发展已不能只用分数来衡量了。应该说,这个学生的部分的潜能已被激发。从中也可以看到,这名学生的自信心已有提高,这样我的教学目标又实现了一点。

第二篇周记中,学生能够通过家庭作业,进行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准备了火柴盒就结束。我认为这是学习的延续,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对于教育的本身来说是成功,教育的目的是部分实现了。

第三篇周记中,学生能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来验证教师的说法,这是“不唯师不唯书”的创新人才所应该有的素质。

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实验下来,总的来说,我班的学生的总的运用数学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为能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而感到高兴。

总之,评价不仅是为了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和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以评价作为一种手段,激发我与学生间教学相长的关系,让课堂充满活力,将知识进行延伸,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国际板开设的利弊分析 下一篇:榆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