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思路和策略

时间:2022-10-10 03:43:17

武汉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思路和策略

[摘 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武汉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发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结合武汉市的实际,在策略上分为优势产业、跨越型产业、先导型产业三个层次,大力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关键词] 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 C94 [文献标识码] A

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和国内各地区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武汉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了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抢占战略制高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 武汉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1.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武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器。目前,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大批关键技术已经突破,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在兴起,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占据价值链高端,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且综合效益好。将这些产业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淘汰产业层次低、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增强二三产业的实力,同时带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推动武汉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形成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点”。

1.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武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技术创新催生、技术应用支撑的新型产业部门。原有技术的深入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新技术的快速产业化是新兴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1]。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随着自主创新的不断深入,全球产业链条不断向高端攀升。武汉科教综合实力雄厚,科技成果丰硕,但90%以上的科技成果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重比较低,只有31%的技术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2],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科教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力推动武汉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从源头上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

1.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武汉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培育未来经济发展“突破点”的重大举措

后危机时代各国或区域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一方面,武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在中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在发展光电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制造产业、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3],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大;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已经拉开帷幕,激烈的区域竞争要求武汉市必须加速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须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伴随着国内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如何抓住新一轮战略机遇,培育武汉未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则是亟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使之成为未来武汉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武汉应对国际新挑战,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

2 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未来10年,武汉市发展新兴产业的主要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发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优势,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牵引,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各类产业园区和基地为依托,工业空间布局分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聚区四大块,分别位于武汉市的西、南、东、北面。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重大项目为带动、市场应用为重点、专门领军人才为支撑,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显著提升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接全球最顶尖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培育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企业群落,形成一批国际领先(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细分产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与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相适应的市场机制和政府促进机制;加强软环境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环境,把武汉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密集区、“两型社会”建设典范、中部地区自主创新的引擎、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生成中心、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支点。

3 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未来10年,武汉市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武汉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推进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为优势产业、跨越型产业、先导型产业三个层次。优势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是武汉市未来要长期支持、加快发展、确立国际地位的产业;跨越型产业是环保节能、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是武汉市未来5-10年需要着力推动、全面提升层次的产业;先导型产业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需要重点培育的产业,代表了武汉市未来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

3.1 优势产业的发展策略

3.1.1 新一代信息技术

以高端创新为依托,着力推动下一代信息网络的研发及产业化,巩固提升(光)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大力提升以软件与网络增值服务为重点的信息服务能力,打造区域性信息服务及服务外包基地。

光电子信息产业要坚持“发挥优势,汇聚资源、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移动通信、集成电路、LED、光电显示器件、激光等六大细分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覆盖光电子产业主要领域、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抓住国家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的契机,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以示范应用推进“三网融合”。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超前布局物联网产业。以促进关键技术协作攻关为突破口,以推动物联网的示范推广应用为抓手,力争推动光谷从地球空间信息和光通信领域切入物联网的感知和传输环节,重点发展感知领域技术和产品、物联网异构网络统一通信技术及产品、物联网传输综合解决方案、数据智能处理环节等领域,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3.1.2 高端装备制造

以提高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数控机床为特色,依托武汉市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和科研优势,以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为手段,着力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电网装备、重大技术与特种专用装备、航天与航空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控系统与机床、船舶制造、电力装备、工程机械及成套冶金装备等产品,努力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装备产业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3.1.3 新材料

围绕武钢新材料基地建设,依托80万吨乙烯工程环氧乙烷、C5、C9、芳烃、东旭集团基板玻璃项目等项目和武汉重冶机械成套设备集团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烽火藤仓光纤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发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快推进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3.2 三大跨越型产业的发展策略

3.2.1 节能环保

适应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新需求,以高效节能、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与再制造、环境服务为重点,以工程总承包为引领带动成套装备制造为主要途径,努力推进产品高端化、企业总承包运营一体化、创新集群化,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与相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配套技术与设备、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新型环境友好材料与产品、新兴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领域,建设国内技术领先、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再生基地、建筑节能产品及部件生产基地。

3.2.2 生物

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生物企业,提升现有企业规模和水平,突破性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要快速推动和超前布局相结合,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制剂、中药及植物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外包、生物信息六个细分领域,以及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两大产业领域,努力成为全国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3.2.3 新能源

在提升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的同时,重点发展新能源技术与装备,加强新能源示范应用,促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以太阳能为突破口,快速推进新能源产业。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以新能源发电应用为核心,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装备、生物质能三大领域,积极发展核电服务、储能和动力电池,争取发展成为全国新能源高端技术产业化中心、产业示范应用推广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3.3 先导型产业发展策略

依托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加快提升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逐步扩大产业规模。

参考文献:

[1]崔建周.如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N].学习时报,2010-12-13.

[2]杨文平.仅三成科研机构建在企业,要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N].长江日报,2010-04-10(2).

[3]吴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武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9-11.

作者简介:余茂辉(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上一篇:Cold Comforts: Amazing Antarctic Research B... 下一篇: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方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