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0 02:34:17

谈小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教师用足了劲,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学生学不得法是其症结所在。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改变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大力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是我在学法指导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培养跨世纪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很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反之,没有任何兴趣,强迫学生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兴趣有待于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老师的指导。有了兴趣,才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兴趣有着激发、指向、开阔、强化和支配等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诱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己去学。而是要教师真正去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才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三、养成习惯,奠定自主学习的基石

从学英语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英语的全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从小无拘无束,因此在中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绝对不可以任其自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预习、复习的习惯

预习能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一定心理准备,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又能对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抓重点,有的放矢。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巩固所学。特别是在中年级,由于多以听读为主,要消化所学知识,光靠一节课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跟着老师也算是绘声绘色了,可一合上书,回到家就又迷糊了,因此一定要做好听录音跟读的预习、复习工作。孩子接触英语的机会实在太少,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至少可以弥补一些,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

上一篇:品牌延伸之死:子品牌的致命伤 下一篇:船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