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时间:2022-10-10 02:32:38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摘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部分,路基的稳定性和压实程度决定着路面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持久力,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设后期路面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根据笔者的施工经验,对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病害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路面路基的病害对于工程质量有严重影响,对于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工程中工程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部分。

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

1.1 边坡滑塌

在公路工程中边坡滑塌一直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路基路面病害类型而存在着,其从规模和土质上进行区分可分为滑坡和塌方。滑坡主要是指路基一部分的边坡土体由于受重力作用的影响,沿着某处的滑动面往下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的地质条件遭到破坏。塌方是指在公路路基上的疏松土质边坡的下滑形成,主要原因是施工不当或者水损坏引起。通常来说,边坡滑塌主要发生在土质疏松和多雨水的地方,雨水的冲击力是导致土体下滑的重要原因,容易造成路基路面的破损。

1.2 路基变形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属于深填、高填以及半填半挖填方的通常在投入使用后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沉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第一,施工中压实控制不合格或施工措施不当,另外,分层过厚、含水量等也是致使路基密实度不够的重要原因,因而容易造成路基路面的变形。第二,材料的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最佳含水量不准确、高塑性直属的粘性土的使用以及材料的压缩系数相对过大等等也是造成路基变形的关键因素。出现上述现象和问题,使得路面路基变形、开裂甚至下陷,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对于公路工程的要求也更高,大型超重超载车辆的逐步增加也对公路等级及公路质量的需求更迫切。

1.3 路基沉陷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特殊部分,软土地基上的路基沉陷现象更加频繁。首先软土的含水量更大,其抗碱的强度也相对比较弱,承载力不够,并且路基的底部容易遭到水的侵蚀从而形成巨大的空间,另外坡脚无法进行支撑行为,因而,在自重的作用下,路基路面则较容易出现塌陷或者沉降的问题。造成现象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在其中。在工程施工当中,相关的人员没能从预防措施上考量施工可能出现的一些路面状况和问题,更没能完全做到对工程实际情况的考察,无法掌握软土地基的预压时间等施工工艺问题的特殊性,从而造成路基沉陷的问题,造成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损害。

1.4 路面平整性不够

沥青混合料在配比上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配比不合理,油石过大,则容易使得路面出现鼓包的现象,反之,油石过小则容易使得路面松散,不利于路面的施工质量的保证。除此之外,其他材料的运用的合理性的缺乏也一样会造成各种各样的路面问题。比如在混合料搅拌上若出现温度高、含水量过大或者搅拌不均匀等,都会使路面的平整性受到影响。

1.5 路面的早期破损

若出现施工不当的现象,那么公路工程在完工早期就比较容易发生路面破损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沥青混合料的铺摊碾压工作中对于施工质量的关注和重视不够,没能在温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导致了横向裂缝的出现。另外,缺乏全局思维,没能全面考虑施工的情况,尤其是面层的综合强度、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容易对路面造成额外的损害。

2 关于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病害的控制对策

2.1 路基治理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也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因此,要做好路基的施工质量把关工作。第一,在施工中,要将路基压实工作做到位,必须符合施工和设计要求,在软土地基情况下,要达到路基压实的相关质量标准。第二,在路基填料这道工序上,要最大限度上使用可塑性高以及含水量符合要求和标准的土,不能在填料上偷工减料,使用淤泥、有机土或者带有生活垃圾的土,都会严重影响路基质量。第三,要维持路基的干燥、稳定以及坚固的良好状态,因此,要对路基工程的排水措施进行完善,控制水含量以维护路基的稳定性。排出的水要排到路基的范围之外,以防水的漫流和下渗,对路基造成影响。已经存在路基危害问题的公路工程,可采用开挖回填、充填以及桥跨和注浆等几种方法进行补救。

2.2 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措施

对于路基的边坡防护与加固要符合相关的施工原则。其主要包括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个方面。植物防护是指为了减缓水流的速度在路基边坡上种植植物,利用草或树的根系对边坡上表层土壤进行固结来减轻水流的冲刷作用,保护边坡土壤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固。植物防护在调节土壤湿温和美化公路工程环境上都有其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其固结和稳定边坡上具有关键性意义,并且相对于其他措施来说更加简单和经济。因此,通常情况下,边坡防护都首先考虑植物防护的措施,但植物防护也尤其限制性的条件,比如,土壤要适宜植物生长,公路边坡要相对平缓等。工程防护从类型上区分包括有护面墙防护、浆砌片石防护、干砌片石防护以及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等。其主要用于风化严重的且不适于植物生产无法用植物防护进行处理的岩石路基边坡或者碎石土的挖方边坡等等,即运用工程防护的相关措施进行边坡防护。

2.3 边坡变形与失稳治理措施

若边坡的破坏情况较为严重,出现了滑坡、塌方或者失稳等现象,则应该及时运用更具效果的相应固定措施进行处理,使得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得以保障。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选取不同的适应于本工程的措施,适应性强、方便操作、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工程的负面效应更小等因素成为考量标准。

2.4 公路平整度的控制

公路的平整度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层平整度控制和面层平整度控制。

基层平整度控制要控制好基层的平整度,要求在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基层采取不同策略。例如控制以石灰稳定土为底基层的公路相对容易。因石灰土为底的基层平整度要求的标准较低,因此可以采用平地机刮平至合格的方法。相反,水泥稳定碎石则与石灰不同。水泥稳定碎石平整度控制较难,要求也高,同样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也较大。

想要控制好面层的平整度,良好的混合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标准温度下,采用击实方法成型混合料试件,试件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参数。其次,必须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另外在沥青路面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沥青混合,沥青混合料要保证质量和实效,这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2.5 路面裂缝防范策略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与温度有关,另外一方面是与路基的稳定性有关。对于温度裂缝的防范,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施工,要尽量促使内外温度能保持一致。另外在施工之后要加强养护,对于施工完成的路面要铺设草席、塑料等物体,防止内外温差过大。对于由于路基引发的裂缝,应该在路基施工的时候对路基的稳定性等加强重视,只有路基稳定了,路面才不会开裂。另外,在公路路面的使用中应该经常洒水,防止路面在高温的照射下,产生疲劳裂缝。

3 结束语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是公路安全运行的“大敌”,它时刻威胁公路交通的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路基路面的病害防治工作。但是,在积极进行公路建设的同时,要避免急于求成,出现问题要及时制定策略,合理解决。最终,切实保障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彭世东.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处治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5.

[2]李健.探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门窗,2013.12.

上一篇:刍议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技术 下一篇:地下连续墙斜坡岩控制爆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