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指导、分层施教”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01:20:48

“分类指导、分层施教”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学校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是一个情况复杂、层次多样的学生群体。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分类指导、分层施教”的分层次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根据学生实际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类

职校生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淘气,他们在学习主动性、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和帮助每个学生,使具有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使具有不同特长与爱好的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给学生创造“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机会。而不要让中、下游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受歧视的感觉。如在学习Word编辑中文本移动与复制操作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演示操作步骤,有些同学根据教师演示很快掌握了操作步骤,而有的同学却总是不能顺利操作,于是我便重点指导这些学生,同时让接受能力较快的同学帮助掌握不好的同学,这样不仅可以使部分同学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在互帮互助中取长补短,缓解部分同学由于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形成宽松的学习气氛,提高整体的接受速度。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根据课程要求,一般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对于中等难度的题目让中游学生演示,上游的学生给予补充、归纳,下游的学生重复操作一遍;对于高难度的题目让上游的学生先操作,老师针对学生操作情况讲解,再让中游的学生操作一遍,最后让下游学生演示一遍。这样,题目难度在一遍遍地讲解、演示、操作中逐渐降下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知识不同程度的消化、吸收,各个层次的目标就能够顺利完成了。例如,在设置页眉和页脚的操作中,下游的学生要求能从视图菜单中找到页眉页脚命令,明确页眉页脚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含义,并设置简单的页眉页脚,即只达到识记的程度。中游的学生则要求会进一步格式化页眉页脚,并能设置页眉线的样式,达到理解的程度;而上游的学生则要求能通过“样式”、“页面设置”、“边框和底纹”来改变页眉线的样式,引导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有目的的针对学生呈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配以相应的授课内容,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内容上的分层次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首先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好教材内容,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从几个方面合理地分层。

1.内容难度上的分层次:授课过程中,以中游的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兼顾上游和下游的学生。具体做法是,将题目难度由大化小,将大的知识点细化为多个小的知识点,降低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师本身要明确知识点的难度层次,有针对性地以中游学生为主要对象授课,做到面向大多数学生。个别辅导讲解时,则以上游和下游的学生为主要指导对象,注意查缺补漏,让上游的吃好,让下游的吃饱。课堂练习时,针对上游学生,给出一两个有难度的题目,让其思考;布置作业时,呈现一两个难题让同学们选做,目的是提高上游同学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内容数量上的分层次:内容数量上的分层次主要体现在,课堂练习时,呈现给学生的练习题数量多一点,难度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呈梯度出现。在相同的时间内,让同学们做,当然上游的学生,速度会快一点,质量会高一点,而中游的学生会次一点,下游的学生会更次一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有一种竞争意识,注意力集中在争先恐后的求速度、求质量上。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挑出速度、质量相对原来水平有进步的学生,作为鼓励对象,及时给予表扬,或选择一道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却又能做对的题目,让这样的学生给大家演示他的做题过程。这样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内容广度上的分层次:主要是教学中,让下游的学生主要学会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而中游的学生向外稍扩一下,而上游的学生对于非重点的知识内容,也要有所了解。例如,学习段落格式的设置时,要求个别下游的学生学会几种对齐方式的使用,记住按钮的样子即可;而中游的学生要求会使用按钮和菜单两种方式,并且理解几种对齐方式的含义;上游的学生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应会使用“格式”工具栏的增加和减少段落的左缩进量两个按钮的使用,以及使用标尺上的“制表符”按钮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这就象在运动场上,让下游的学生跑里圈,中游的学生跑中间道次,而上游的学生跑外圈。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分层次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继续探索,反复实践,灵活运用,使分层次教学法更加成熟有效。

(作者单位:青岛高新职业学校)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下一篇: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