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问题

时间:2022-10-10 01:03:03

浅析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问题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小型企业越来越多,对于我国的经济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它们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小、经验少、信用度不足、筹资困难等特点,在扩大经营进行投资方面存在着问题。本文就是针对中小型企业自身投资现状,总结出他们进行投资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及决策方案。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投资;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中小企业要发展的快,从宏观角度讲,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投入以及人才的投入;从微观角度讲,需要有正确的投资方向。而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力度的大小、投资收益的高低、投资管理的好坏将决定企业的成败。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多来自民间及业主个人,因此其筹措资金运用是否得当将关系到企业生存问题,一旦投资失败,造成企业破产,企业消亡速度极快。所以,中小企业的投资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中小企业投资定义及现状

所谓企业投资,是指企业以自有的资产投入,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期合法地取得更多的资产或权益的一种经济活动。中小型企业大多从事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中小企业的投资可以分为初始投资和扩大经营投资两种类型。初始投资是中小企业最基本的投资,也最具有中小企业特色。扩大经营投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原有经营业务基础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另一部分是扩展经营项目。中小企业投资具有以下特点:(1)风险性大;(2)中小企业可能过度投资也可能投资不足;(3)投资决策方法不确定;(4)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紧密联系;(5)融资租赁成为中小企业对内投资的一种重要替代方式。

二、中小企业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融资难

众所周知,向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信誉不高,银行从自身风险控制出发,对贷款有着严格的抵押和担保要求。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机制体制不健全,使得缺乏土地、房产等抵押物的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信用担保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但在我国,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单一、规模小、缺乏资金补偿机制,使得其风险承担能力较低。

2、投资缺乏整体意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在这良好的机遇面前高速发展,由于市场发展过快,还未来得及思考企业的前景和方向,发展速度就已经超过预想,所以许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其所进行的投资大多数只是为了满足眼前的需要,不进行对内投资或者进行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缺乏长远考虑,不能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容易造成投资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3、对内科研投资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21世纪,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大科研力度,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经济附加值。然而,众多中小企业更多的专注于对外投资,引进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在初始的一段时间里,企业是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但是长此以往会造成对外依赖,使得自身发展缺乏自由性与灵活性。

4、财务控制薄弱

企业财务控制薄弱造成了企业投资时存在的一下问题。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不进行进一步对内或对外投资;有些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投资于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赊销政策,缺乏有力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管理不当,占用了企业相当大部分资金,影响在生产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

三、对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建议

1、及时捕捉投资机会

企业有了闲置资金应当及时选择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加速资金的周转率,提高企业收益。企业应当关注国家政策及重点扶植产业,分析选择有发展空间的项目进行投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进行合适的投资,这是投资成功的基本条件。由于消费潮流、企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企业如果过早投资或过晚投资,都将会承受较大风险。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上,要发挥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使其在投资中更具有优势,做到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转,发挥其船小好掉头的作用,把握机遇、与时俱进。

2、正确把握投资方向

投资方向的选取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问题,同时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收回,因而必须认真选取。将闲置资金用于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将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然而,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增强,而不是分散企业的资本,投入到一些与企业的主业不相关的项目上,这样做只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尽管某些项目在短期来看确实有利可图。世界级的大公司大都只在一个行业里具有领先优势,很少会同时在几个行业里都出类拔萃。

3、提高中小企业业主素质

中小企业业主大多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掌握专业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易造成主观臆断,盲目投资。因此,中小企业主应充分认识自身缺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投资决策水平。为弥补中小企业主自身的不足,在管理上,可以聘用具备丰富管理知识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完善管理体系;在生产上,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使生产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员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晋升机会。

4、科学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

建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责任制,促使决策者精心决策、科学决策、正确决策,越来越显得十分迫切和要求。一是要分清或明确决策者应负哪些相应的责任:即对国家方针、政策负责的政治责任;对国家、企业和职工所有者权益负责的经济责任;对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负责的行政责任;受法律条款、法规限制的法律责任;对人格负责、对公平、公正负责的道义责任。二是要使责任形成有章可循的制度和有据可依的条文同决策权相呼应并融为一体。

5、增加企业研发支出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实践表明,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在美国,大约50%以上的科技发明是小企业完成的。2006年,德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以品种来计算,73%是小企业生产的,17%是中型企业生产的,大企业生产的仅占10%。根据教育部科技司对全国173家大型企业和58家中小企业的调查,发现在开展技术创新的问题上,大型企业的动力远不及中小企业强。然而,在中国中小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中小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而且企业的一些相关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固定资产,自主开发能力很弱。所以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提高科研力度,增加研发经费,同时吸纳先进技术,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力争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松令.中小企业会计管理问题研究[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2]周晖.中小企业及其集群成长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

[3]杨录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及改善措施[J].财会通讯,2007,(11)

[4]林择炎等.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R].人力资源开发,2004

[5]刘自理.五个投资失败案例带来的投资忠告[J].财经周刊,2006

[6]孙雨尧.中小企业投资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潘娟娟(1979-),女,河北秦皇岛市人,燕山大学经管学院MBA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保险公司营销战略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商业养老保险对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意义 下一篇: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筹集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