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相关专业新生文化及思想素质调查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10 12:47:07

药学相关专业新生文化及思想素质调查分析及对策

【摘 要】医药高职院校新生属于高考第三批次录取的学生,入学时通常存在文化课基础较薄弱、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近期笔者就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13级新生的文化及思想素质进行了调查,发现前述问题广泛存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生;素质;专业思想;辅导员

0 引言

90后大学新生对校园充满着幻想,有着各自的理想抱负,然而医药高职院校新生属于高考第三批次录取的学生,入学时通常存在文化课基础较薄弱、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要保证他们在离校时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在入校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医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有必要及时把握新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作为一名辅导员,本人近期就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13级新生的文化及思想素质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校药学院设有药学、药品经营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中药6个专业,13级新生总数为476人,其中男生89人,女生387人,从生源来看除9人来自四川、12人来自安徽、7人来云南外主要为江苏普通高级中学应届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的年龄介于18周岁到21周岁之间(所有新生入学时平均年龄19周岁,最大的已满23周岁,最小的刚满15周岁,不足18周岁的38人、已满21周岁的12人)。

1.2 方法

在参考高招信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表涉及基本情况、志愿选择、专业认知、就业期望、意见建议五方面,共有判断题8条,开放式问答题2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76份,回收473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回收有效问卷466份,占总发放数的97.90%。

2 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总体情况和我们掌握的情况基本吻合,比较真实地反映出2013级新生的基本状况。

从文化素质上来看,仅就江苏考区而言,去年我校录取分数线与本三线基本持平、高于一般高职大专新生,今年略低于本三线,但是在高考本一本二分数线低于去年的情况下,我校新生高考平均成绩上升了11分,我们认为今年新生的文化素质高于去年,在今年的考生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新生成绩虽然相对较高,但江苏考生平均只能拿到总分(含附加分)的五六成,外语(无附加分)只能拿到总分的六七成,这说明大家在学习中还存在方方面面的缺陷和不足。

从思想素质上来看,整体而言,新生仅11人不是共青团员,团员比例较高,多数人理想信念积极健康、奋发向上,他们关心祖国的命运发展,拥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新生的独立意识较强,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对自己和学校信心不够足,专业思想不巩固的问题。我们认为新生专业思想不够稳定的理由是,多数新生填报的志愿并非本人实际意愿,很多人对专业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职业理想比较迷茫。具体表现如下文所述:

虽然经过一个月的入学教育,学生逐渐开始喜欢自己就读的专业,但是大部分人志愿与就读专业不符,志愿与就读专业相符的学生中也有相当比例的要么是父母代填志愿、要么是受限于分数不得不填报该志愿。

此外,除药品经营管理、中药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认为所学专业需要非常扎实的理科基础,这与他们文科生比例较高且普遍理科成绩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是矛盾的,因此新生普遍认为学好本专业较为困难。对此,很多人正想方设法补足自己课业基础的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人对这一问题产生了过度的焦虑,试图或已经申请转专业。

关于职业理想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将来找对口工作不容易,并决心在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外把精力投入到考证、社团活动、学生工作中,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部分学生准备勤工俭学,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未来忧心忡忡或者持无所谓的态度。从中抽取个别学生深入访谈后得知,他们担心的事由除了考试挂科、虚度光阴外主要是“没有出路”,对未来“无所谓”的理由是“反正找到工作的希望渺茫,索性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即便是在准备考证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盲目考证的现象,什么证都想考,却说不清这个证有什么用。

附表:

1)文化素质

(1)相关知识结构:

文科生189人,理科生287人。

(2)高考平均得分(仅江苏生源)如下表:

注:鉴于各科满分总数为480分,外语满分为120分,语文、数学满分不确定,现仅将总分与外语成绩作一个折算.

2)思想素质

(1)政治面貌情况为:

党员:1人,团员464人,群众11人。

(2)自己填写志愿的:403人。

(3)第一志愿与就读院校、系属、专业的相符性:

(4)对专业、学习的主观态度和认知

3 对策

针对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我们认为职校生的高考成绩整体上不太高的根本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其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小学六年加中学六年,共十二年养成的(下转第263页)(上接第233页)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绝非易事。此外,进入职业技术学院,大多数学生意识不到大学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差异,这就如同一个身体虚弱的人走在泥淖里还被大雾挡住了视线一样,内心焦灼双眼迷茫。因此,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在配合专业课老师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补足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要把帮助学生改掉旧的坏习惯、养成新的好习惯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每天的晨跑纪律检查、教学秩序检查、宿舍卫生检查、归宿情况检查应当不分寒暑晴雨不辍,直到学生把勤学知识、苦练本领变成自己每天的正常生活状态。

针对学生专业思想不够巩固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根据问卷反映出来的情况积极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加强教育的同时,结合学生和学校的自身特点,保持学校培养应用人才的特色,查找、纠正学生识记方法学习习惯的问题,发现、拓展学生的获取信息、理性思考、交流合作等能力,为学生指明切实可行、与社会无缝连接的成长之路。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专业认知教育(注意区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在课程开始之前告知学生哪些是专业课,促使学生的专业思想持久稳固。

2)针对文科生较多的现实情况,开设课程或者融教育于活动,有计划地系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调等能力。对化学基础差的学生增设化学补习班,循序渐进地开设专业课程。

3)在保持专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增加实验实训的经费投入与课程比重的同时,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全面系统地向学生宣传职业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4)在信息化的时代,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成为熟练工外,还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及时把理论变为现实,使发明创造迅速地在经济生活中实现其价值。因此,在做到第三点的基础之上,还需增设“计算机应用课程”和“新闻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学生的知识技能在毕业之后仍然能够持续更新、进而充满信心地迎接知识经济的大时代给个人前途和命运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上一篇:浅谈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研究及其作用 下一篇: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