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18 07:10:41

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是素质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程度上更多的取决于落实学科教学。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上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探讨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是素质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程度上更多的取决于落实学科教学。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上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将“导、学”机制渗透在语文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

语文是一门范围宽、分支广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学科内的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探索、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更大的优势。

1 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特质

1.1 语文学科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己任的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是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并且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有系统、有目的的给予学生指导有关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不但教授给学生语言文字类知识,还应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等等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性,从而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和语文有关的各种思维和实践,最后让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1.2 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它负担起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

在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能体现每一位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视野和艺术品格,在他们的创作中都能选择和加工自然与生活的美,创造出超越现实和自然的艺术美。于是学生常常能发现和体验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和被忽略了的事物,并且深受感动和兴奋,得到启迪,有的甚至于出现了想要创造艺术美的冲动,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并且提高了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艺术审美天然结合,这是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1.3 语文学科的特质是思想品格的教育潜移默化的践行

语文教材里面收集的文章都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文道结合。教材里面的文章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进行的深沉思考,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方向。另外,许许多多的文章就是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再现,更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在语文的基本训练过程中,自发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们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从而养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2 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必须和谐平行进行:遵循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并重、接受与探究学习并重的原则。

2.1 教师善于启发诱导是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过程展现了教师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和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和发现问题的一个过程。教师的启发诱导示范给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标本,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会学了,成功了,自然学习兴趣也就浓厚了。

2.2 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情趣是学生乐学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途径

语文学科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以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文中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简介有力的议论、巧妙的比喻、优美动人的描写、富有趣味的说明、精辟的哲理语句,都富有更强的美学价值。要保持学生的浓厚的学习情趣,就应该提供给学生新信息和新知识。一方面他们可以从课文中增长见识,如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身平轶事、风土人情等等;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推荐和课文有关课外读物,例如作者的创作谈,有关课文的一些评论序言,课文中涉及到的某些词句用法的优劣比较等等。

2.3 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是会学的根本,是具有科学思维的素质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教、善教,就是展现了教师对教材的一个理解分析的过程。教师们要注意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会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方式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让思维的过程变得科学化,思路活跃畅通,这样学生就会渐入佳境地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

2.4 学生敢想敢说、积极交流是掌握良好学习策略,具有良好交往素质的表现

会学、好学的学生往往总是希望自己的见解能够得到验证:思考到交流到再思考到再交流,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使有一些学生也许一时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但他们也希望能够看看其它同学是怎样说的,以此得到启发,打开思路。所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鼓励学生多说的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陈诉自己的见解、谈感想、评论、答辩,甚至演讲,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我,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发展了学生的潜在的素质。

总的说来,素质教育要得以实现的保证就是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的质量。众所周知,语文是基础类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因素、道德人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学的方法和学科素质教学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做出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从而真正提高了我们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煤矿开采水平与阶段的数学关系分析 下一篇:浅谈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研究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