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探

时间:2022-10-09 11:53:33

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探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摘要:文章介绍了校园文化的涵义,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045-02

收稿日期:2013-11-21

作者简介:纪亚清(1965-),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1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1.1 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其拥有丰富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能力、成就、学问的一种综合体,他以精神和哲学为基础,以知识书籍为载体,成为人们道德行为和文化素养形成的文化方式。这些书籍中蕴涵着不少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做人之道,比如儒学中所倡导的“仁者爱人”、“言必行,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启发读者思考做人的道德标准。这些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对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馆藏中许多经典著作都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道德价值、民族精神价值、美学价值。例如:《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大学生通过选读这些经典名著,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陶冶情操,知书明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康成长,受益终身。

1.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爱因斯坦曾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而目前,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高校的学生为了在未来的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在校期间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职业导向所需要的外语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及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和实习。这就导致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这种职业化教育体制过分强调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而弱化了人文素质课程,专业的细化使教育和教学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而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在丰富校园人文氛围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为和谐发展的人。

1.3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3条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和主要任务之一。图书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等途径来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

虽然课堂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但是,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不可能完全地表达和囊括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这就促使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有庄严、安静的外部环境,向学生展示了她的精神面貌,吸引着读者入馆;馆内整洁明亮的借阅空间、排列有序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安静的学习气氛,人性化、特色化的阅读空间,为人师表、态度和蔼、知识丰富的馆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等。所有这些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起到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品德的作用,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促进学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同课堂教学相比,图书馆的多种教育活动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它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2高校图书馆建设校园文化的举措

2.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和永恒主题。列宁曾指出,图书馆要“方便读者”、“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要求”,“帮助人民利用我们现有的每一本书”。该论断是对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最好诠释,即“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只有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才会有对读者的充分尊重和全程耐心的服务,并进而营造图书馆充满人性化的人文氛围,使图书馆成为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及提高综合素质的学术殿堂和心驰神往的精神家园。

2.2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重视育人环境的美化和优化是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图书馆可以利用馆外环境的道路、草坪、花卉以及由馆舍建筑造型组成的外部景观形象,吸引读者入馆。就图书馆的内部环境来说,应建设有良好的现代化的网络传输设备、整洁的借阅空间、整齐舒适的桌椅、柔和适宜的灯光、淡雅协调的色彩搭配、排列有序的书刊文献、宁静亲切的读书氛围,人性化、特色化的阅读空间,应有为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学习和研究而提供的自由空间,在室内或走廊过道的墙壁上悬挂陶冶情操的书画作品、给人启迪的警世名言、令人敬仰的名人肖像;设有随处可见的人性化标示和温馨提示,馆员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等,使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和主要载体。

2.3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2.3.1纸质文献资源建设。首先要重点收藏学校所有学科专业以及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文献,为巩固、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供文献保障。其次,应注重收藏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人物传记等文献,特别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提高其品德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开展。

纪亚清: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探纪亚清:高校图书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新探2.3.2建立特色数据库及网络资源导航。为了满足师生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图书馆应以购买、共建或自建的方式,建立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数据库、重点学科数据库、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及馆藏随书光盘数据库等,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图书馆可以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筛选、重组和分类后,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动态链接、分类目录、资源体系等资源导航系统。通过阅读和观看数字资源,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他们接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熏陶,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4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读者服务水平;也是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开展的主要因素。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那么一位品德高尚的图书馆员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好书,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意志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在默默地塑造、感染着大学生。提高馆员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馆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建设,使馆员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护图书,热爱读者。其次,加强业务学习,以巩固、提高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了解人文知识,掌握知识产权知识等。

2.5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2.5.1新生入馆教育。主要介绍学校图书馆的概况、开馆时间、规章制度等,并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使学生了解图书馆,走近图书馆,为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奠定基础。并根据所设专业以及提高新生的人文素质的需要,编制新生导读书目,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

2.5.2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为了增强不同信息需求读者获取信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层次、专业的文献检索课教学;使大学生们掌握馆藏文献资源及馆藏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掌握网络查询的技巧和方法等,同时要加强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并有针对性地开设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课程或讲座,使大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时能自觉地维护和尊重知识产权,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等。

2.6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6.1做好导读工作。导读工作是图书馆员对进入图书馆的读者进行阅读导向的一种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开发利用文献资源的保证,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应首先在了解、分析读者的阅读倾向、阅读兴趣、阅读心理、所学专业等情况的基础上,熟悉藏书布局,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分别推介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

2.6.2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图书馆应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如图书展览、有奖征文、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辩论赛、书评、知识竞赛、学术沙龙、读书研讨会与专题讲座,或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等,使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拓展知识视野,增长见识,接受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增强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移刚,何天云.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途径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2(9).

[2]吴惠茹.高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8(5).

[3]徐长林,杨玲,李艳菊.高校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

[4]童建国,杨晓红.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6).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杜丰宁.论大学图书馆的人文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6).

[7]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10(8).

(编校:马怀云)

上一篇:图书馆、出版社和书店联合推广全民阅读 下一篇:试论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