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

时间:2022-10-09 10:59:36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

【摘 要】实践性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本质和特色的体现,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对实践性教学进行合理组织、实施严格的管理;建立全方位的实践性教学理念,让实践性教学渗透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是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职业教育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191-02

一、实践性教学的任务

1.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初步职业能力,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形成初步的技术经验,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促进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促进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以利于整个专业教学活动的展开。实践性教学包括三个不同层次:一是在学习理论知识前,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以帮助理论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或结束后,通过实践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在理论指导下实践,提高生产和工作的实践能力;三是在实践中进一步扩展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某些新的知识和能力。

3.进行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实践性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实践性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排斥理论知识的传授。

2.应用性和目标一致性原则

在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训练中,各阶段专项能力和技能训练的具体目标,必须与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保持一致。

3.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相结合原则

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4.针对性原则

实践性教学的针对性应该按模块化的方式解决不同环节的职业技能。针对性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环节的教学针对性;二是教学实习环节内不同课程的针对性,譬如在汽车发动机拆装教学实习中应侧重让学生按拆装工艺规范的操作,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环节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及其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在总体上,实践性教学大致可分为实验、实习两个教学环节。

1.实 验

实验包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和单位开设的实验课或实验专用周等,是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环节,也是实践性教学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的专业和课程,在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上差别很大,但在作用和目的上基本相同。作用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目的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主要包括:

(1)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基本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以及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学会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仪器仪表,了解安全操作规范和仪器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形成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包括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正确选用仪器仪表的能力;根据要求正确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对各种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等。

2.实 习

实习是以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依据,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在校内、外实训基地,集中实施的以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学习职业知识为主的实践教学。实习教学主要分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种类型,但目前多数学校已将毕业实习纳入毕业综合实践环节中实行。

(1)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的目的是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专业课的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一般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通过本专业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能正确地使用设备、仪器和工具,基本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工艺。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的应用。这一学习一般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通过现场作业,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观察和分析现场作业中的现象,拓宽知识面,提高操作技能,并形成初步的操作经验,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增长见识,丰富经验;是结合就业安置让学生到相应的用人单位,参加顶岗实践训练。通过承担具体的生产实践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锻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形成从事拟定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在一定意义上,与高等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相似的。但具体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如果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将留下来工作。这是目前中等职业教学在学生毕业前,比较广泛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落实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践性教学是指为检验某种理论而进行操作、从事有关活动或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完成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中的规定,确保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配合理论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教材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业务指导和主要组织者。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有计划地提高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素质。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有较扎实的业务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组织与指导能力。

上一篇:浅谈日语谚语的误用 下一篇:为了太阳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