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就焐不暖儿媳的心

时间:2022-10-09 10:37:02

马老师:

您好!前不久我家发生了“地震”。我和儿媳妇口角几句,她竟吵着要离婚。儿子儿媳结婚两三年了,有些不通人情世故,周末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他们居然溜出去闲逛一天,弄得我们忙里忙外、狼狈不堪。我说了他们几句,儿媳妇就哭哭啼啼,称无法在这个家庭待下去,扬言一定要离婚!我从早到晚操持这家,照顾他们无微不至,连早晨吃的煮鸡蛋都是剥了皮放在他们面前的。可她居然这么不体谅我,看到老友和儿媳相处亲如母女,我就纳闷,怎么就捂不暖儿媳的心呢?

读者 刘华艳

刘华艳朋友: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心情,这不仅仅因为我是心理学工作者,更因为我也是一位准老年父亲,也为孩子们大事小情操过心。所以不如当成老朋友之间说说心里话,好吗?

婆媳之间没有自然而然的爱

目前只要涉及婆媳关系,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很火。对立、冲突、复杂……婆媳关系让人恐惧。与这种现实相对应的是,人们又往往对婆媳关系抱有“亲如母女”的理想化期待。是啊,在满心欢喜地把这个姑娘迎进家门时,谁会抱着树敌的想法呢?

人们何以在婆媳关系问题上有这么多的纠缠?可能就是源于对婆媳关系抱有“亲如母女”的不恰当的期待。婆媳间没有天然的爱,要求没有血缘关系、又从没有在一起生活过的两个女人相爱,注定会失望的。我们太习惯于从唯美的角度去描述、解释人类的关系和情感,这可能会妨碍我们看到婆媳关系的本质。

在很多西方国家,婆媳关系不是个了不起的问题。他们的价值观是:夫妻关系第一重要,因此婆媳之间的界线也是明确的。但在中国,与父母的关系往往高于夫妻关系,这就使得即使在结婚后,父母也可以影响子女的伴侣生活。这都源于我们文化里亲子心理一体化倾向。中国式父母和子女好像连体人,虽然出生后切断了生理脐带,但是还有一条心理脐带,强有力地把两代人连为一体。于是本该子女自己担当的事儿,父母也总是不肯放手,总是比自己的事儿还操心。爱过了头就变成干涉,操心过了头就变成侵权。可是,子女毕竟有独立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受到限制时,就要反抗了,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媳呢。你与她几句口角,触发她蓄积已久的情绪,进而说出不理性的言辞?家庭关系闹僵了,谁都不高兴。

亲如母女往往是心理投射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那种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的婆媳关系。有的儿媳跟婆婆很黏,这可能由于她在成长中缺失妈妈的爱,更愿意认同这个母亲,对她有理想化的投射――因为叫妈,很容易把对母亲的依恋直接投射到婆婆那里。

另一种亲如母女的情形是婆婆对媳妇很好。其中,有些是儿子的条件与儿媳不对称,婆婆觉得委屈了人家姑娘,因内疚而补偿。

更多的情形是这样的:一些母亲不愿意失去儿子的爱,在意识层面就有很强的意愿与媳妇搞好关系。婆婆对媳妇好,一般是看在儿子的份儿上,因为儿子把媳妇看得很重,婆婆可能降低自尊去争取儿子的爱。这种关系仿佛是紧张而对抗的婆媳关系中的一抹亮色,往往获得称赞。

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相爱”的婆媳关系,可能埋藏着不易觉察的危险。首先,当婆婆把自己弄成一个“小媳妇”,她就把儿媳变成了一个道德谴责对象。其次,抹杀了婆婆和媳妇角色界线,让一些儿媳妇会觉得婆婆像一个“情敌”。

别指望儿子当“双面胶”

健康的母子关系是健康的婆媳关系的基础。中国人往往不懂得经营夫妻间的柔情,却更看重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异性,包括母亲对儿子、父亲对女儿。这就使得很多母亲在儿子结婚后会感到失落,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想要重新得到儿子。

你为已经结婚的儿子事无巨细地安排生活琐事,是不是也出于这种微妙的心理驱使呢?可这种“爱”让儿媳觉得压抑、痛苦,因此一到周末就千方百计地躲出去。而且两代人难免会有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和观念上的代沟,年轻人觉得家务事不用这么勤劳,客人来了下饭馆。长辈觉得女人一定要勤劳操持家务,一定要亲自下厨招待客人才表示敬意。这样的观念差异,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要不侵犯长辈利益的情况下,有些事情,大家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善于创作婆媳题材电视剧的编剧六六说:“男人如果是一张优质的双面胶,就能把母亲和妻子粘得舒舒服服,小家庭中人也能各安其所。”可是,儿子真的能成为双面胶吗?换个角度考虑,儿子帮妈妈,却和媳妇闹矛盾,造成家庭不合,这样的结果是你愿意看到的吗?俗话说,不聋不痴不做家翁,有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不用过于计较,关键是小夫妻两人的和睦。

婆媳之间如何相处是有技巧的。既然彼此的关系有点像“天敌”,两代人最好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能不住在一起就不住在一起。而你除了要完成与儿子的心理分离,更要构建一道心理界限。界限之外,小夫妻之间的事情不要干涉,小夫妻间也需要亲密的空间,需要在没有窥视和评判的目光下,享受自在、独立的生活。

上面这些可不是说说漂亮话。哪位父母能这样劝好了自己,谁就少了一分着急生气,多了一份心安。父母心安,是自己的福,也是孩子的福。您说是不是?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上一篇:马航飞机失事,航空之谜 索赔之痛 下一篇:胡亚东:一位化学家的爱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