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09 09:50:36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通过分析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结合高校技术本科定位的学科特点,从专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讨论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应用型本科 能力培养

自从1998年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并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大类以来,许多高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不同高校对财务管理学科范围认识不同,使该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争议。财务管理本科的培养模式又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在确定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的角度,探讨其能力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定位

对于以技术本科作为办学定位的高校来说,培养的毕业生目标岗位主要是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实用性人才,或大型企业中中层和基层的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宽的知识面,还要求其具有适应目标岗位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鉴于此,本文认为技术本科的财务管理专业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制造企业财务工作的的专门人才。

二、能力培养模式

1.知识技能体系

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一系列资金运动、资本运作的管理,是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从此定义我们就知道财务管理培养的人才与传统的会计人才在功能上将有所区别,更侧重的是管理技能的培养。

(1)会计学

会计被称为“经济语言”,熟悉会计报表是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熟悉财务会计信息的记录、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和报告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运用财务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并且掌握国内外同行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因此课程方面要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等。这些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将知识连贯成一个信息化的系统,从而达到为我们的经济决策提供出有用的参考信息。

(2)金融学

财务管理的学科名称源于理财学,而理财学属于金融学的范畴。因此金融学是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对金融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包括对基本金融理论、货币银行、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等,这些知识能帮助认识金融行业的发展规律、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尤其是证券投资产品方面。

(3)管理学

财务管理属于工商管理这一学科大类,很显然管理方面的知识体系必不可少。该知识主要是能帮助我们了解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一般运行规律,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和基本的管理原则。从而在将来的公司战略管理、营运管理方面起到知识的补充作用。

(4)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学中最重要的工具。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定量学科,与会计学科相比, 财务学更加强调高等数学的运用。

(5)计算机技能

作为21世纪的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会计信息化的普及,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在计算机能力方面不仅仅是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和进行文档处理,更需要精通常用的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神犬等。不仅要能熟练操作日常的账务处理,对于复杂程度相对更高的财务分析、成本时时监控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都要做到运用娴熟,从而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相关软件对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的管理、监控、信息的及时反馈和跟踪。

(6)外语技能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已成普遍商业活动,财务人员会经常遇到跨国财务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注重专业英语的学习。

2.实践教学方法

财务管理是一门为实践而存在的学科,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必要。目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专业实习等。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解剖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等优点。案例教学为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2)实验教学法

建立财务管理实验室,通过基础实验、单项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实验安排,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财务管理和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

(3)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再现课本中所讲述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临其境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财务管理教学中, 采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模拟一个与现实相同或相近的情境(如一个虚拟公司),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型(如项目投资决策模型),展开与现实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在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运用。

(4)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往往和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是对大学四年系统学习的总结。专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习、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实习,就是通过校企结合的办学方式,学生在固定的实训基地完成实习任务。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涉及许多商业秘密,实习单位对此持谨慎态度。学校可以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理论问题,与企业合作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或成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基地,为企业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等方式,使企业成为高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分散实习则是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以保证学生确实完成了实纲中规定的实习内容,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能力评价模式

新的能力培养模式要求采取新的能力评价模式跟踪培养效果,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程度。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等。

传统的考试方式基本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多是教材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评价全靠分数,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财务管理专业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考试形式、内容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在一定比例的笔试基础知识的考核外,可增加如以公司实例撰写分析调查报告,从不同角度对公司理财状况提出改进建议;结合上市公司数据资料计算财务比率,分析财务状况,预计企业发展趋势等实际处理问题的考核,可以是单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分组进行,合作完成。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仅期末一张笔试卷的成绩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出现期末突击复习应付考试,“高分低能”的怪现象。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考核。凡是在答案中有创新和独立见解的学生,评分时应予以鼓励,不要过于强调面面俱到。在学生最后成绩评定中,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的考核,减少学习的功利性,充分发挥考试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正面引导与监督功能。

四、小结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专业,探索提高教学效果,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需要不断持续研究的系统工程。目的是既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又适应所属行业财务管理特点要求的专门人才,从而使学生尽快适应和参与社会的发展,在企业财务人才差异化需求中获得发展。由于财务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 会计研究,2005,12,p.36-41

[2]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P.105-112

[3]张功富: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会计之友,2004,5,p.14

上一篇:我国书画艺术市场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产出绩效概念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