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探悉

时间:2022-10-09 08:55:04

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探悉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新型方式和重要的渠道,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面对竞争,农村信用社如何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市场定位,及时有效的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29-02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的必要性

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客户群体不断拓展,并拥有强大的潜在市场,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日前在京《2009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网上银行依然保持着向上发展的态势,全国城镇人口中,个人网银用户的比例为20.9%,企业网银用户的比例为40.5%。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的《2009年第4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9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总额超过400万亿,达404,88万亿。虽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网上银行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推广,农村信用社依靠传统服务方式和经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必须尽快实现自身的金融电子化,建立网上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问越

农村信用社近年来投入巨资发展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建设,但多是注重于内部金融网络的建设。其在互联网上开展的银行业务明显不足。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看,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将面临诸多问题。

(一)对网上银行业务思想认识不足

农村信用社仍较注重对传统业务的发展,发展创新意识不强,在人力、物力和资产投入与技术开发上,明显欠缺或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网络时代抢占电子虚拟市场的重要性,同时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如何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理解比较片面,如认为电子银行业务就是上网,或简单地建一个网站,将传统业务搬到网上。而相关的管理维护和后续开发却跟不上,仅停留在表面上。

(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网上银行的发展取决于网络基础设施的规摸和水平,取决于电脑及网络知识的普及程度。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域限制、成本费用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电脑使用和普及程度较低,据(CNNIC)2010年4月15日在京《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尤其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这两种典型的商务应用中,城镇使用率分别为31.7%、27.7%,而农村使用率仅为17.6%、15.1%。对于植根农村的农村信用社来讲,这无疑制约了其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缺乏专业及复合型人才

目前,农村信用社虽然员工众多,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缺乏既熟悉金融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结构和高精专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网上银行发展的需要。仅有的部分人才大部分集中在省市级联社,而拓展网上银行业务主要依托于县级及基层营业网点,这种人才的断层严重影响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发与开展。

(四)业务产品创新不够

农村信用社面向的是农村地区,与发达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总量、企业规模、数量、市场交易量以及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同时农村地区信用制度还不够完善,农户的信用意识较弱,支付方式仍偏重以现金为主,使得网上银行的推广和使用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缺乏面向农户并有自身特色的网上产品,必然难以被农村客户认可和接受,如何确立网上银行发展的方向,怎样开发创新适合农村地区并为农户所接受的业务品种,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最大的障碍。

(五)缺乏系统的营销宣传手段

在农村地区网上银行作为一种新事物,大多数人对其了解不多,受传统观念和支付手段影响,农户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如何通过营销宣传,转变农户的传统认识,也成为信用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网上银行的对策

(一)确立正确的网上银行发展思路

开办网上银行是发展高效、低成本新型服务的重要渠道,是克服农村地区网点不足、人员较少等相对劣势的有效途径,对扩大农村市场、延伸服务范围、减少柜面人员工作量、节省运营成本、创新业务品种、为农户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有重大作用。农村信用社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发展网上银行,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以网上银行带动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为“三农”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系统的建设

各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当重点建设网络银行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大力建设网上银行应用平台,建设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为网络银行发展提供最强基础支撑。有条件的联社。可在信用社基层网点营业场作配备可上网的电脑,对农户进行网上银行操作的业务指导,提高农村地区网上银行知识普及程度。同时针对农村地区手机网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可开发适合手机浏览的网上银行,弥补农村地区网络普及较低的弊端。增加网上银行使用率。

(三)加快网上银行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拥有高水平的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发展网上银行的关键,农村信用社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培养和储备。可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员工,如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座,传播网络技术和网上银行管理理论:将部分优秀人才选送到高校或其他商业银行,学习先进的网上银行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采取“离岗培训”、“岗位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另外要注意引进人才,以优厚待遇吸引他行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实现有人才队伍。同时要建立健全竞争形势下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留住人才、用活人才的良好人文环境,不断选拔优秀人才,以适应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业务增加利润增长点

应充分认识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巨大契机,以满足农村客户业务需求。打造符合农村市场发展实际和自身特色网上银行产品为出发点,本着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进行细致全面的长远发展规划,构筑一个高度集成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平台,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网上银行增值服务,以此实现农村信用社利润的增长。如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网上代缴费、支付、转帐、帐单查询等业务;为工矿企业提供网上现金管理、企业理财、网上授信及资金扣划、手机支付等。

塑造农村信用社的网上银行品牌形象,以此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并吸引潜在顾客,不断开拓市场。农村信用社可从擅长的小额信贷业务人手。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发展到网上,针对其笔数多、范围广、风险相对分散、贷款手续简单等特点,将其信用评级及贷款的审批转移到网上,同时在网站宣传栏公布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户的评比结果,让农户有积极性经常浏览网站。关注评比结果,在做到评比透明的同时,加深了农户对网上银行的了解:也可将现行的网页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系统与网上银行相结合,通过助学贷款的网上申请、审批,使农村学生在办理业务的同时,也加深对网上银行的认知;还可以通过采用论坛、留言板、讨论组、E-MAIL等方式以增强网站的互动性,加强同农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其需求;此外也可开辟专栏。适时农业科技、农产品价格、产品供求,商品展示等信息。将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办成一个具有农民特色的、独有的、让农户喜爱的网上银行。

参考文献:

[1]玛J.克罗宁.《互联网上的银行与金融》.经济科学出版设.2002。

[2]张劲松.《网络金融》,机械工业出版设2006。

[3]《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现代商业银行电子商务营销策略》.《金融电子于华》2008年1月。(责任编辑秦亚丽)

上一篇:手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下一篇: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差异:临汾市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