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钢结构制安的质量问题

时间:2022-10-09 08:13:06

如何预防钢结构制安的质量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钢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住宅小区、工业厂房等建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预防钢结构制安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预防钢结构制安质量

在钢构件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如何预防钢结构制安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预防钢结构制安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显著提高钢结构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钢结构制安质量问题的预防谈几点体会。

1 做好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

1.1 设计图纸存在问题

1.1.1 设计图纸不符合规范要求。设计图纸严格按照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绘制。

1.1.2 图纸设计总说明未注明工程的安全等级和使用年限。工程的安全等级不同,对施工检查要求也不同。

1.1.3 图纸对钢材的材质等级要求不明确,施工单位无所适从。

1.1.4 图纸未注明焊接的坡口形式,焊缝间隙、钝边坡口角度、是否单面焊等。

1.2 预防对策

1.2.1 强化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

单位取得施工图以后,一定要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会审,对照一下应用规范有没有问题,保证施工前图纸的正确性,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

2 严把钢结构制作质量关

2.1 钢结构制作质量问题

2.1.1 在切割、下料时,翼缘板尺寸宽窄不一,造成H型钢与牛腿的尺寸不一致;切割边缘有较深的切痕或明显的凹陷,切割粗糙度超标,拼板边缘拼接错边等超标。

2.1.2 在组装时,焊接H钢无组装胎架,造成H型钢高度尺寸有偏差;轻钢腹板不平整,组装前未矫正;牛腿与H型钢梁连接处上下错位,左右错位,未控制好尺寸。

2.1.3 在焊接时,柱脚、牛腿的焊脚尺寸小于设计图纸的规定,角焊缝塌边现象严重,收弧处普遍低于母材,气孔较多;焊缝成形差,宽窄、高低、大小不一致;手工焊缝宽窄不一,咬边现象严重等。

2.1.4 在钻孔时,在该开单排孔的地方,开了双排孔,结果未补孔就留存在构件上,安装后影响了强度和外观质量。

2.1.5 除锈与油漆时,除锈粗心大意,油漆不久就出现返锈、剥落;漆膜厚度不均;油漆前杂质未清除干净,污物多,流挂现象较普遍。

2.2 预防对策

2.2.1 切割应提高操作技能和参数正确,防止割缝、啃边、塌边、熄火、粗糙度过大等。板制H型钢的尺寸要严格工艺和尺寸,最好相应从整根H型钢截取,防止牛腿高差错位。

2.2.2 H型钢组装时,应有组装胎架。如系组立机组装,也应随时检查调整。构件拼接时,排版要按规范要求,控制好拼接长度,尽量避免构件端面板的拼缝间隙。拼制H型钢,应注意控制角变形值和平整。

2.2.3 钢板应整张大板拼接,采用埋弧焊焊接改善焊缝质量,既省时又省料。

2.2.4 钻孔前,严格会审图纸,按照要求操作。如果单排孔误开双排孔,补孔后方可进行安装。

2.2.5 除锈质量尽可能采用抛丸或冲砂处理样板对比检查,保证除锈质量和油漆使用符合要求。

3 严把钢结构安装质量关

3.1 钢结构安装质量问题

3.1.1 安装构件违反操作规程。如有的钢柱安装时,一根根独立单插起来,当天又无法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容易造成倒塌的安全事故;有的构件已全部安装到顶,但主钢柱仍没有进行焊接固定,而边上的辅助小钢柱已全部焊完了;有的工地彩钢板已开始安装,柱脚却没有及时封闭。

3.1.2 安装高强度螺栓,常出现下列问题:露牙不足;螺栓未拧紧,大六角的没有初拧终拧标记;高强螺栓作临时固定用等。

3.1.3 焊缝质量不到位。如图纸会审不仔细,造成安装质量缺陷。如违反强制性条文中有关吊车梁不允许下挠的规定;焊工技术不过关,焊缝的成形不好,高低不平,宽窄不一,咬肉、气孔较多等等。

3.2 预防对策

3.2.1 安装构件质量问题的预防。安装构件应严格按安装工艺和顺序进行,当天应形成稳固的框架单元,以防止出现倒坍事故。

3.2.2 高强螺栓安装质量问题的预防。高强螺栓使用前必须检查螺栓的合格证和复试单,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穿入方向宜一致,不能强行敲打,更不能气割扩孔。高强螺栓决不能当作临时固定螺栓使用。

3.2.3 焊接质量问题的预防。使用的焊接材料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应齐全,材料进厂时,应按其相应的标准检查验收。焊接应严格按焊条说明书规定进行;选择具有较高水平的焊工焊接,保证焊接质量。

钢结构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前景乐观,质量问题也会愈来愈受关注。我们应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这样才能保证钢结构工程的制安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上一篇:加强监理工作,搞好工程建设中各专业的配合 下一篇:工程管理专业“团队实战式毕业设计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