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时间:2022-10-09 07:34:53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辞海》对“教育”一词的解释之一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而“教育”一词也是跟着时代的潮流在不断与时俱进。新的教育理念早已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也不是单一的让学生埋头苦干。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大而言之,教育事业承载着千百年的民族梦想;小而言之,受到教育的优劣也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一、教育,要注重兴趣

“兴趣”这个词在教育届早已经被提及了千百遍,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为什么它被反复提起,却始终还是热门话题?当今社会环境下,“唯分数论”占据了主流市场,而孩子们的兴趣在学校、家长的围追堵截下,为教育者所忽略,成为了“非主流”。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也不单是看其教出来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才是教师的最高本领。

初级的教育是给学生传授知识,高级的教育是使学生寻找真理。在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兴趣”是必要的也应是受到教育工作者重视的。当一个人对一个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且乐在其中。对于教育中兴趣的影响,法国哲学家卢梭有很好的总结: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准则。

二、教育,是为了育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十年尚且树木,百年才能树人,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是任重道远的百年大计。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不能单方面考虑学生的卷面分数,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许多人衡量一个中小学的好坏往往看中的是升学率,但这些年来,“高分低能”的例子屡见不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可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经得起社会的严峻考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师者父母心,既有父母一般的心怀,必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生能否成龙成凤,就在于基础教育中是否以人为本,以学生自身情况为参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们常说,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说的也是一个道理。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还要他自己学会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三、教育,是立国之本。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往往能够成为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也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办教学,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而在当今社会中,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关键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洲国家均把教育作为消灭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从依靠体力劳动转向更多地依靠智力的开发和技术的革新,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才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也在1995年宣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就是科教兴国的具体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正是这一国策的坚定拥护者和实施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育人之本,人才是强国之本。教育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承担着引领国家现代化的使命,推动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中国梦,必将通过教育的火炬传承给下一代,并在不久的将来,绽放实现!

上一篇: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下一篇: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