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鲁特香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时间:2022-10-09 05:48:55

内蒙古扎鲁特香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摘要]香山铜矿位于嫩江深断裂西侧北东向黄岗梁-乌兰浩特铜成矿带上,矿体呈透镜体状,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分析,指出燕山期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动力,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容矿构造。

[关键词]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香山铜矿 内蒙古扎鲁特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6-2

1成矿地质背景

香山铜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火山活动带,香山――敖尔盖火山基底隆起带东端。地层分区属准格尔――兴安地层区、赛罕塔拉――乌兰浩特地层分区,林西地层小区。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图1)。

矿区在经历前中生代长期的地槽发展时期之后,进入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时期,形成一系列北东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及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铜元素的活化、运移和富集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

2矿区地质特征

2.1赋矿地层特征

赋矿地层为下二迭统大石寨组(P1q),主要为一套海相砂泥质――碳酸岩沉积建造的砂板岩类,地层总体走向呈北东向展布,主体倾向为南或南东,倾角36-48°,主要岩性为变质粉砂岩、变质细砂岩、板岩、碳质板岩、硅化灰岩。

2.2控矿构造特征

从区域看香山铜矿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处于黄岗梁―乌兰浩特铜成矿带上。(见图2)从矿区范围看,北西向压剪性断裂为矿区主断裂,受主断裂构造影响区内次级断裂十分发育,其中充填二长斑岩岩脉或铜、铅锌矿脉的次级断裂为主断裂左行压剪性活动的产物,而充填闪长玢岩岩脉的次级断裂为主断裂右行压剪性活动的产物。

2.3岩浆岩特征

矿区北西侧出露小面积燕山晚期中酸入岩,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闪长玢岩,岩体呈狭长厚大的脉状展布,长轴为北西向。

2.4地球物理特征

矿区内已发现三条北西向异常带,其中Ⅰ号异常带长4800m,宽500-800m,Ⅱ号异常带长3600m,宽700-900m,Ⅲ号异常带长2300m,宽300m,其中Ⅱ-3号异常部地表出露北西向及北东东向两条铜矿带,北西向铜矿带已被开采利用(见图1)。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矿化体特征

香山铜矿床是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伴生物,经地表槽探施工圈定了两条铜矿带,均以蚀变矿化破碎带形式产出,围岩蚀变常见绿泥石化、矽化和绢云母化,矿化则以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及偶见黄铜矿化。其中Ⅰ号铜矿带包括1-7号铜矿脉,Ⅱ号铜矿带8-12号铜矿脉(见图1)。

Ⅰ号铜矿带由七条铜矿脉组成,走向长度大于300m,宽度大于200m,各矿脉走向北西310°-350°,矿脉形态多呈透镜状。矿体平均品位0.62×10-2。

Ⅱ号铜矿带由5条铜矿脉组成,走向长度大于400m,宽度大于100m,各矿脉走向北东58°-88°,矿脉形态多呈透镜状,矿化特征相比Ⅰ号铜矿带弱。矿体平均品位0.34×10-2。

3.2矿石类型

按金属矿物组合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矿石类型:

(1)铜锌矿石:以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和黄铜矿为主。

(2)黄铜矿石:以黄铜矿、斑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蓝铜矿和褐铁矿为主。

3.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

矿石构造为星点状~细粒浸染状构造,角砾状、块状构造。

3.4围岩蚀变特征

在香山矿区,主要矿蚀变有硅化、黄铁绢云岩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高岭化,矽卡岩化,其中硅化与成矿关系密切。蚀变带宽1-10m不等。

3.5矿化分布特征

矿区内Mo、Cu、PnZn矿化有明显的水平分带特征,以香山花岗斑岩岩体为中心依次出现Mo带Cu带PnZn带,其中Cu带和PnZn带出露面积较大。

4矿床成因分析

4.1成矿物质来源

矿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经历大规模侵入和火山喷发,为矿床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及足够的热动力条件。

4.2控矿因素

4.2.1岩浆演化序列

成矿热液是在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二长斑岩闪长玢岩构成岩浆演化序列中形成的。

4.2.2成矿构造系统

矿区内主断裂-次级断裂构成矿区成矿构造系统,含矿热液在主断裂屏蔽作用下进入次级断裂构造扩容空间而沉淀、富集成矿。

4.3成矿模式

从各类岩脉和矿脉相互切割关系来看,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在成矿前后均有发生,而矿床主要与二长斑岩侵入有关,与成矿后的闪长玢岩侵入无关。主裂隙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次裂隙为矿液的沉淀、富集提供空间。(见图3)。

5结语

香山铜矿床形成燕山晚期,区域成矿构造单元―穹隆状火山机构中火山――岩浆活动演化的产物,属于火山――岩浆热液型矿床,其产出形态受断裂构造控制。在以后的矿山开拓工作中加强对北东向断裂深部研究,注重北东东向矿化带的研究,探求矿体的深部变化特征。

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Zhalute xiangshan copper deposit in Momgolin

Bai Yinzeng

(Geological Team 109 for Nonferrous Metal of Liaoning, 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Abstract:Xiangshan copper deposit is located in west of the Nen River deep fault NE Huanggangliang - Wulanhaote copper metallogenic belt, Lens-shaped ore bodies, From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s and so the analysis of the deposits,Mesozoic magmatic activity that provides a material source for the mineralization and thermal power, NW and EW faults as the main ore structure

Key words: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igin of copper deposit; Xiangshan copper deposit; Zhalute in Momgolin

上一篇:实施数学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下一篇:读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