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究

时间:2022-10-09 04:19:27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究

德国教育家禄贝尔主张尊重儿童的“自动”,他极力主张通过有组织的游戏和活动来发展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在活动中教育自己,用活动的体验去取代“说教”与“静听”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

一、优化组建合作小组

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4――6人为1组,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

二、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方式

(1)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2)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三、准备把握合作契机

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而是根据教材的难点、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让学生小组研讨。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觉得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合作学习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话,学习活动就成为了一种集体的活动,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例如:以前教学计算课时,老师觉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我采用 “接龙比赛”的方式,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计算,比赛中算得最快和正确率最高的一组获胜。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

2.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在前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

上一篇:乳山府前中学组建英语口语角活动小组等 下一篇:让学生感受影视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