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路分析与应用教学方法改革

时间:2022-10-09 02:51:54

浅析电路分析与应用教学方法改革

《电路分析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面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传统教学理念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电子专业教学的要求,往往导致一些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从起初的对电子专业感兴趣,很快变成厌学、惧怕,甚至于和教师对立,使电子专业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寻找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电路分析与应用教学方法改革。

一、制定《电路分析与应用》新课程标准

随着社会需求和人才素质与结构的变化,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提出更合理的改革,这种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另外,注重课程体系间的相互联系也非常重要。所以现在出现了把“电路”与“电子技术”或其他课程以模块方式组合成一门课程,这是一种已经开始推行并被大家认可的课程体系改革。高职教育实际上是大众化教育,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型、职业型技术人才。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本人认为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明显,利用传统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体系,甚至模块式课程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一种更加新颖的《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的改革思路,即将某些相关学科内容,如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使用、元器件及工艺等,融入《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职业教育应着重于职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这种教育观念,《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打破传统课程的学科单一性,而将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与电路分析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很好地给《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相关知识与技能,使《电路分析与应用》课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得到根本的以及应有的支撑,也为后续课程在提高职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在新课程标准中,应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方法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重点应放在强调基础、弱化难度;强调基本概念、弱化解题难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及准确运用定律和公式,弱化某些推导和公式记忆上。比如,在讲授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这一块内容时,对于通信、电子专业应该重点讲授电路的等效变换(如电阻的串、并联,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等),网络方程法选择一两种讲授即可,且重点在“方法的运用”,而非“推导过程”。课程标准的制定,传统做法往往追求单一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面面俱到。然而,面对现今理论课时大幅压缩、学生的素质较差这样一个现实,按传统做法,很难实现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的目的,反而弱化了基本知识和重点知识的掌握。所以一定要根据专业需求和培养目标,从“广而博”的电路分析学科知识中进行选择,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这对编写课程标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与相应专业的教师紧密沟通,另一方面应该对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即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工程技术能力。

二、加强一体化电子技术实验室的建设

电子技术实施一体化项目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体现。专业教师分析论证现代电子企业相关工种一线员工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按照就业岗位细化,在实验课中进行项目教学,采用实验操作平台与仿真实验平台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实验教学,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科学、完善的理实一体化实验室教学评价体系是电子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教学方法改革是实现专业教学向能力本位转变的迫切需要,选择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的一体化教师担任任课教师,重点以职业技能为主,突出技能训练,确保教学质量。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师提出一些一体化项目设想。当然这些项目任务的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有哪些,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具有一些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是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将电子专业中的各模块知识进行交叉综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直流电源的制作。考虑到在直流电源的制作过程中要用到的知识点较多: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放大电路、焊接知识等。我们把知识点分为几个模块:基本电子元器件;放大电路;焊接知识等,我们把这些模块分别进行完之后,最后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就可以做出直流电源,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过程考核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中,注重终结性考试成绩,忽视过程性考核环节现象,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平时学习马虎懈怠、敷衍了事。到考试前突击复习、加班加点,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绩。这种考试机制只能助长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的不良学风,而且也考核不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接受能力和综合能力,所以这种考试机制必须改革,形式多样的创新性考核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幅提高过程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比重,以60%为宜,终结性考试成绩占40%,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过程性考核是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测式,这种考核方式尤其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初步探讨了过程性考核的实施方法以及所遵循的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回出现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给学生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评价。可以从理论设计、动手操作、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方法不但适合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尤其适用于学生水平参差、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课程的应用性比较强的职业技能教学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块,各个部分强化突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张艳阳(1975—),女,硕士,副教授,现供职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

上一篇:基于.NET的商品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改进的Camshift算法的目标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