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中新兴颜色词的特点及其成因

时间:2022-10-09 01:18:50

广告中新兴颜色词的特点及其成因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趣味的变化等原因,有大量的新兴颜色词被创造出来,特别是在手机、电脑、汽车、服装等广告中,新兴颜色词随处可见。本文以广告中出现的新兴的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对该类词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和成因。

关键词:广告 新兴颜色词 特点 成因

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而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当其冲的反映到词汇中来,当然颜色词也不例外。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趣味的变化等原因,有大量的新兴颜色词被创造出来,特别是在手机、电脑、汽车、服装等广告中,新兴颜色词随处可见。本文以网上收集到汽车广告和手机广告中出现的颜色词为例,分析新兴颜色词的特点、种类以及成因。[1]

一、颜色词概述

1.汉语颜色词概述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彩和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2]

2.汉语颜色词的特点

2.1构成方式灵活多样,颜色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一类词,不是语法的分类,就其功能来说,主要是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性状。由于汉语颜色词在数量上极为丰富,而且其构成方式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对汉语颜色词分类的研究也很难做到整齐一致,往往显示出多样化的趋向。刘均杰先生从词源角度出发将汉语颜色词分为纯颜色词、物体颜色词、物纯颜色词(物体颜色词跟纯颜色词的组合)、纯颜色词的生动形式四类;叶军把颜色词分为具体颜色词和抽象颜色词两个大类。

2.2数量众多, 分类细致,古汉语中的颜色词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数量众多,分类详细,这是与人类早期思维较少抽象与概括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人们在定义和区分事物时往往非常具体。有些物质的每种色彩都用一个词来表示。如《说文》中:“瑕”,玉小赤也;“玖”,石之次玉黑色者;“碧”,石之青美者;“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人们对于经常接触、赖以生存的事物,观察仔细、了解深入,语言中自然会有所反映,色彩词的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这类由于所指物色彩不同而创造的不同语词,正体现了颜色词的丰富性。[3]

二、新兴颜色词的种类

从外部形式来说,从网上搜集到的颜色词,有双音节的,也有三音节或四音节的,从内部构成上来看,大多为偏正式结构,在偏正式结构中,以名词性语素或形容词,动词性语素修饰颜色语素居多,也有个别的是颜色语素在前,后加名词性语素。此外还有部分颜色词直接用不带颜色语素的偏正式的名词结构来表示。具体分类如下:

1.双音节颜色词

名+颜色 星银 雪银 沙银 锆银 钻银 钨黑 磁黑 隧黑 韵黑

形(动)+颜色 睿黑 锐黑 潜黑 炫黑 逸黑 酷黑 黑金 亮金

颜色+名 银冰 蓝焰

不带颜色语素的偏正结构烈焰 皓月

2.三音节颜色词

形(动)+颜色土豪金 炫酷灰 炫亮银 炫丽粉 优雅白 浪漫粉 浪漫红 淡雅粉 渊博黑 冰河银 典雅绿 高雅蓝 古典红

名(抽象名词)+颜色 极光银 流光银 流星银 时空银 太空银 激情黄 纯情蓝 梦幻蓝 幻想绿 魔力黑 锦绣蓝 柔情白 风情紫 蓝调银 数码银 数码绿 南极白 阳极灰 阳极红

名(普通名词)+颜色 钢琴黑 钢琴红 钢琴蓝 陶瓷白 珍珠银 香槟黑 香槟银 香槟金 珠光黑 爵士蓝 摇滚黑 雅士灰 雅士银 王者黑 智者灰 君主灰 岩石灰

名(专有名词)+颜色瑞丽红 温莎红 莱茵灰 法国灰 法国蓝 波尔多红 达喀尔米

三、新兴颜色词的特点

1.音节的变化

传统颜色词就音节来说,大多是双音节的,如:粉红、乌黑、雪白等,而这也恰好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形式特点,但新兴颜色词却大多是三音节的。[4]

2.意义的变化

传统颜色词表义比较具体、明确,因为它们几乎都是用具体事物来修饰或直接比附颜色,如:桃红、米色、咖啡色等,而新兴颜色词中的修饰语大多抽象、模糊,所以表义相对空灵虚幻,往往给人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如:波尔多红、俏佳人、银色精灵、火热蜜桃、甜蜜焦糖、黑色雄鹰、火舞艳阳、钛光律动、情深似海等到底是什么颜色?这些恐怕只有见到产品本身才能知晓真面目。[5]

3.结构的变化

结构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颜色语素的消失。传统的现代汉语颜色词无论是以“色”结尾的还是以颜色词结尾的,它们毫无例外的都带有基本颜色语素,而在新兴颜色词中却出现了一批不带有任何颜色语素的双音节或多音节颜色词。二是修饰成分的变化。传统的偏正式颜色词,其修饰成分大多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性语素,而新兴颜色词的修饰成分除少数是具体事物名词外,绝大多数是抽象名词。[6]

四、结语

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创新、色彩的营销策略共同导致了新兴商业颜色名称的出现和流行。新兴商业颜色名称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它反映了当前的文化潮流、审美意识、心理需求。新兴商业颜色名称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是应社会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尽管它们当中存在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生造词,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新兴商业颜色名称是对传统颜色词的极大丰富和补充,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语一言现象。限于个人能力,本文对于新兴颜色名称的分析还非常的浅显,还有许多可待继续探索的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苏向红.新型颜色词的特点及其成因[J].修辞学习,

[3]梁娟.汉语颜色词研究[M].重庆师范大学出版社,

[4]邱莉芹.广告中新兴颜色词初探[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5] 滕荔.广告中新兴色彩词的衍生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6]王成晶.手机颜色词的类型特征及语用功能[J].毕节学院学报,2007,(3),

上一篇:高职单考单招数学复习教学探析 下一篇:关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探讨